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天津北疆海事局答南都:津冀海事船舶監管資訊互換監管互認

南都訊見習記者陳秋圓 發自北京 基層是抓落實的“最後一公裡”,基層隊伍是基層建設的主力軍。基層海事管理機構在加強一線監管和服務方面有哪些探索,下一步有哪些工作打算?

針對南都記者的提問,天津北疆海事局局長豐磊在今天(12月16日)交通運輸部舉行的海事隊伍“四化”建設專題新聞釋出會上,通過案例進行了介紹。

天津北疆海事局答南都:津冀海事船舶監管資訊互換監管互認

天津北疆海事局局長豐磊。

豐磊介紹,天津北疆海事局,轄區位于天津自貿港區,年船舶進出港4萬餘艘次,集裝箱吞吐量近1700萬标箱。“我們既是海事管理的‘最前線’,也是落實海事隊伍‘四化’建設的‘最後一公裡’。”他指出,在依法履職保安全方面,瞄準轄區安全管理的痛點、難點、薄弱點,創新機制方法嚴守安全底線。比如,針對目前環渤海内支線集裝箱船航程短、周轉快等特點,創新實施津冀内貿集裝箱船舶關聯執法,建立了船舶風險分級管控、聯合檢查、聯合懲戒等機制,實作了資訊互換、監管互認、執法互助的津冀海事船舶監管“一體化”的新模式,有效保障了水上交通安全。僅天津港去年環渤海支線箱量增幅67%,突破一百萬标箱。

針對北疆轄區集裝箱船舶流量大、周轉快的特點,豐磊表示,通過探索運用岸基固定式遙測站和船舶、無人機搭載嗅探裝置的方式,建構了“陸海空天”一體化船舶大氣污染防治監管模式,助力綠色港口建設。

在執政為民辦實事方面,豐磊指出,天津北疆海事局不斷優化海事“網際網路+政務”的工作機制,豐富“E路領航”政務服務舉措,探索讓群衆少跑腿、讓資訊多跑路的路徑,率先開通海事+航保一體化融合發展示範視窗,通過“預約辦、并聯辦、一次辦”等舉措,實作跨部門一站式服務,大幅縮短政務辦理時間,年均政務辦理10萬餘件,連續三年零差錯、零投訴。此外,在服務天津港C段智能化集裝箱碼頭項目上,探索監管與服務相融合,開展“一項目一方案、一項目一團隊、一項目一措施”點對點、訂單式監管服務,有效保障了該工程安全、快速投産營運,兌現了服務零距離的承諾。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