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孫中山去世後一波三折,遺體進行防腐後被換銅棺,宋慶齡數次大哭

中國近代的偉大人物很多,孫中山被稱為國父,可見他的地位不一般。新中國的成立,不僅有毛主席、周恩來等中共上司者幾十年的艱苦奮鬥,孫中山上司的民主革命也為推翻清王朝統治,建立新中國奠定了革命基礎。

孫中山所做的貢獻也是巨大的,在他的上司下,中國建立了共和,确立了人權,并讓中國人的思想得到了進一步解放,女性不纏足、反對包辦婚姻提倡自由戀愛、廢除封建迷信等,讓中國文明得到了極大的進步,并催生了全新的社會面貌。

但這樣一位革命先驅,卻沒能夠看到新中國真正地穩定下來,1925年便因肺癌而去世,時年59歲。這樣一位偉大的精神領袖隕落,讓當時許多進步人士和群眾心痛不已。孫中山先生的身後事,也是一波三折。

孫中山去世後一波三折,遺體進行防腐後被換銅棺,宋慶齡數次大哭

偉人遺願:儲存遺體,讓精神永存

孫中山先生在北京病逝前,曾有一份遺願公布于世,他希望自己去世後遺體能夠儲存下來,就像俄國列甯同志那樣,放置在透明水晶棺内讓後人瞻仰。

孫中山先生這樣做并不是為了讓自己永存于世間,而是想借此來警示後輩們:要讓革命精神永存下去,民主思想永不磨滅!

為了完成孫中山先生的遺願,他的追随者們盡最大努力完成這件事。為了找尋能夠供人瞻仰的水晶棺,大家最先想到的就是從蘇聯訂購,因為當時蘇聯人對保持屍體不腐爛、制作水晶棺工藝都很有經驗。

孫中山去世後一波三折,遺體進行防腐後被換銅棺,宋慶齡數次大哭

孫中山和蘇聯人交好,并且他的核心思想中就有聯俄聯共、扶助農工,是以蘇聯人十分願意幫助中國人打造這樣一口水晶棺。

但由于水晶館打造時長以及運送到中國都需要花費時間,是來不及給孫中山先生下葬的。蘇聯找借口說遺體防腐技術屬于國家機密,拒絕向國民政府提供。無奈之下,北京協和醫院隻得臨危受命,進行孫中山遺體防腐工作。

由于一系列原因,加上戰亂時局動蕩,孫中山先生真正進行下葬,入土為安,已經是1929年。在這四年時間裡,也經曆了三次易棺,四次入殓,并且最終他沒能夠入殓水晶棺内,而是換成銅棺進行國葬。

孫中山去世後一波三折,遺體進行防腐後被換銅棺,宋慶齡數次大哭

三次換棺,最終選擇了銅棺

為了長久儲存遺體,協和醫院的醫生們首先将孫中山遺體的内髒摘除,然後在體内放入防腐劑,在等待蘇聯水晶館前,先選擇了一口楠木棺材進行遺體裝殓。

為何選用楠木呢?因為中國古代皇室貴戚進行入殓時,楠木棺木屬于首選。楠木本身就具有了很強的防腐功能,放置于楠木器皿中的物體較難腐壞,是以楠木棺材解決了燃眉之急,成為孫中山遺體的暫存處。

孫中山去世後一波三折,遺體進行防腐後被換銅棺,宋慶齡數次大哭

但是協和醫院選出來的那口楠木棺材太小了,遺體入殓後幾乎放不下其他鮮花、國旗或者防腐藥草等物品。而且作為一代偉人,讓孫中山遺體入殓這麼狹小的棺材内,也有失體面。當孔祥熙看到這口楠木棺材後,直呼不行。

孔祥熙在民國時期,屬于四大家族之一,十分富有,他和孫中山也有姻親關系。當場就決定要花錢給孫中山換上一口更大的楠木棺材,新的棺材四周還鑲嵌了金屬夾層,并且在棺木上方也增加了一層玻璃,以此來增強防腐功能。前來祭拜者,可以推開棺蓋瞻仰孫中山先生儀容,這是孫中山遺體的第一次易棺。

孫中山去世後一波三折,遺體進行防腐後被換銅棺,宋慶齡數次大哭

一番波折後,從蘇聯定制的水晶棺終于運到了北京。但打開一看令人失望,它和列甯的水晶棺有很大不同,列甯的水晶棺上面和四周面都是水晶制作,但定制棺隻有最上面一層是水晶面。

并且由于運輸途中出現問題,導緻這口水晶館有瑕疵,經過專家勘測後測出這副水晶棺最多隻能讓遺體維持20年,根本不能和列甯的水晶棺能儲存150年相提并論。

孫中山去世後一波三折,遺體進行防腐後被換銅棺,宋慶齡數次大哭

但這是蘇聯的一份禮物和心意,國民政府接受了,并将孫中山的遺體進行第二次易棺,移入水晶棺内。

但沒過多久,孫中山遺體就出現了腐敗迹象,出現黑斑,經過仔細勘測後發現水晶棺木上有許多細小的裂痕,讓空氣進入到棺内。是以,必須棄掉這口水晶棺,趕緊找新的棺木。

孫中山去世後一波三折,遺體進行防腐後被換銅棺,宋慶齡數次大哭

1929年舉行國葬,入殓銅棺

迫于無奈,需要緊急購入新的棺木,從業人員決定從美國花費重金買到了一口銅棺,因為它的密封性很好,能夠起到防腐作用,隻是它是不透明的,無法供人瞻仰。

雖然沒能夠完成孫中山先生的遺願,但起碼還是讓其遺體儲存了下來。因為已經無法展現出列甯先生遺體的那種狀态,是以國民政府決定還是進行入土安葬。

孫中山先生的遺體進行了第三次換棺後,終于安甯了下來。時隔四年後,孫中山先生指定的墓地終于在1929年竣工,國民黨在北伐戰争之後,蔣介石也統一了政權,有時間來舉行葬禮。

孫中山去世後一波三折,遺體進行防腐後被換銅棺,宋慶齡數次大哭

于是,1929年5月28日,孫中山遺體從北京碧雲寺運往南京紫金山墓地,這是國民政府舉行的第一次隆重國葬,設定了三天公祭,舉國哀痛,自發前來送行的人士達到了12萬多人。

宋慶齡作為遺孀更是心痛不已,數次落淚大哭。她哀傷孫中山先生早逝,更在身後事上受盡了波折,而每一次易棺都讓她心痛不已。1929年6月1日,棺木入土,孫中山先生終于得到了安息,這一日也被稱為奉安大典。

孫中山去世後一波三折,遺體進行防腐後被換銅棺,宋慶齡數次大哭

小結:

孫中山先生是偉大的民族英雄,也是中國民主革命的先驅者。他目睹了中國被列強瓜分和清王朝的腐敗,決心推翻封建專制,建立民主共和國。他是在黑暗中的那把火炬,照亮了一部分中國人,讓許多進步人士跟随他尋找新中國的出路。

正是在他的革命呼号下,才有了許多除舊迎新的進步運動,讓整個中國擺脫了清王朝的腐朽不堪的落後面貌,讓進步力量不斷滋生,為新中國的成立奠定了基礎。中國共産黨接力孫中山先生的革命遺志,在不懈努力下創立了新中國,并将新中國建設成為了一個有實力的國家。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