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長城2000年不倒,裡面沒有鋼筋水泥,秦始皇到底是用了啥材料?

秦始皇在曆史上是一個十分富有争議性的皇帝,秦始皇13歲時既王位。公元前前238年,平定長信侯嫪毐的叛亂,之後又除掉權臣呂不韋,開始親政。并采納了範雎遠交近攻的方法,最終自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後掃除了六國,第一次完成了統一全國的大業。

長城2000年不倒,裡面沒有鋼筋水泥,秦始皇到底是用了啥材料?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并沒有閑下來,首先在制度上他廢除分封制,代以郡縣制,同時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同時還修建了許許多多的大型建築,比如說有着“天下第一宮”美譽的阿房宮,不過最後被項羽一把火給燒了。

除此之外還有秦直道,《漢書·賈山傳》曰:“秦為馳道於天下,東窮燕齊,南極吳楚,江湖之上,濱海之觀畢至。道廣五十步,三丈而樹,厚築其外,隐以金椎,樹以青松。”意思是說馳道極為寬廣,直通南北,貫穿東西,實際上是為了滿足秦始皇巡視各方國土的愛好。

長城2000年不倒,裡面沒有鋼筋水泥,秦始皇到底是用了啥材料?

要說秦始皇的所修築的大型工程中,名聲最好的當屬長城了。實際上長城修築最早起并不是秦始皇,最早可追索到西周時期。到了春秋戰國時期列國争霸,便時常修築長城互相防守,但是相對而言這些長城都比較的短。

長城這個稱謂始于春秋戰國時期,《史記·楚世家》載:“齊宣王乘山嶺之上,築長城,東至海,西至濟州,千餘裡,以備楚。”但是“萬裡長城”這個稱謂卻還是在秦始皇後才敢用的。

長城2000年不倒,裡面沒有鋼筋水泥,秦始皇到底是用了啥材料?

公元221年,秦始皇掃滅了六國建立了統一的秦國政權。然而卻時常受到北方的遊民民族侵擾,随後秦始皇決定修建長城。而且要修建曆史上最長的長城。根據史料記載,秦始皇使用了近百萬勞動力修築長城,幾乎占有了全國人口的二十分之一。

築起“西起臨洮,東止遼東,蜿蜒一萬餘裡的長城,是真正意義上的“萬裡長城”。這座萬裡長城經曆了2000多年的風風雨雨,迄今依舊完好無損,屹立在華夏神州,成了中國古代第一軍事工程。

長城2000年不倒,裡面沒有鋼筋水泥,秦始皇到底是用了啥材料?

可能很多人會好奇,古代又沒有鋼筋水泥,那麼秦始皇究竟往裡面加了什麼特殊材料呢?根據相關資料統計,修建一米的長城便需要6000塊磚頭和7立方米的泥漿。萬裡長城,大概需要420多億塊磚。

這樣的大工程,僅僅用泥漿來維持顯然是不可能的。恐怕用不了多少年便将破損。經過細緻的研究發現将糯米湯與泥漿混合之後的可以明顯的提升粘合度,這便成為了一種獨特的建築材料。

長城2000年不倒,裡面沒有鋼筋水泥,秦始皇到底是用了啥材料?

我們知道糯米是一種珍貴的食材,在當時的社會環境連人想要吃上一頓都是奢望,而秦始皇竟然用用糯米汁修築長城,這簡直就是不可想象的。可以說如今的長城,每一處都是古代勞動人民犧牲而換來的。正因為有了萬裡長城,才更好地抵禦了外族的進犯。如今的長城早已成為了中國文明不可缺失的一部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