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被日本占領之後,杜月笙以紅十字會副會長的身份前往香港,在設紅十字立分後之後,四處籌集資金和物資,以緩解大陸地區的物資緊缺的問題。但是不久之後,香港也在戰争中淪陷,杜月笙回到了大陸的香港,繼續做着貢獻。隻是此時,不光是杜月笙的親人朋友還在香港,還有很多對戰争有幫助的,對公衆有影響力的人物也被困于香港了。如何盡快地解救這些人,讓他們免于日本人的殘害,成為了杜月笙的當務之急。

當時的香港海陸空三條路幾乎都被日本人占領并且切斷了,想要在日軍銅牆鐵壁一般的看守之中救出人來,簡直難于登天。就在就任計劃一籌莫展之時,杜月笙得知了一條重要消息——香港啟德機場還沒有被日本人控制。
有了切入點就好辦了,可以用飛機把人一起救回來!兵貴神速,想到辦法的杜月笙立即向戴笠借了一架飛機,并且和戴笠一同商定好了飛機搭載人員的名單。從名單中,杜月笙的民族大義一下子就展現了出來,救援的人全是社會的威望人士,沒有一個親人在名單内。不光如此,杜月笙還對家人強調了:名單上的人沒有安全離開香港,你們就不能離開,你們必須是最後離開的。
就這樣,在招攬了一名敢于在這種危險時刻飛往香港救人的飛行員之後,一切準備就緒。杜月笙立即聯系了名單上的成員,通知他們務必準時到達機場,畢竟越是拖到後面,情況會變得越難以控制。
第二天,名單上其他的人員都如約來到的機場等候救援飛機的到來,隻是其中最重要的三個人遲遲沒有出現。後來得知他們因為身份特殊,被日本人拘禁了起來,無奈之下,飛機隻好起飛先救一批人員回大陸,而杜月笙的家人因為杜月笙的指令,沒能坐上這一班通往自由的飛機。
第一次救援因為重要的人員沒有被解救而算是失敗了,杜月笙開始謀劃了第二次的營救行動。這次不光是要找到從香港通往大陸的安全路徑,更重要的是,如何能把被扣留的人從日本人手裡救出來,這顯然是救援路上的又一大難題。
由于杜月笙自小在上海成長,人脈極廣,且為人謙遜,待人寬厚,深得他人的尊敬;且成立商行銀行,擔任政界職務,又是幫派的一把手,是個黑白兩道通吃的人物,影響力極大,一直是位于上海的日本人極力拉攏的對象。
一方面,杜月笙四處遊說,團結各方有力勢力,發表了慷慨激昂的演說,讓各地感受到了熱情,激發了大家的積極性,擰成一股力量,成功打通了一條從香港通往大陸地區的救援通道。
另一方面,憑借着自身的優勢和日本人對自己的有意親和,杜月笙竟然和上海的日本官員溝通成功,讓他們放了香港的那幾名重要人士。不光如此,日本人還給杜月笙安排了一架飛機供其使用。
就這樣,第二次救援順利展開。滿載着救援物資及藥品的飛機飛往香港,給人們帶去生的希望,而重要的被救人員也順利登上了即将開船回大陸的輪船。最終,名單上的人員全部被安全帶回大陸。
但是,由于位置有限,杜月笙的家人并沒有能坐上輪船,回到重慶與杜月笙團聚,而此時的香港已經是混亂不堪。就連唯一的通訊手段無線電也失效了,杜月笙徹底和香港的親人失去了聯系,一直有病在身的杜月笙一下子就病倒了。
得知杜月笙把其他人的生命放在自己家人的安全之前,全心全意的救援被困于香港的人,社會各界的人士都感動于杜老闆的慷慨大義,紛紛加入了尋找并救助杜月笙家人的行動中來。
不久之後,在大家的幫助之下,杜月笙和家人終于重聚于重慶。據說,杜月笙的夫人姚玉蘭身上的衣服已經破爛不堪,散發着惡臭,頭發結成了塊,可想而知這一路經曆的艱難險阻。
杜月笙的一生不能僅僅用光輝或者是黑暗來評判,但是他為民族做出的貢獻,還是值得世人肯定與稱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