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最美三件事
文|三毛 圖|網絡 編輯|烈馬青蔥
人生最美好的無外乎這三件事:心有靈犀的朋友,相濡以沫的愛情,健康尚在的父母。
心有靈犀的朋友
真正的朋友,心有靈犀,無關酒肉,無關利益,無關高低,無關貴賤,沒有時空阻隔,是心靈的默契,是性情的相投,是靈魂的依附,是心心的通融。
傳說,伯牙是一位善于演奏鼓琴的人,但一直找不到知己,能夠體會琴音美妙。
直到遇見鐘子期,他是一個戴鬥笠、披蓑衣、背扁擔、拿闆斧的樵夫,但他卻能聽出伯牙樂曲中的意境和故事。
伯牙彈《高山流水》時,心中想到高山,鐘子期便陶醉在其中,贊歎道:“聽得此曲,猶如巍峨挺拔的高山屹立在我的面前。”
伯牙心中想到流水,子期聽後,便高興地說道:“真是妙極了,這琴聲宛如奔騰不息的江河從我面前流過。”
鐘子期死後,伯牙痛失知音,奏完一曲《高手流水》,摔琴絕弦,終身不再彈奏樂曲,因為世上再無心靈默契之人。
我們來到世上,所有相遇都千回百轉,幸運的是,遇到那個懂你的人。
真正的朋友,相知相識、相交相接,一如日月之行,無論風雲變幻,終不減其輝映。
真正的朋友,無須相從過密,不用推杯換盞,沒有繁文缛節,沒有利益交換,彼此之間無欲無求,心照不宣,心有靈犀。
相濡以沫的愛情
三毛有一首詩叫《我喜歡你》,詩裡是這樣寫的:
我喜歡你
你叫我向東,我羊羔一樣給你青草
你讓我向西,我夕陽一樣映你彩霞
你叫我向北,我是你冬風中的百合
你讓我向南,你就是我空中的新娘
東西南北,你是我柔情的夫妻
我思念中星星的星星
你是我碩果的豐潤,血液裡流淌的思念
你是我夢中牽手的溫情
有分寸的、節制的、狂喜的、哭泣的
民國時期的學術伉俪,如同梁思成林徽因、魯迅許廣平、沈從文張兆和等,都在曆史的洗滌之下,展現出一些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另一面。
讓人不禁感歎,看起來再完美的婚姻,或許都包含着外人看不到的心酸和疲累,但錢鐘書和楊绛,卻在時光的淘瀝和大衆的圍觀中,愈發相濡以沫令人稱羨。
文學理論家夏志清曾這般贊歎過他們的婚姻:
整個20世紀,中國文學界再沒有一對像錢楊夫婦這樣才華高而作品精、晚年同享盛譽的夫妻了。
錢鐘書曾用一句話,概括他與楊绛的愛情:“絕無僅有的結合了各不相容的三者:妻子、情人、朋友。”“琴瑟和弦,鸾鳳和鳴”,說的就是他們相知相攜的一生。
這裡說一件他們之間的溫馨小事:
1935年,楊绛陪夫君去英國牛津就讀。初到牛津,楊绛很不習慣異國的生活,又鄉愁疊起。一天早上,楊绛還在睡夢中,錢鐘書早已在廚房忙活開了,平日裡“拙手笨腳”的他煮了雞蛋,烤了面包,熱了牛奶,還做了醇香的紅茶。
睡眼惺忪的楊绛被錢鐘書叫醒,他把一張用餐小桌支在床上,把美味的早餐放在小桌上,這樣楊绛就可以坐在床上随意享用了。吃着夫君親自做的飯,楊绛幸福地說:“這是我吃過的最香的早飯”,聽到愛妻滿意的回答,錢鐘書欣慰地笑了。
因為懂你的鄉愁,懂你的思念,心有靈犀的默契和堅守,才有這樣一份“吃過的最香的早飯”。
最好的生活狀态不過就是:一個人時,安靜而豐盛;兩個人時,溫暖而踏實。
認識一個人、喜歡一個人、愛上一個人有時都是一瞬間的事情,但是想了解一個人或許要很久甚至一輩子。
最柔情,不過是懂你;最懂你,不過是相濡以沫。如果有,那便好好珍惜吧。
健康尚在的父母
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隻剩歸途。
古代有個孝子叫韓伯俞。他的母親在他犯錯時,總是嚴厲地教導他,有時還會打他。
待他長大成人後,當他犯錯時,母親的教訓依然如故。有一次母親打他,他突然放聲大哭。
母親很驚訝,幾十年來打他從未哭過。于是就問他:“為什麼要哭?”
伯俞回答說:“從小到大,母親打我,我都覺得很痛。我能感受到母親是為了教育我才這麼做。但是今天母親打我,我已經感覺不到痛了。這說明母親的身體愈來愈虛弱,我奉養母親的時間愈來愈短了。想到此我不禁悲從中來。”
父母在世時,人生還有根基,心靈還有歸宿,每個在外漂泊的孩子,累的時候還能有個休息的港灣,每逢過年心中總有一個牽挂、相聚、思念的地方。
父母離世時,自己雖然也有自己的小家,但是一個我們生活從小至大的家不在了,人生大半生的思念和生活也不在了,心靈就仿佛成為世界的孤兒,忙忙碌碌無人噓寒問暖,隻能自己咬咬牙往前走,人生就剩下一段回歸另一個世界的旅程。
今生所有的相遇,皆是前世的重逢,沒有無緣無故的遇見,沒有可以預演的重逢,所有的遇見,都是因為緣分。
如果你有幸遇到了,心有靈犀的朋友、相濡以沫的愛情,如果你有幸父母還健康在世,就請好好珍惜他們吧!
作者簡介:三毛(1943年3月26日-1991年1月4日),本名陳平,祖籍浙江舟山市定海區,生于重慶市南岸區黃桷垭,中國台灣當代女作家、旅行家。1967年,先後遊學西班牙、德國、美國,并創作了散文集《雨季不再來》。1973年,定居西屬撒哈拉沙漠,随後與荷西結婚。1976年2月,移居加那利群島;5月,出版第一部散文集《撒哈拉的故事》,講述夫妻二人在沙漠的生活經曆。1977年到1979年,先後發表《哭泣的駱駝》《稻草人手記》《溫柔的夜》等散文集。1980年,荷西意外逝世後回到台灣定居。1981年,出版散文集《夢裡花落知多少》,表達對丈夫的思念之情。1982年,根據中南美洲旅行經曆所創作的散文集《萬水千山走遍》出版。1987年,出版散文集《我的寶貝》,展示她所收藏的一些物品。1990年,創作的第一部中文劇本,也是她的最後一部作品《滾滾紅塵》出版。1991年1月4日,在台灣榮民總醫院逝世,終年四十七歲。
聲明:圖文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删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