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儿子在电话中让母亲到学校去,果然是遇上了大麻烦

作者:人生边边

本着不输在起跑线上的原则,很多父母在下一代身上拼命堆料。

堆料,就是堆料,这本是某些手机厂商对待自家手机的方法,用在孩子身上,竟也极为妥当。

衣服、零食,更不用说就读的学校,课余的各种班,所有孩子需要的一切,全都尽可能地往上堆,往更好的方向堆。

这样做的结果是好是坏,没有谁会去想太多,毕竟别家都是这么做的,你不这么做,自家孩子先就输了一着。

在这样的情势下,孩子若是有什么问题,可想而知大人会有多么焦虑。

王可心的作品《两小无猜》,但如实记录了一个母亲的情感过山车。

儿子在电话中让母亲到学校去,果然是遇上了大麻烦

王丽丽接到儿子电话的时候,一时之间有些反应不过来。

因为还在学校考试的儿子原本没有可能打电话给他。

更不用说儿子在电话中还爆出一个让她惊慌莫名的请求:

妈,你到我们学校来一趟吧。

放下电话之后,王丽丽的脑袋嗡嗡作响,儿子告诉她自己被牵连到一起考场作弊事件当中。

虽然料想儿子不可能作弊,也不会作弊,但推开儿子学校教务处的门,王丽丽的心还是咯噔一下。

她看到儿子在办公桌前垂手而立,头低到不能再低。

王丽丽养儿子养了十六年,还第一次看到儿子这般模样。

你儿子,郝雷,考试作弊。

落座后,教务主任当着儿子的面,也当着她的面,开门见山。

虽然已有心理准备,但听到学校这个宣告后,王丽丽还是震惊地望向儿子。

她多么希望能从儿子那里看到一些不一样的东西。

可是儿子根本不敢迎接她的目光。

教务主任很快告知了她整件事情的经过,并不复杂。

是在英语考试中,监考老师搜出另外一位同学藏匿的作弊纸条,其中有一张上面写着“第五、六题答案,快。”

那纸条的背面有答案。

虽然那位同学拒不交待谁传给他的纸条,但经过对那位同学座位周围同学的笔迹核对,学校还是很快锁定了王丽丽的儿子。

随后,学校当面对质,素来不会撒谎的儿子当即承认。

儿子在电话中让母亲到学校去,果然是遇上了大麻烦

对于儿子郝雷抄袭之事,王丽丽心里到底是无法接受的。

客观上说,虽然郝雷算不上出类拔萃,但也是个能让父母不操心的孩子,从小到大,他从来没闯什么大祸。

可是现在学校证据在手,儿子又全无反驳之词,这事看来错不了。

越是这样,王丽丽就越是难以接受。

一时之间,她甚至分不清这种难以接受是为了什么。

是因为接受不了一向乖乖仔的儿子变成眼前模样,还是接受不了儿子接下来的人生可能会遇上额外的拦阻,还是接受不了她们一家在儿子身上付出那么多,却遭遇这种事情?

王丽丽头脑中一片纷乱,既理不清,现在也没有时间去理。

因为眼下有更紧急的事需要她处理,那便是如何让儿子重新回到考场上。

已经开考五十分钟了。

儿子现在参加的考试,虽然不是真正的高考,但也是学校的期末考试,而且还是儿子上高中以来的第一次期末考试。

不仅如此,儿子所在学校还有一个特殊的做法——根据成绩将所有学生分成五等,然后决定他们所在的楼层。

刚入学的时候,郝雷是在三楼考试,期中考试后,郝雷上了四楼。

这次期末考试,郝雷做了充分的预备,对于冲上五楼,他原本是抱着相当大的信心的。

但现在,似乎一切都不可能了。

眼睁睁缺了一门考试,甚至连后面的考试也不能参加,这到底意味着什么,郝雷实在不敢去想。

儿子在电话中让母亲到学校去,果然是遇上了大麻烦

王丽丽自己也是一名老师,不过教的不是中学生,而是小学生。

她后来找到儿子所在学校的一名化学老师,想要了解更多内情。

那名老师是她教的一个小学生的妈妈,自家孩子老师相托,不敢大意,很快就将前前后后了解清楚,一五一十地告诉了王丽丽。

当时的情况是刘泽刚,也就是王丽丽儿子从小玩到大的死党,在被搜出纸条后,一度拒不供出另一人。

这是王丽丽已经了解的部分,并不惊奇,真正让她惊奇的是另外一部分。

刘泽刚始终沉默,学校无奈只能将他放回家,谁也没想到他转身去了教务处,和学校谈起了条件。

条件有两个,一是此事不能记入他的档案,二是绝不能将真相公布于众。

学校当然乐于接受,于是公布出来的结果就变成了笔迹确认。

了解到这些后,王丽丽心中再一次翻江倒海,她实在无法接受和儿子那么好的刘泽刚,竟然这么不声不响了坑了儿子一把。

王丽丽到底没忍住,将自己所知道的一切告诉了儿子。

出乎她意料的是,开学后,两个孩子仍然同进同出,搂脖抱腰,好像他们之间,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过。

不过有一件事倒是让王丽丽极为欣慰,她有一次郑重其事地问儿子,如果下次再有人在考场上传纸条让你提供答案,你咋办?

儿子说,谁给我传条我都当看不见,即便这个人是大刚。

《两小无猜》从一个母亲的角度记录了一个少年的成长,过程确实有些小波折,但结果相当另人满意。

这也让更多心怀焦虑的家长可以稍稍释怀,毕竟家长眼中永远长不大的孩子,真不是那么脆弱。

很多时候,过度的保护不但不利于他们健康成长,反而会让他们的抗压能力极度薄弱,带来后期更大的隐患。

故事中郝雷虽然知道了真相,却能迅速调整心态,并没有因此影响和好朋友的关系,还能从此清清楚楚地在心中给自己划定底线,所有这些,都是再好不过的例子。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