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林徽因與張愛玲,相似的出身,為何命運如此不同?

文/徐永超

張愛玲與林徽因,兩人都是為世人稱道的曠世才女,同樣出自官宦之家,都有一個相對不幸福的童年。她們的文字給人帶來的感受卻不一樣。林徽因說:你是愛,是暖,是希望,是人間的四月天。張愛玲寫:生命是一襲華美的袍,上面爬滿了虱子。可見,同樣是才女,林徽因有一顆熱心,張愛玲卻有一雙冷眼。正是不同的性情,造就了兩人不同的擇偶标準。結果,林徽因與梁思成的婚姻讓人生羨,張愛玲與胡蘭成的婚姻卻以失敗告終,為什麼會是如此?

林徽因與張愛玲,相似的出身,為何命運如此不同?

林徽因與張愛玲的童年都不算幸福。

林徽因是浙江杭州人,林家是個書香門第,父親林長民也是博學多才,風流儒雅。可惜,林徽因的母親姓何,是一個沒怎麼受過教育的舊式女子,與丈夫沒有共同語言,加上不怎麼會做女紅家務,更是難讨公婆歡心。後來,林長民又娶了個伶俐乖巧的上海女子,接連與她生了四兒一女。林徽因的母親更加郁郁寡歡,時不時将滿腔怨氣撒到女兒身上。多年以後,她還對這些耿耿于懷。

張愛玲的出身同樣顯赫,她的祖父張佩綸就是李鴻章的女婿。不過,她的童年并不幸福。四歲時,父母離婚,母親遠赴英倫。父親續弦娶了繼母,她和繼母的關系一直非常緊張。一次,兩人再次發生沖突,後母搶着去父親那裡告狀。父親不問青紅皂白,對女兒一陣拳打腳踢,嘴裡一直說着:“今天非打死你不可!”好在有老傭人攔着,張愛玲才沒被活活打死。

但傷她最深的,還不是父親。張愛玲回憶:最初的家裡面,沒有我母親這個人,也不感到任何缺陷。 她對女兒很冷淡,自私。一夜就在牌桌上輸掉了女兒給的八百錢。

當然,她們的早年經曆中也不乏溫情的部分。

因為聰慧懂事,盡管林徽因不讨母親歡心,倒也深得父親的喜愛,雖然父親經常不在她身邊。

1920年,林長民前往歐洲考察,特意帶了16歲的女兒林徽因同行。同年九月,林徽因考入倫敦聖瑪利亞女子學院,在這裡,一個新世界的大門即将向她開啟。

林徽因與張愛玲,相似的出身,為何命運如此不同?

張愛玲也不是沒有家庭歡樂:

母親教她彈琴、作畫、英文。

七歲時,張愛玲已能寫小說,樂得父親手舞足蹈。

九歲時,她畫了幅漫畫,投給了報社。幾天後,報社寄來了5元稿費。父親開心地說“這些錢随你支配。”

母親在國外期間,時常寄玩具給他們姐弟,還囑咐女傭每天帶他們去一趟公園。

但林、張兩人的性情是那麼不同。林徽因是熱情的,她心中有陽光,是以她的世界是明亮的;張愛玲是徹骨的寒,她的世界,是冷酷陰郁的。

榮格說,性格決定命運。林、張二人在情感中的幸與不幸,歸根結底是由各自性格所緻。

16歲的林徽因,遇到徐志摩,一見,即傾心。她愛他的俊朗潇灑,詩才橫溢。但他,卻是個有婦之夫。

林徽在哭了一個通宵後,決定馬上回國,和他分開。

最終,如大家所知的那樣,她選擇了梁思成做自己的伴侶。林徽美麗靈動,追求者衆,婚前,梁思成問她 “為什麼是我?”林徽因說這要用一生來回答。

為什麼選擇梁思成?

除了家世、才華,林徽因擇偶,更看重性情、格局:

起初,兩人一起在賓夕法尼亞大學學建築,林徽因畫草圖經常半途而廢,此時,他就會默默幫她畫完。

回到國内,兩人經常會一起去野外考察古建築。一路上,梁思成總是樂天、幽默的 “總是讓大家歡聲笑語不斷。”

林徽因與張愛玲,相似的出身,為何命運如此不同?

抗日期間,他和林徽因颠沛流離。費正清幾次邀他們去美國,梁思成都拒絕了。就這樣,梁思成固守在貧窮的李莊,在糧食匮乏、臭蟲橫行的情況下,筆耕不辍,每天幾乎都要伏案工作,直到深夜。

梁思成,是一個有仁愛、有擔當的男人。林徽因願意成為一株木棉樹,和這樣的男人站在一起。

和林徽因相比,張愛玲在對待感情上就盲目、卑微得多。她不是沒有洞察力,隻是,她不想管那麼多,她撲向愛,就像飛蛾撲向火。因為,她的世界太冷,她需要哪怕一絲的溫暖。

同樣是抗戰期間,胡蘭成通過蘇青的介紹與張愛玲相見了。此時的胡蘭成,不但是有婦之夫,還與一個歌女同居。不過,他的風流倜傥,機敏有趣還是吸引了之前沒有任何戀愛經曆的張愛玲。她說:“見了他,我變得很低很低,低到塵埃裡。但她心裡是喜歡的,從塵埃裡開出花來。”但她卻對他的人格殘缺視而不見。

胡蘭成是一個漢奸,他先是投靠汪僞政府,後來又和日本人沆瀣一氣,是一個沒有家國概念,人格底線的斯文敗類。私生活上,更是不知廉恥:他與蘇青一夜情,有了小周後,又得意洋洋的告訴張愛玲,範秀美懷孕後,他居然找她要錢打胎。

對這個無恥之徒,張愛玲選擇傾盡全力去愛。 “愛就是不問值得不值得”張愛玲如是說。

林徽因與張愛玲,相似的出身,為何命運如此不同?

可能,愛不用問值不值得。然而如果那愛不是愛,或是畸形的愛,也不必問值不值得嗎?不計較得失,不是不願,而是不能,不敢,是化裝成高傲的自我貶低。

1955年,林徽因在北京病逝。梁思成和一雙兒女在旁,大哭不止。在此之前,林徽因參加了國徽和人民英雄紀念牌的設計,改造并挽救了景泰藍工藝。她的一生,用“一身詩意千尋瀑,人間萬古四月天”來形容最貼切不過。

也是那一年,張愛玲去往美國,嫁給了賴雅。賴雅病逝,張愛玲離群索居,輾轉流徙。1995年,張愛玲謝世。多日後,鄰居才發現她發臭的屍體。

晚年的張愛玲,歲月靜好嗎?隻有天和她本人知道了。

命由我作,福自己求。林徽因與張愛玲,出身相似,命運卻大為不同。歸根到底,婚姻的幸與不幸,還取決于自己的選擇。

人這一輩子呐,得自個兒成全自個兒。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