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被伏擊之後,嶽不群一直都在懷疑令狐沖私吞了辟邪劍譜。他這麼懷疑是有道理的,因為令狐沖的劍法忽然間變得那麼厲害,連以劍法稱雄的華山劍宗門人封不平都在看了令狐沖的劍法後心灰意冷。而問及劍法來源時,令狐沖卻堅持不肯說出來,因為風清揚在傳劍給令狐沖之後說過,不允許令狐沖把這件事情說出來,當時還在場的田伯光也立重誓不會說出此事。是以,嶽不群懷疑令狐沖是有道理的!但是懷疑歸懷疑,從客觀上來講,令狐沖的确是救了整個華山派。甯中則說的那句話比較有氣度:“不管傳授沖兒劍法那位前輩是誰,咱們所受恩德,總之是實在不淺。”甯中則比嶽不群的心胸就寬多了,也當得起“甯女俠”的稱謂。

有了這樣一件事情之後,嶽不群和令狐沖的嫌隙也就生出來了,甚至還派勞德諾借機監視令狐沖。其實嶽不群還真不如他妻子甯中則了解令狐沖,後面甯中則與嶽不群争論時還說過就算把辟邪劍譜放在令狐沖面前,令狐沖也未必會看上一眼。像嶽不群那般懷疑,真的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嶽不群号稱“君子劍”,從這些行為來看還真真切切的就是個僞君子。再後來,就在五霸岡的事情後,嶽不群終于把令狐沖徹底逐出了華山派!
這一對原來親如父子的師徒,漸行漸遠,最終走向陌路甚至反面,有很多人說是令狐沖胡作非為,但試想一下,嶽不群的所作所為真的恰當嗎?令狐沖以高超劍法拯救了整個華山派,嶽不群不僅說出那些冷嘲熱諷的話來,随後還派出其他人對令狐沖進行監視,這是一個師父應該有的對待徒弟的态度嗎?不說此事,就說前面把令狐沖關到思過崖上面壁思過,令狐沖舍命解救同門性命,與田伯光鬥智鬥勇,嶽不群卻說令狐沖大損華山派的聲譽。真是人嘴兩張皮,說什麼都可以!
從後面的情形來看,嶽不群罰令狐沖面壁的目的根本就是想讓令狐沖遠離嶽靈珊,好培養嶽靈珊和林平之的感情,為日後到福州找辟邪劍譜打牢基礎。可憐林平之絲毫不知自己陷入圈套,最終還自己一步步引狼入室,親手把嶽不群帶到了福州向陽巷林家老宅,親手把辟邪劍譜送到了嶽不群手裡。
在得到了辟邪劍譜之後,嶽不群就對令狐沖指名道姓的誣陷了,連令狐沖救過自己女兒這一節也不提了。嵩山派氣勢洶洶跑過來找殺人兇手,嶽不群情況都沒問清楚,就要把令狐沖交給嵩山派。要知道嵩山派的蔔沉和沙天江是因為要害嶽靈珊和林平之的性命搶辟邪劍譜,才會被令狐沖殺掉,此事本來就是嵩山派理虧在先,怎麼說也不能說是令狐沖濫殺同門!但嶽不群卻不管,倒是一衆恒山派的尼姑非常仗義,救下了令狐沖。随後,誣陷令狐沖偷辟邪劍譜,還誣陷令狐沖殺林平之,其實當時嶽不群早已把令狐沖逐出華山門牆,為何還要誣陷令狐沖偷辟邪劍譜呢?
按當時的情況,令狐沖昏迷之前,袈裟還在身上,可是等他醒來之後,袈裟就不見了。和令狐沖有過接觸的不過就是嶽不群和甯中則二人,如果不是令狐沖,那就隻能是嶽不群和甯中則二人了。是以,嶽不群此舉,既是栽贓嫁禍也同時是非此即彼的事情,否則他就要花大功夫去解釋袈裟失蹤之事,把事情順水推舟推到令狐沖身上應該是最簡便的方法,想嶽不群僞君子的性情,這也不是什麼奇怪的事情。
其實在俠客君看來,在這種情況下,嶽不群有非常好的一個選擇,就是留住令狐沖。雖然前面已經寫了書信把令狐沖逐出師門,但此後令狐沖不僅對華山派立了功,救了林平之的性命特别是救了嶽不群的女兒嶽靈珊,又幫助了同門,此前令狐沖在廿八鋪救助了恒山派,他們總說五嶽劍派同氣連枝且互相之間也是以師兄妹相稱的,是以令狐沖還幫了同門,這不僅對師門有功說出去在江湖上也倍有面子。關于嵩山派來興師問罪之事,隻需要嶽靈珊出面作證,說明令狐沖是為救自己才出現這種結果,就算嵩山派來了幾個太保,難道有嶽不群、甯中則,再加上趕過來的恒山弟子,還會怕嵩山派不成。
在這種時候,實際上是嶽不群遇上的最佳時機,對内可以将武功大成的令狐沖重新收回華山派,為華山派得一員沖鋒陷陣的大将(以令狐沖的性格,隻能為将不能為帥),對外則可結交恒山派一大強援。當時恒山弟子也收到了掌門定閑師太的求救信,并且到了林家向嶽不群求救,嶽不群如率衆一同前往救助,恒山派受了嶽不群的好處,自然會投桃報李,将來還可成為嶽不群坐上五嶽派掌門的一大臂助。而直接把袈裟給林平之,則又可以讓林平之對自己更加感恩戴德,如果此事還能傳遍江湖,還可以極大提升君子劍嶽不群的聲譽。面對江湖中人趨之若鹜的辟邪劍譜,嶽不群不僅不居為己有,還将之還給本家之人,隻要是稍有良知之人,都會為嶽不群的德行點贊!如此一番操作,嶽不群和華山派必定美名天下揚,對自己門派實力也能極大提升,何樂而不為呢?
真要說起來,隻能說金庸先生就是想把嶽不群當成僞君子來塑造的,一個僞君子又怎麼會有如此大的格局?自然也就隻是一心為自己鑽營了。是以,嶽不群最後會失敗,說到底還是敗在格局上。
諸君以為何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