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趙爾豐其人其事:經營西康地區功勳卓著,怎料結局令人惋惜

文/高飛

當提起趙爾豐的時候,人們總是會不由自主地聯想到四川的保路運動。因為清廷的一封急電,趙爾豐的命運便與那場運動永遠地聯系在了一起。人們總會把想象成鎮壓革命、屠殺進步人士的劊子手。其實,相比于晚清身在北京的那些隻會争權奪利的官員,趙爾豐這個人對國家是有很大貢獻的。

趙爾豐其人其事:經營西康地區功勳卓著,怎料結局令人惋惜

01、道員的平邊之策

趙爾豐是山東泰安人,生于1845年。他是一個官宦之家,他父親和三個兄弟都是進士及第,是正途出身的官員,他的哥哥趙爾巽後來當了東三省總督。但是趙爾豐卻與科舉無緣。多次參見科舉考試都名落孫山。後來,家裡出錢給他買了一個職位,稱為"納捐",開始在廣東任職,此後輾轉幾個縣任縣令。趙爾豐雖然科舉考試不行,但是當官卻是一把好手。任縣令期間,作風強悍,雷厲風行,決策果斷。這個晚清那些隻會推诿扯皮、A錢腐敗的官員形成鮮明對比。

趙爾豐其人其事:經營西康地區功勳卓著,怎料結局令人惋惜

官場上,想要獲得提拔,能力當然很重要,但是比能力更重要的就是各種錯綜複雜的關系了。能不能快速升官,就看你能不能駕馭好這張關系網。當時趙爾豐能力很突出,得到了山西巡撫錫良的賞識。趙爾豐于是迅速抓住這個機會,取得錫良的信任。錫良便将他調往河南。此後,趙爾豐便一直跟随錫良。1903年錫良調任四川總督,趙爾豐也随他進入四川,升永甯道道員、後有改任建昌道道員。

道員相當于今天的地廳級上司。他先後任職的永甯和建昌兩道,均與西康地區接壤。這是一個很特殊的地方,當時,這些地區名義上是大清統治,但實際上卻是大大小小的土司在統治。這些地區土司的管理很混亂,大小土司為了争奪地盤互相厮殺,中央政府的政令對他們根本沒有限制力。說這些地區時國中之國毫不為過。當時大清正處于内憂外患之際,英國把印度作為跳闆,開始窺觑西藏。西康地區的重要地理位置便顯現出來。

趙爾豐其人其事:經營西康地區功勳卓著,怎料結局令人惋惜

趙爾豐在擔任建昌道道員期間,憑借其卓越的眼光和豐富的實踐經驗,寫了《平康三策》,由錫良審閱後上奏朝廷。在這篇奏折裡,趙爾豐提出,要斷絕英國人染指西藏、進而由康區進入内地企圖,就必須加強對西康地區的建設,首先要加大改土歸流的力度,廢除土司統治,改為朝廷設定郡縣,下派流管。其次是建立西康省,并設立西三省(西康、四川、西藏)總督,如此,可"借以杜英人之觊觎,兼治達賴之外附"。

這本是一份很有見地的奏折,但是由于朝廷已經處于風雨飄搖的晚期,已經無暇再顧及這個邊陲之地的安危了。

後來,民國政府在康區設立西康省,就是根據趙爾豐的這份奏折為藍本劃分的。

趙爾豐其人其事:經營西康地區功勳卓著,怎料結局令人惋惜

02、包圍桑披寺

1905年,在西康爆發了鳳全事件。

面對英國人日益緊逼的侵略步伐,清政府已經不得不考慮西康地區的安全。1904年,清朝派遣駐藏幫辦大臣鳳全由拉薩移駐察木多,經理川邊。1905年,鳳全等人決定從四川移民巴塘,開心屯邊開墾。這一措施損害了當地土司的利益。加之鳳全其人為人傲慢,對少數民族存有很深的偏見,倚仗朝廷權力作威作福。他的這種做派,進一步激化了沖突。1905年,巴塘正、副土司和寺院喇嘛百餘人以"鳳全教練洋操,袒庇洋人"為由,殺死鳳全和50名警衛,還有兩個法國傳教士。此後,土司又聚集約3千餘人,阻截街道,阻止屯墾。

趙爾豐其人其事:經營西康地區功勳卓著,怎料結局令人惋惜

欽差大臣被殺,引起了朝廷的重視。很快,朝廷派四川總督馬維琪(錫良已經離職)和建昌道道員趙爾豐前往征讨。

趙爾豐就是在這樣的危急情況下,作為"撲火隊員"進入西康地區的。

清軍武器精良,土司部隊很難抵擋。雖然清軍很快平定了大部分叛亂,但是卻在桑披寺遇到了難題。

桑披寺位于四川省甘孜州鄉城縣,又名甲絨寺,俗稱桑披嶺,始建于1654年,因九世達賴喇嘛的經師向秋曲紮1811年間在該寺做過名譽主持而名震康區。這座寺院比較特殊,它的圍牆修得比城牆還要,而且非常高。在和平時代,這是一座香火鼎盛、具有神聖象征的寺院,到了戰時,這裡就是一座極其堅固的城堡。趙爾豐率領的2000多清軍抵達這裡,被土司的軍隊阻擋在這裡,進退不得。

趙爾豐其人其事:經營西康地區功勳卓著,怎料結局令人惋惜

趙爾豐孤軍深入,後勤保障很難跟上。桑披寺的土司對此很清楚,他們想趁趙爾豐糧草不支的情況下撤退時一舉進攻,把清軍消滅。

雙方就這樣在桑披寺對峙了四個月。

趙爾豐那年已經61歲,已是一個胡須花白的老者。條件十分惡劣的康區堅守,足見其平邊之心的堅決。

此時,他的幕僚傅嵩炢給他出了個主意,他說,叛軍居然見堅守幾個月,說明寺裡不缺水。一般寺裡都會有井,但是支援不了那麼多人長時間消耗。那就說明他們一定有水源從外部接入寺内。隻要找到這個水源,将其截斷,寺内無水,必然不攻自破。趙爾豐眼前一亮,立即派人在寺院周圍尋找水源。果然被傅嵩炢說中,水源很快被找到,并被截斷。寺内沒有水,頓時亂作一鍋粥。趙爾豐看準時機,一舉攻下桑披寺。

趙爾豐其人其事:經營西康地區功勳卓著,怎料結局令人惋惜

叛軍的首領在桑披寺被一鍋端,參與叛亂的土司、喇嘛通統被殺。清朝任命趙爾豐為川滇邊務大臣,趙爾豐順勢推行改土歸流,在當地設定郡縣,派遣官員,清查戶口,規定賦稅。在改土歸流前,整個康區的土司有138家,其中最大的四家是巴塘土司、明正土司、理塘土司、德格土司,在趙爾豐的鐵腕鎮壓下,這四家大土司都被消滅,其餘小土司無力反抗,隻能按照朝廷的指令實行改土歸流。

趙爾豐其人其事:經營西康地區功勳卓著,怎料結局令人惋惜

03、經營西康

從1905年入康,到1911年離開,趙爾豐在西康前後6年時間,擔任過川滇邊務大臣、駐藏大臣等職,還代理過一段時間的四川總督。他在西康地區大力推行移民開墾,從四川地區招募移民,由政府發給必要的糧食、農具、種子,鼓勵他們開墾康區。此外還修築交通,新辦學校。此外,他一改土司時代的奴役做法,在群眾中灌輸平等思想,這在當時是非常難得的。他曾釋出公告說:"現漢民與藏民已一律平等,藏民與藏民豈有不平等之理。""爾等不明此義,遂自認系土司之百姓,已屬糊塗;更有謂為系喇嘛的百姓,尤為不明事理。喇嘛是出家僧人,家都不應有,又安有百姓?"這對當地人民來說,無疑是具有進步意義的。

此外,趙爾豐還推行自治政策,即在村落聚集地區推舉一位"頭人",負責管理村中事務,頭人的報酬由村民自發籌集。頭人三年一選,稱職的可以連任,不稱職的村民可以撤換重選。這應該是中國最早的自治實踐了吧。

趙爾豐其人其事:經營西康地區功勳卓著,怎料結局令人惋惜

04、假如他沒有到四川赴任,結果會如何?

1908年2月,趙爾豐的哥哥趙爾巽接任四川總督,趙爾豐被任命為駐藏大臣,但仍然兼任川滇邊務大臣。1911年4月,趙爾巽調任東三省總督,趙爾豐接替哥哥擔任四川總督。接到調令後,他很不情願離開康區,害怕他在當地推行的政策被繼任者否定。為了穩妥起見,他向朝廷舉薦他的幕僚傅嵩炢接替他。直到朝廷同意了他的舉薦,他才啟程前往成都。

8月2日,趙爾豐抵達成都。此時,四川的保路運動處于高漲期,形勢如火如荼。朝廷要求趙爾豐盡快鎮壓動亂,趙爾豐抓捕了蒲殿俊、羅綸等"頭目",消息傳出後,群眾紛紛前往總督府請願,期間衛兵與群眾産生摩擦,衛兵開槍鎮壓,釀成了"成都血案"。緊接着,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朝廷對趙爾豐的表現極為不滿,免掉了他四川總督的職務。

趙爾豐其人其事:經營西康地區功勳卓著,怎料結局令人惋惜

11月22日和25日,革命軍在成都召開四川官紳代表大會,宣布脫離朝廷獨立,成立大漢四川軍政府。12月22日淩晨,時任"大漢四川軍政府軍事部長"的尹昌衡帶領所部将已經卸任總督的趙爾豐抓了起來,并在"明遠樓"将其殺害,享年66歲。

站在今天的角度,再回過頭來看趙爾豐的一生,着實讓人嗟歎。他對西康地區的經營,對國家的統一是有很大積極意義的。隻因他鎮壓過保路運動,便被釘在"恥辱柱"上,而他的那些功勞,也就被曆史淹沒,被人們有意無意的遺忘了。

後人在評說趙爾豐時,曾說:"趙本人亦明敏廉潔,辦事公正。犯法者雖近親不稍恕,康人多信服之。"我經常在想,假如接到任命後,他晚到成都幾個月,他的命運和那場轟轟烈烈的運動,會是什麼結果?他的功勞會不會和左宗棠收複新疆而齊名?這隻是假設,無法證明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