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兒子在電話中讓母親到學校去,果然是遇上了大麻煩

本着不輸在起跑線上的原則,很多父母在下一代身上拼命堆料。

堆料,就是堆料,這本是某些手機廠商對待自家手機的方法,用在孩子身上,竟也極為妥當。

衣服、零食,更不用說就讀的學校,課餘的各種班,所有孩子需要的一切,全都盡可能地往上堆,往更好的方向堆。

這樣做的結果是好是壞,沒有誰會去想太多,畢竟别家都是這麼做的,你不這麼做,自家孩子先就輸了一着。

在這樣的情勢下,孩子若是有什麼問題,可想而知大人會有多麼焦慮。

王可心的作品《兩小無猜》,但如實記錄了一個母親的情感過山車。

兒子在電話中讓母親到學校去,果然是遇上了大麻煩

王麗麗接到兒子電話的時候,一時之間有些反應不過來。

因為還在學校考試的兒子原本沒有可能打電話給他。

更不用說兒子在電話中還爆出一個讓她驚慌莫名的請求:

媽,你到我們學校來一趟吧。

放下電話之後,王麗麗的腦袋嗡嗡作響,兒子告訴她自己被牽連到一起考場作弊事件當中。

雖然料想兒子不可能作弊,也不會作弊,但推開兒子學校教務處的門,王麗麗的心還是咯噔一下。

她看到兒子在辦公桌前垂手而立,頭低到不能再低。

王麗麗養兒子養了十六年,還第一次看到兒子這般模樣。

你兒子,郝雷,考試作弊。

落座後,教務主任當着兒子的面,也當着她的面,開門見山。

雖然已有心理準備,但聽到學校這個宣告後,王麗麗還是震驚地望向兒子。

她多麼希望能從兒子那裡看到一些不一樣的東西。

可是兒子根本不敢迎接她的目光。

教務主任很快告知了她整件事情的經過,并不複雜。

是在英語考試中,監考老師搜出另外一位同學藏匿的作弊紙條,其中有一張上面寫着“第五、六題答案,快。”

那紙條的背面有答案。

雖然那位同學拒不交待誰傳給他的紙條,但經過對那位同學座位周圍同學的筆迹核對,學校還是很快鎖定了王麗麗的兒子。

随後,學校當面對質,素來不會撒謊的兒子當即承認。

兒子在電話中讓母親到學校去,果然是遇上了大麻煩

對于兒子郝雷抄襲之事,王麗麗心裡到底是無法接受的。

客觀上說,雖然郝雷算不上出類拔萃,但也是個能讓父母不操心的孩子,從小到大,他從來沒闖什麼大禍。

可是現在學校證據在手,兒子又全無反駁之詞,這事看來錯不了。

越是這樣,王麗麗就越是難以接受。

一時之間,她甚至分不清這種難以接受是為了什麼。

是因為接受不了一向乖乖仔的兒子變成眼前模樣,還是接受不了兒子接下來的人生可能會遇上額外的攔阻,還是接受不了她們一家在兒子身上付出那麼多,卻遭遇這種事情?

王麗麗頭腦中一片紛亂,既理不清,現在也沒有時間去理。

因為眼下有更緊急的事需要她處理,那便是如何讓兒子重新回到考場上。

已經開考五十分鐘了。

兒子現在參加的考試,雖然不是真正的聯考,但也是學校的期末考試,而且還是兒子上高中以來的第一次期末考試。

不僅如此,兒子所在學校還有一個特殊的做法——根據成績将所有學生分成五等,然後決定他們所在的樓層。

剛入學的時候,郝雷是在三樓考試,期中考試後,郝雷上了四樓。

這次期末考試,郝雷做了充分的預備,對于沖上五樓,他原本是抱着相當大的信心的。

但現在,似乎一切都不可能了。

眼睜睜缺了一門考試,甚至連後面的考試也不能參加,這到底意味着什麼,郝雷實在不敢去想。

兒子在電話中讓母親到學校去,果然是遇上了大麻煩

王麗麗自己也是一名老師,不過教的不是中學生,而是國小生。

她後來找到兒子所在學校的一名化學老師,想要了解更多内情。

那名老師是她教的一個國小生的媽媽,自家孩子老師相托,不敢大意,很快就将前前後後了解清楚,一五一十地告訴了王麗麗。

當時的情況是劉澤剛,也就是王麗麗兒子從小玩到大的死黨,在被搜出紙條後,一度拒不供出另一人。

這是王麗麗已經了解的部分,并不驚奇,真正讓她驚奇的是另外一部分。

劉澤剛始終沉默,學校無奈隻能将他放回家,誰也沒想到他轉身去了教務處,和學校談起了條件。

條件有兩個,一是此事不能記入他的檔案,二是絕不能将真相公布于衆。

學校當然樂于接受,于是公布出來的結果就變成了筆迹确認。

了解到這些後,王麗麗心中再一次翻江倒海,她實在無法接受和兒子那麼好的劉澤剛,竟然這麼不聲不響了坑了兒子一把。

王麗麗到底沒忍住,将自己所知道的一切告訴了兒子。

出乎她意料的是,開學後,兩個孩子仍然同進同出,摟脖抱腰,好像他們之間,什麼事情也沒有發生過。

不過有一件事倒是讓王麗麗極為欣慰,她有一次鄭重其事地問兒子,如果下次再有人在考場上傳紙條讓你提供答案,你咋辦?

兒子說,誰給我傳條我都當看不見,即便這個人是大剛。

《兩小無猜》從一個母親的角度記錄了一個少年的成長,過程确實有些小波折,但結果相當另人滿意。

這也讓更多心懷焦慮的家長可以稍稍釋懷,畢竟家長眼中永遠長不大的孩子,真不是那麼脆弱。

很多時候,過度的保護不但不利于他們健康成長,反而會讓他們的抗壓能力極度薄弱,帶來後期更大的隐患。

故事中郝雷雖然知道了真相,卻能迅速調整心态,并沒有是以影響和好朋友的關系,還能從此清清楚楚地在心中給自己劃定底線,所有這些,都是再好不過的例子。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