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戴笠霸占了民國影後胡蝶?有個為800壯士獻旗的少女,叫楊惠敏

人們現在已經不知道那件事具體的細節了,但它沒有疑問是真的,而有時候,為了某種需要,在真實的事件上鍍些金是可以了解的。當然,這也是人們研究曆史時,應該具備的一種态度與胸懷,所謂用曆史來激勵現實也許就是這個樣子吧。

八百壯士,即國民革命軍陸軍第9集團軍88師524團 ,是指在上海即将淪陷之時,奉命退守四行倉庫,在那裡與日軍激戰四天四夜,鼓舞了全國軍民的抗戰士氣的英雄群體。在這個英雄的群體之外,有一個叫楊惠敏的人,被稱為“800壯士獻旗的人”,當時很轟動,後來被編入大陸和台灣的曆史教科書,成了一個家喻戶曉的人物。

戴笠霸占了民國影後胡蝶?有個為800壯士獻旗的少女,叫楊惠敏

楊惠敏,女,江蘇省鎮江市人,女童軍、抗戰時名人、教師。著有自傳《八百壯士與我》。1992年3月9日,病逝于台北市石牌榮民總醫院,享年78歲。今天,關于她送旗的說法有很多“糾結”,但我們還是采用八百壯士幸存者郭興發的回憶:“27日晚十點多鐘,突然有一身穿童子(軍)服的女孩出現在橋頭,冒險向我們喊話。這時,機槍連長雷雄值班,立即将情況報告了謝團長。謝團長說:‘要讓她馬上回去。’可她就是不聽,一直喊了一個多鐘頭,問我們需要些什麼。謝(團長)叫人回答說:‘我們隻要一根旗杆和一面國旗’。當天晚上,楊(惠敏)就将旗杆和國旗送來。我們立即将國旗升上庫頂。”(謝繼民《我的父親謝晉元将軍——八百壯士浴血奮戰記》:團結出版社,2010年)

軍隊打仗沒有老百姓的支援是不行的,當年,八百壯士的壯舉被全國人民關注着,上海人民為他們送去了各種慰勞品,但面對強大的鬼子,他們的命運隻能是流血犧牲。四行倉庫位于閘北區南部、蘇州河北岸,是一座鋼筋混凝土結構大廈,也是當時閘北最高的一座建築。是以,這在高處的戰鬥讓很多人都能親眼看到,很受鼓舞。又因為,四行倉庫對岸就是英美租界,鬼子不敢輕易使用重型武器,為中國勇士将抗戰進行得更久創造了一定的條件,在這最後的堡壘鼓舞到更多的人。這也是淞滬會戰中悲壯事迹很多,而八百壯士一直特别出名的原因所在。

戴笠霸占了民國影後胡蝶?有個為800壯士獻旗的少女,叫楊惠敏

打仗沒有旗幟是不行的,軍旗就是軍人血性的靈魂,甚至超過了生命本身。謝晉元團長想要的就是這個。但是,戰場時時刻刻都存在着生命的危險,是以他要楊惠敏馬上回去。一個女孩子,不顧生命的危險,在戰場上、在鬼子的槍口下,對自己的同胞喊話長達1個多小時,這種在生命相連的愛心傳遞中,表現出來的勇敢足以讓所有人淚流滿面了,而這也促使她日後成為八百壯士一樣的英雄再也正常不過了。

是以,今天一些人說楊惠敏當時已經二十幾歲、并沒有泅渡蘇州河等等,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這個女孩真的将軍旗送到了壯士們的手中,讓它在庫頂升起,把鬼子的旗幟給壓了下去,在正義凜然中迎風飄揚,宣示了這中國及中國人民的神聖不可侵犯。至于接下來,上海商會為壯士們送來一面巨幅國旗,換下了楊惠敏送來的旗,浩然正氣,壯麗光輝,讓鬼子的太陽旗黯然無光,應該另當别論了。

戴笠霸占了民國影後胡蝶?有個為800壯士獻旗的少女,叫楊惠敏

是英雄,就得珍惜、珍視,但楊惠敏後來的人生卻因為胡蝶和戴笠顯得格外不如意。胡蝶(1908年3月23日—1989年4月23日),原名胡瑞華,籍貫廣東鶴山,出生于上海,中國第一位“電影皇後”。戴笠(1897年5月28日—1946年3月17日),字雨農,浙江省衢州府江山縣(今衢州市江山市)保安鄉人,在抗日戰争中,戴笠和他上司的軍統局為中華民國立下卓著功勳,1946年因飛機失事身亡,死後被國民政府追任為陸軍中将。事情的經過大緻是這樣的:

當時,二婚的胡蝶已經是一個大明星了,上海淪淪陷,她和自己的第二任潘有聲跑到了香港。但在那裡,他們又遇到了日本人,日本人請胡蝶赴東京拍一部《胡蝶遊東京》的影片,宣揚所謂的“中日友善”思想,胡蝶覺得這事兒不能幹,就決定和潘有聲一起再往重慶跑。拒絕日本人,不給日本人幹活,從這個層面上說,胡蝶還有一點藝人的節操。

戴笠霸占了民國影後胡蝶?有個為800壯士獻旗的少女,叫楊惠敏

但是,從當時的資料來分析,我們或多或少地覺得這個女人有些愛錢。她把自己的财富都裝在了30個大箱子裡,有她的首飾、珠寶,還有她個人的一些貴重物品,如名牌服裝、獲獎證書什麼的,托當時正在香港負責秘密接送工作的楊惠敏代運回國。楊惠敏照辦,但後來這些東西卻被弄沒了。按照楊惠敏的說法是,當時兵荒馬亂的,為胡蝶運送的那些東西在東江全部被劫。但胡蝶卻說,自己親眼看到楊惠敏穿着自己的大衣,言下之意是楊惠敏吞了她的私産,得了不義之财。報紙将這事兒一報道,讓當時已經是“抗日形象大使”的楊惠敏百口難辯,多少有些跳進黃河也洗不清的意思了。而這一切為正在追求胡蝶的戴笠創造了一個絕佳的得手機會。

你不是丢東西了嗎?那麼,就讓我把你丢的東西找回來吧。戴笠手下的人到了胡蝶的住處,問胡蝶都丢了些什麼東西,然後開始偵破。采取的手段一是去丢了東西的廣東;二是将楊惠敏和她的男友趙樂天抓起來。去廣東的人空落落地回來,楊惠敏和她的男友趙樂天經曆着軍統機構的嚴刑拷打,但丢了的東西并不是能夠拷打出來的,軍統的人在他們那裡得到的答案依然是:胡蝶的私産真的是被劫了。

戴笠霸占了民國影後胡蝶?有個為800壯士獻旗的少女,叫楊惠敏

怎麼辦?那就給胡蝶買新的吧。戴笠讓手下的人也做了幾十個箱子,在箱子裡裝上了比原來的更好更值錢的東西,把這些箱子送到了胡蝶的住處,胡蝶居然将它們照單全收了。一個人,一個正常的人,怎麼可能不認識自己的東西呢?但胡蝶卻預設了戴笠的“僞造”,這也為她日後被戴笠包養起來埋下了伏筆。對此,時至今日,人們還能在網絡上看到一些諸如“戴笠霸占民國影後胡蝶”、“民國影後胡蝶被戴笠囚禁三年”的文章,但如果知道了這段,也許就會少些霸占或囚禁的詞彙,其間一定有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的成分。

胡蝶的東西被“找”了回來,但楊惠敏并沒有從監獄裡出來,到了1946年戴笠死了,楊惠敏也沒有出來,這裡面的原因很簡單:楊惠敏出來了,不就等于戴笠和胡蝶的那些事公開透明了?我們隻能說,龌龊的绯聞在這裡大過了英雄的事迹。後來,毛人鳳将楊惠敏轉移到南京,秘密地“保護”了起來,最終讓她寫下了一個永久保密的聲明才獲得出獄,不了了之了,自由了。

戴笠霸占了民國影後胡蝶?有個為800壯士獻旗的少女,叫楊惠敏

據說,楊惠敏雖然著有自傳《八百壯士與我》,但到了晚年時,什麼事也都不願提了,包括八百壯士,包括胡蝶和她的恩怨……統統地都不願再提了。她到台灣省後,和一位姓朱的教授結了婚,育有二子,自己也當了老師,一心一意地對待工作,甚至需要别人提醒她的孩子——課文中的那個女童軍是你的母親。這是一種不說,更是一種處世的态度。

戴笠霸占了民國影後胡蝶?有個為800壯士獻旗的少女,叫楊惠敏

胡蝶呢,似乎也采取了這種态度——不說——她于晚年所寫的回憶錄中未提楊惠敏一字,也未提當年行李遭搶劫的事。這也是一種不說,也是一種處世的态度。但這不說,相反地等于把什麼都說了,人世間的事情,你不說她不說不等于任何人都不說,總會有人說的,總會有人說把它說清楚的。楊惠敏的不說與胡蝶的不說,雖然都是個不說,卻有一種讓人感到心酸的落差,在光芒的英雄與耀眼的藝人之間。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來關注西部人文地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