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雲歸楚岫,月冷秦台
更别離怨,風流債。雲歸楚岫,月冷秦台。當時眷愛,如今阻隔。準備從今因她害,傷懷,冷清清日月怎生捱?
《襖神急》白贲
宋玉《高唐賦》:昔楚襄王遊雲夢之澤,夢神女曰:“妾在巫山之陽,高邱之阻。旦為朝雲,暮為行雨。朝朝暮暮,陽台之下。”這就是“雲歸楚岫”的淵源。《封神演義》中殷纣王曾題詩女娲廟,所謂“取回長樂侍君王”,被女娲視為亵渎,派九尾狐狸妲己迷惑纣王,以緻八百年成湯為周武王滅國。事說有巧,到春秋戰國末期,在南方有個楚國,也有君主犯了與殷纣王類似的錯誤,亵渎了上古女神巫山神女,導緻繼位者身死國破,險為亡國之君。這個君主就是楚懷王。
楚國的思想注定是五行缺戰略,楚國人的巫文化在思想上的理性基因要弱于感性。而感性的人往往善變、多情,但又容易相信别人。這樣一群人帶領的國家,則是感性的國家,他們的國家有着華麗多姿的服飾,有着豐富多彩的詞章,有着詩書禮樂,有着琴棋書畫,在熟稔周禮而後的楚國,“禮儀+浪漫”順理成章,楚國人嫉妒中原人傳承千年的禮儀傳承,更是對中原人強盛和楚國北進數百年依然未取得決定性進展心存疑慮,楚國人将之歸結于周禮。
對中原文化的崇尚,楚國拖動戰争的車輪,數代之間都想要北進中原,欲圖以踐踏中原文明的方式,占領諸侯列國,推行禮樂文化。春秋時期受制于晉齊等國,戰國時代又受制于三晉和秦齊,楚國雖跨越江淮,但在中原諸侯的眼中,始終還是化外之民,是所謂的南蠻子,楚國沒有真正的融合。到楚國懷王時期,楚國對中原禮樂文明的學習達到巅峰。
楚國君王的浪漫夢想何時才能醒來,到楚懷王時代,楚懷王甚至忽略戰國法則,絕對相信中原人的說辭,這就直接導緻後來楚懷王為張儀所蒙騙,身陷秦國囹圄,死于鹹陽。楚國雖然滅掉了越國,打敗了魏國,震懾中原,但這并不意味着“禮儀+浪漫”的勝利,其實,“禮儀+浪漫”從開始就已經制約了楚國的強大,戰國末期,諸侯紛争已經不能依靠禮儀了,靠的是軍事強權,靠的是詭計,靠的是殘殺。
作為君主而言,是楚懷王也好,是楚頃襄王也罷,都有着相當大的權力,可以赢得最好的美人。但是大國諸侯,往往追求門當戶對,婚姻往往與政治相關聯,于是作為君主而言,又有很多無可奈何的決定。君主是沒有婚戀自由權的,也沒有相親權的,往往在其為儲君之時,其父王往往就為其選擇好未來的王後,或為鞏固君位也好,或為聯盟大國也好,反正作為君主,對于愛情這個事情,絕對是奢侈品。
但《周禮》中,卻從不忌諱愛情之事,“中春之會,令會男女。于是時也,奔者不禁。若無故不用令者。罰之。司男女之無夫家者而會之。”這就是以官府的指令,來組織相親大會,這種習俗甚至上升到法令層面,要是不來相會,還會受到處罰。那麼,春秋戰國時代的統治者,顯然是很看好這個事情的。
在宋玉的《高唐賦》裡,主要說的是楚懷王巡遊雲夢澤,與巫山神女一夜情,而且兩人似乎對彼此都很滿意,巫山神女離開的時候,還跟楚懷王約會再見之日。這個巫山神女到底是哪裡的美人,史書中并沒有記載,但是楚懷王身邊的文臣似乎頗為厲害,楚懷王的這次一夜情事件,被文臣渲染為神女與君王的兩情相悅,這個和周穆王與西王母之間的故事很有類似之處。帝王之家跑到外面找女人,也并非是名正言順,在文臣的春秋筆法裡,這種事情就成了與凡間君王與天上神仙的愛情,這對民間百姓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奢求,但對天上的神仙而言,這可就是明明白白的亵渎了。
楚懷王的老婆很多,當時最強大的秦國、齊國、魏國,都有女人嫁給他。但是他最為寵幸的是個叫鄭袖的女人,這個女人在史書中的名聲不好,蠱惑懷王,疏遠屈原,都跟這個女人有關。那麼,楚懷王身邊有寵姬,又有那麼多女人,為什麼還要出門去一夜情呢?這或許跟楚懷王所處時代有關,當時最強大的諸侯國,主要就是秦國、齊國和楚國,齊國攻滅宋國,但在外交戰中失去先機,被列國征伐。楚國也是在外交戰中為秦國所蒙騙,楚懷王過于信任張儀,導緻為秦國所拘留,楚國衰敗。複雜的政治形勢無時不刻不在折磨着楚懷王的心情,雲夢澤作為楚國王家的禦用公園,疲憊之餘,常常流連于此,也是可能的。
君王搞一夜情,屢見不鮮,後世的乾隆皇帝七下江南,就是以王家之命,跑出去一夜情。說到近的,有晉國的“晉幽公淫婦人,夜竊出邑中,被盜所殺。”晉幽公夜居深宮,寂寞難眠,跑出去找女人,結果還為人所殺,實在是悲劇。可是按照史書中的說法,楚懷王也并不是個老實的主。楚國衰退,數年受秦國攻伐,他還有心跑到雲夢澤去享受,這個君主的心态也是夠好。
楚懷王為秦所拘,成為戰國史上最悲劇的事件。楚國都城也在數年之間為秦國所攻破,繼任者楚頃襄王也将都城搬遷到陳縣。楚頃襄王這個人,史書中說淫樂無度,“群臣相女石以功,谄谀用事”,凡間女子的美貌已是不能滿足其欲望,遊曆到雲夢澤,便想到處找美女侍寝。身邊的寵臣宋玉就給他講了個楚懷王的故事。這個故事不知道真假,但宋玉講述此事,也必是想讓君主開心,以讨好君主。楚頃襄王最後搞得楚國“百姓随水流,死于城東者數十萬,城東皆臭,因名其陂為臭池。”白起攻破鄢陵,數十萬楚軍将士慘死,楚國有生力量被摧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