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巫山:在光影流動中傳承曆史

晨光熹微,在江水的微波蕩漾中,巫山博物館臨江而立,靜谧地守望着遠處的山峰。巫山曆史文化悠久,春秋戰國時期為楚國巫郡,秦漢改郡為縣。在2300餘年裡,大溪文化、神女文化、巫文化等在此交融,彙聚成熠熠生輝的巫山文化。

巫山:在光影流動中傳承曆史

巫山三峽皮影戲

“本禦出朝,山奔地搖。逢山開道,遇水搭橋。遇龍搬角,遇虎拔毛。”洪亮悅耳的唱聲在巫山博物館的五樓響起,一塊白色的幕布上,一個個小人的光影如同火苗在跳躍着,舞動着。同興班班主何仕紅手袖飛舞,手上拿着兩根小棍,操縱着影人做出各式各樣的姿勢,表演出人間百态。幕布上的影人關節靈活,随着唱詞翻飛舞動,将《楊家将》的故事向觀衆們娓娓道來。

巫山三峽皮影戲,一種傳統地方戲劇,距今已有上千年的曆史,是巫山的非物質文化遺産。台上的表演者一般是三人,最多時可達五人。分為統子,即打鼓者,管調門;下手,司職打鑼、钹、梆子等;攔門,搖皮影者;文場,拉二胡、吹唢呐笛子等。

與其他皮影戲不同的是,何仕紅将巫山方言融入進唱詞,唱腔獨特,唱聲也更為抑揚頓挫,悠揚動聽。除了巫山方言,三峽皮影戲還将巫山當地的民俗風情,文化藝術等融入進劇目中,讓觀衆在光影交錯中感受到多重的曆史文化魅力。

“我三十八歲了,從開始學習皮影戲到現在已有二十餘年。”何仕紅剛結束一場表演,擦了擦汗笑着說道,“學習皮影戲是個很複雜的過程,表演者不僅需要學習操縱皮影,還要學習怎麼唱。表演者最少需要學習半年以上才能登台。現在已經很少有人來學了。”三峽皮影是一種傳唱性的民間傳統戲劇,其傳承都是靠上輩口傳心授,這對于資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極為不利。老一代藝人相繼去世或年邁體衰,年輕一代不願再學再唱,特别是現代影視藝術的沖擊,使得演出市場和觀衆日益減少,三峽皮影瀕臨失傳。

“但國家在支援我們,我們現在也有了更多機會登台演出。”何仕紅如今會帶領整個同興班下鄉演出,今年已登台表演了六十場。自今年8月《關于進一步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工作的意見》印發之後,三峽皮影戲瀕臨失傳的現象得到了很大改觀,更多像何仕紅一樣的表演者有了機會,能夠将皮影戲中的曆史世界帶給更多人群。

除了搶救三峽皮影,上個月,一批巫山博物館館藏的鎏金青銅器也被“搶救”完成,重新散發出新的光澤。“目前,巫山博物館已收藏鎏金銅器1086件套。”巫山博物館副館長張輝介紹道,“其中,‘東漢四靈西王母柿蒂形鎏金銅牌飾’被重慶市文物局定為巫山十大鎮館之寶之一。”

“在從事皮影行業後的四年時間,因家庭條件限制下,我出門打工半年,後回頭看祖輩留下的曆史文化,總覺得不能失傳,要弘揚中華曆史文化,從此挖掘三峽皮影至今。”何仕紅補充道,“身為三峽皮影傳承人,我一定會用畢生心血把它永久傳承,發揚光大。”

(光明日報全媒體記者 李宏 ,朱豔豔對本文亦有貢獻)

來源:光明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