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娲娘娘在《封神演義》當中的實力如何或者說地位如何呢?我們要搞明白這件事情首先我們得屏蔽一些網絡小說的設定的影響。比如什麼女娲娘娘是功德成聖啊,女娲娘娘是妖族首領啊等等設定。還有就是屏蔽一些上古神話的元素,因為許仲琳所寫的《封神演義》隻采用了部分上古神話當中的設定,比如女娲創世紀、女娲造人等因素就沒有在《封神演義》當中得到展現。除去這些才能夠得出《封神演義》當中女娲的形象。

在《封神演義》的開篇當中,有段商纣王與臣子的對話,問道:女娲有什麼功德,讓我放下姿态去給她上香?臣子回答道:女娲是上古時期的神女(也就是說在封神演義設定當中女娲不是妖族。)共工怒撞不周山天塌地陷的時候,女娲煉五色石補天是以有功于百姓(有功而不是有恩,說明應當是同族。)百姓與朝廷祭祀以回報,立女娲為正神,保佑國家與百姓(女娲是是以被祭拜的,說明了在封神演義當中,女娲并沒有造人的功德,也沒有創世紀的功德。)
此外呢,在《封神演義》當中,雖然是有聖人的說法,但是并不嚴密,書中描寫道:元始天尊是聖人、西方教是聖人、火雲洞也有三位聖人。但是此外呢,姬昌也被稱為聖人,描寫哪吒的詩中還有曆代聖人為第一的語句,是以聖人估計更多是形容詞而非境界,按照鴻鈞的說法,元始天尊等人的境界應當是混元大羅金仙。
然後我們再說說,女娲的實力或者說地位到底如何呢?從書中的細節去看的話,隻能說女娲的地位絕對沒有我們想象當中的那麼高的,我們來看看幾個情節的描述。
其一
且說女娲娘娘降誕,叁月十五日,往火雲宮朝賀伏羲炎帝軒轅叁聖而回。
在女娲誕辰當天,女娲不是在家等别人來給她祝壽,而是他前往火雲宮,去找三位聖人。自己生日還得找别人家朝賀,大概是可以證明女娲的地位是在三聖(三皇)之下的,畢竟女娲是人族出身然後救了人族,而這三位是人族的老祖宗了。那麼三皇在《封神演義》當中的地位又是怎麼樣的呢?楊戬曾經和三皇打過兩次交道,都是他的師傅玉鼎真人讓他去求藥的。第一次玉鼎真人跟楊戬提到見三聖大師,速取丹藥,而兩次楊戬到了火雲洞都稱童子為師兄,稱三皇為老爺,大概判斷的話,三皇的地位在一般金仙之上,但是又不到混元大羅金仙的水準,否則就不是玉鼎真人讓楊戬去求藥,而是親自去求藥了。依此推論的話,女娲的身份地位也就不到混元大羅金仙的水準了,也是在一般的金仙之上,用網絡小說的說法,他們應該都是斬三屍的準聖,因為他們都不需要去應劫。
其二
娘娘正行時,被此氣擋住雲路。因望下一看,如纣王尚有二十八年氣運,不可造次,暫行回宮,心中不悅。
纣王在女娲宮提了一首淫詩,女娲自然是非常生氣:這種無道昏君,竟然敢亵渎我,反正商朝六百年的氣數已經盡了,我如果部報複一下他,難解我的心頭之恨。但是在前往朝歌準備去找纣王麻煩的時候,被一道紅雲擋住了,掐指一算,纣王還有二十八年的氣運,現在不能進行報複。女娲雖然很不高興,但是也隻能夠這樣,用招妖幡招來三妖去禍害衆生,而不能夠直接去報複纣王。相比起老子曾經開天辟地,還有通天教主打不過打不來就重新開過一個天地的氣魄,女娲就要弱得多了。因為氣運的阻攔,就不能夠對纣王打擊報複,心裡也是很委屈。
其三
纣王坐享太平,萬國樂業;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四夷拱手,八方賓服。
在《封神演義》的開篇當中,是這麼描述商朝纣王的執政環境的,文臣有太師聞仲,武将有武成王黃飛虎,文臣武将足以安邦定國。皇後姜氏,還有其他的妃子都是非常的賢淑品德優秀。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百姓安居樂業,周圍的蠻夷都是手下敗将,我們再看看第二個證據裡面說的,商朝六百年氣數已盡。但這明明不是氣數已盡的國度的情景,明明是強盛時期的國家吧,沒有内憂,沒有外患,纣王也不是什麼昏庸的皇帝。
但是呢,就是因為纣王提了一首淫詩,當然了,這個肯定是纣王的不對,大概是因為纣王是無神論者吧。女娲就因為此事,派出了三妖去蠱惑君王,講道理,這是三個千年妖精,纣王再怎麼地位高,也不過是凡人,能不被蠱惑麼?于是他變成了暴君,商朝是以而亡。這個是源于纣王,也是源于女娲,是以,女娲成為了天道的幫手。否則,即便女娲殺了纣王,也不過是一陣動蕩,有文臣有武将,纣王的皇子殷郊、殷洪也很有能力,國内沒有起義的基礎,商朝壓根兒就不會亡吧。是以可以判斷的是,女娲還是沒有超脫天道。
她的實力至少是在鴻鈞、道教三聖、西方二聖、火雲洞三聖之下,大概能夠位列第十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