天天看點

他雖落選三國二十四将,但仍是一員虎将且武藝出衆,不該被人遺忘

後漢三國時期,整個中華大地一直處于割據分裂的局面。然而,亂世出英雄,三國多俊傑。這個時期英雄輩出,名将如雲,智士林立,就連民間老百姓也總結出了一套二十四名将的說法。

他雖落選三國二十四将,但仍是一員虎将且武藝出衆,不該被人遺忘

孫堅是孫策的老爹,也有“江東猛虎”的稱号,董卓、袁紹、曹操這些名角都非常看好這位後漢時期的虎将。客觀地說,孫堅在《三國志》裡的表現,要遠比他在《三國演義》裡更加給力。

在羅貫中師傅的《三國演義》裡,孫堅露臉的機會不太多。十八路諸侯征讨叛逆董卓,孫堅是前部先鋒大将,可惜他面對華雄時居然沒有取勝。再後來,孫堅找到了玉玺就臨陣脫逃,結果被劉表的部将呂公拿石子砸死了。如果單看演義的話,絲毫看不出孫堅的本領。

他雖落選三國二十四将,但仍是一員虎将且武藝出衆,不該被人遺忘

然而扒一扒《三國志》的記載,就可以看出來孫堅有多麼厲害了。

首先,孫堅根正苗紅,他是春秋戰國時期孫武的後代。孫武大家都知道,他憑借出色的軍事才能幫助吳國滅了楚國,一生還就沒輸過,還被後人尊為“兵聖”。孫堅是“兵聖”的後人,自然不會太丢祖先的臉。

孫堅17歲出道,跟随父親前往錢塘的時候,就過了把孤膽英雄的瘾。他們在坐船的途中,遇到了海盜,孫堅匹馬單刀大呼小叫并裝成呼喊官兵捉賊的樣子,頃刻間就把所有的海盜吓跑了。孫堅的首秀,就表現出了不同凡響的本領。

在演義裡,華雄被是關二爺秒殺的“炮灰”,而在《三國志》中,華雄是被孫堅斬殺的都督。曆史的劇情大緻與演義一緻,不同的是,祖茂吸引了火力以後,孫堅暫時逃跑,但瞬間又領兵殺了回來,結果打得董卓軍大敗。而且,孫堅還在不知不覺中把華雄給斬了。由此可見,曆史上的孫堅武力值不低。

他雖落選三國二十四将,但仍是一員虎将且武藝出衆,不該被人遺忘

其實,就算在《三國演義》裡,也可以從曹操、袁紹的評語中,看出江東猛虎孫堅的威名。諸侯伐董卓之際,盟主袁紹以“文台勇烈”來評價孫堅,并且命其為先鋒破敵。從袁紹的口裡可以看出,他對孫堅的推崇。

青梅煮酒論英雄時,劉備把當時天下的英雄說了個遍,可都被曹操否定了,而曹操否定孫策的理由就是“借父之名非英雄也”。孫策的父親就是孫堅,也就是說,曹操非常看好孫堅。孫策都是“小霸王”了,竟然還不如他的父親,由此可見孫堅有多麼給力。

他雖落選三國二十四将,但仍是一員虎将且武藝出衆,不該被人遺忘

是以,江東猛虎孫堅應該有資格入選三國二十四名将,至少他比張繡、周泰更有資格入選吧。張繡在演義裡,就沒有任何能拿得出手的東西。至于民間傳說他是趙雲的師兄,武藝出衆,那些都是扯淡,壓根沒這回事。

周泰多次救孫權與危難之中,可以扛着重傷死戰不退,這樣的表現固然驚豔,但他和猛将孫堅比起來還是有段距離的。是以,在我看來,孫堅應該可以入選三國二十四名将,至少可以替換掉周泰、張繡兩人中的一個。

當然,這個三國二十四名将是民間流傳的排名,并不是權威說法。總的來說,曆史上的孫堅真的很強,雖然落選三國二十四名将,但不該被人遺忘。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