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斬殺項羽的五人,都來自同一個地方,死後谥号也相同,這是巧合?

曆史上最有戲劇性,最悲慘的結局,我想項羽的烏江自刎肯定算其中之一。項羽兵敗如山倒,退到烏江一邊,滿是絕望的看着江岸的對面,心中盡是凄涼。本來可以狼狽地劃着木舟去往烏江對岸,不但可以逃過劉邦的追殺,運氣好些還可以卷土重來,再續輝煌。可英雄之是以是英雄,就是因為他有氣節,此刻的他,并不想帶着羞恥,回到江的對面,過着苟且偷生的生活。

斬殺項羽的五人,都來自同一個地方,死後谥号也相同,這是巧合?

終于,他拔出了自己的寶劍,準備結束自己輝煌短暫的一生。而此時他的對面,劉邦和韓信正端坐在指揮台上,看着不遠處項羽那孤零零的聲影。突然他一聲大喊,誰去殺了項羽,賞地位,賞金錢。霎時,無數的将領忽然像打了雞血一般,他們狂吼着沖向了這個落魄的枭雄,項羽冷笑,揮劍割向自己的脖頸。公元前二零二年,項羽自殺。本來故事到這裡就應該結束了,但後面的精彩才剛剛開始。項羽雖然死了,但依舊價值千金。有這樣五個人拿到了項羽身體的各個部位,随後官運亨通,更神奇的事,他們竟然都來自同一個地方。

斬殺項羽的五人,都來自同一個地方,死後谥号也相同,這是巧合?

第一位王翦

王翦是地道地道的秦人,他親眼見證了大秦帝國最輝煌的時代。他以為這樣的日子可以伴随他的一生,可接下來的各個農民起義深深地打亂了他所有的生活平靜。一開始,他以為秦國的軍隊可以很快就平定這些内亂,可當他親眼看到項羽的軍隊打敗了不可一世的秦軍,并且将二十萬軍士活埋時,他才猛然醒悟。随後他加入了更為和善的劉邦集團,劉邦的特殊,給了他在陣陣寒夜裡的一絲溫暖。随後,他一路跟随劉邦,平定四亂,建立偉業。當然把他安排在首,是因為,他是第一個沖上去,砍下了項羽的頭。正因為此,事後他被封為杜衍侯。

斬殺項羽的五人,都來自同一個地方,死後谥号也相同,這是巧合?

第二位楊喜

當然他和上面的枉翦一樣,都是秦人。他跟随劉邦的時間大緻上和枉翦一樣。又因為楊喜很是愛馬上作戰,是以當時就被韓信所賞識,被韓信直接指揮。後來因為收複河北後,劉邦戰事有些吃緊,才被調回跟随劉邦。随後跟随劉邦南征北戰,後在烏江之戰中,成功砍下了項羽的左腿,正是如此,事後他被封為赤泉侯,可謂風光無限。

斬殺項羽的五人,都來自同一個地方,死後谥号也相同,這是巧合?

第三位呂勝

呂勝算是這五人之中最收獲滿滿的一位了。他一直是名小卒,跟随劉邦大部隊來到烏江之戰的戰場,但當時屬于騎卒,是以率先跟随先前部隊來到了項羽最後戰鬥的地方,當他聽到斬殺項羽有豐厚獎勵之時,他便一馬當先沖了上去,最後,他的努力沒有白費,他成功搶下了項羽的左臂,當然,劉邦也沒有誓言,給了他大量财寶,事後,他被封為了涅陽侯,可謂人生赢家。

斬殺項羽的五人,都來自同一個地方,死後谥号也相同,這是巧合?

第四位楊武

楊武的經曆大緻上也和楊喜一般。他們都是同一時間加入的劉邦集團。有時候事情就是這麼巧妙,最後擊殺項羽的,時間都大體一緻,人也都是秦人,而且還是來自同一個地方。當時他也是作為先鋒部隊中的一員加入到了殲滅項羽的行動之中,随後在項羽發出賞賜指令的時候拼了命的往前沖,終于功夫不負有心人,他成功搶到了項羽的一隻腳,随後被同樣封了候,他就是吳防候。

斬殺項羽的五人,都來自同一個地方,死後谥号也相同,這是巧合?

第五位呂馬童

說道呂馬童,他很有意思,因為他是和項羽在烏江對過話的人,項羽在自殺前看到他稱他為故人,他是個項羽相識的人。可再怎麼相識,也不會再這個時候心慈手軟。呂馬童在斬殺項羽時擔任劉邦騎卒部隊的郎中騎,可謂戰鬥力爆棚。當時當他聽到指令後,他也跟着前面的部隊一起沖了上去,可相比呂勝等,他的運氣就差了一點,當時他隻是搶到了一些項羽的殘肢碎片,可劉邦卻因為看到他的努力,依舊給了他相應的獎勵,同時,他也被封了侯,他事後被封為了中水候。

感歎世間命運神奇,死後,他五人的谥号都設為了莊。其莊子,就是指他們的成功其實伴随的血腥味太過于濃重了。也可歎項羽,其生前成就非凡歲月,哪怕死後,也造就了太多了奇迹。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