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脾氣沒了,運氣就來了

脾氣,是一個人教養和修養的展現。

遇事多發無名火,久了就會衆叛親離,要為自己的壞脾氣買單。

脾氣這東西,看似尋常,卻潛移默化地影響着我們每個人的生活。

能夠安撫自己的情緒,外界也将回饋給你一片安甯。

是以說:智者争氣,愚者生氣。

脾氣沒了,運氣就來了

01

脾氣沒了,運氣就來了

脾氣一大,再好的福氣,也都被吓跑了;脾氣一改,運氣就來了。

《世說新語》中記載,東晉有個脾氣急躁的人,就是王述(襲封藍田侯,又稱王藍田)。

有一次,王述在家中吃飯,想要用筷子紮起煮雞蛋來吃。

雞蛋圓滾滾、滑溜溜,一筷子下去沒能紮中。

王述又急又氣,直接把雞蛋扔到了地上。

沒想到,雞蛋還在地上旋轉不止,仿佛挑釁他一般。

王述暴跳如雷,撲上去想要把雞蛋踩扁,結果居然又沒踩中。

這下,王述簡直要被雞蛋給氣瘋了。

他一把撿起雞蛋放進嘴裡,咬碎之後又狠狠地吐到地上。

如此“報複”一番,這才感覺心裡舒服了些。

人們聽說這件事後,連連搖頭歎息,許多人評價王述“心胸狹窄”。

為了這種雞毛蒜皮的小事生氣,實際是在用自己的怒火懲罰自己,又賠了壞名聲。

脾氣沒了,運氣就來了

後來,王述在官場曆練後,意識到自己的性格缺陷,痛改前非,常以柔和之道治事。

同僚謝奕,性情粗暴,與王述有怨。

有一次謝奕用惡毒之言痛罵王述,王述不予理睬,面壁而立。

過了半日,謝奕離開了,他才回到座位上。人們是以稱贊他的涵養和心胸。這簡直是神轉折啊!

王述最終官至尚書令,以66歲得善終,追贈侍中、骠騎将軍。

02

智者争氣,愚人生氣

有時候,想要知道一個人能否取得成就,就看他能否管住自己的脾氣。

一個連自己脾氣都控制不住的人,很難給人留下好印象。

脾氣沒了,運氣就來了

《三國演義》中塑造的周瑜,雖有勇有謀,卻心胸狹窄。

孫、劉聯合抗曹時,諸葛亮巧借東風大敗曹兵。

周瑜,忌憚諸葛亮的才能,派人去刺殺他,卻被諸葛亮逃脫,此為一氣。

周瑜為奪回荊州,騙劉備去娶親,結果卻叫孫權“賠了夫人又折兵”,此為二氣。

周瑜,佯裝要幫劉備攻打西川,要求劉備送來糧草慰問,以伺機刺殺劉備。

諸葛亮将計就計,布下四路大軍,将他們團團圍住。

氣得周瑜口吐鮮血,仰天長歎道:“既生瑜,何生亮!”

王小波說:“人一切的痛苦,本質上都是對自己無能的憤怒。”

世人都道,周郎智謀不及孔明,卻不知在拼智謀之前,周瑜早已輸給了自己的脾氣。

怒氣,是一種很難控制的情緒。

正因為難以控制,是以很容易因為一時怒氣釀成大禍、損害健康。

北宋大儒程颢說:“夫人之情,易發而難制者,惟怒為甚。第能于怒時,遽忘其怒,而觀理之是非,亦可見外誘之不足惡,而不道亦思過半矣。”

脾氣沒了,運氣就來了

意思是,人的感情之中,最容易引發而又難以控制的就是怒氣。

如果在處理事情時,未能事先将怒氣摒除,那麼便無法以冷靜客觀的态度應付外物。

愚蠢的人,遇事隻會生氣;聰明的人,壓得住脾氣,赢在了大氣。

日日都是好日子,大好光陰可不是用來生氣的。

好運氣,往往跟随好脾氣。

你若喜歡,别忘了關注哦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