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蕨類植物生于林下或溪邊蔭地,喜潮濕溫涼,雲霧繞繞的環境,一般海拔在500—800米之間适合生長。

桫椤是一棵驕傲的桫椤,古老而高大。
這蕨類植物莖幹高達6米或更高,直徑10-20厘米,上部有殘存的葉柄,向下密被交織的不定根。
這蕨類植物是唯一的木本蕨類植物,極其珍貴,堪稱國寶,被衆多國家列為一級保護的瀕危植物,有“活化石”之稱。
這蕨類植物沒有花的,當然也就不結果實,沒有種子,它就是靠這些孢子來繁衍後代的。
這蕨類植物名列中國國家一類8種保護植物之首。紐西蘭是這蕨類植物産地之一,它也是紐西蘭的國樹,被人們保護着。
似樹非樹的“活化石”桫椤。
這蕨類植物似樹非樹的“活化石”,名叫桫椤。
桫椤又名台灣桫椤、桫椤樹、樹蕨、蕨樹、水桫椤、刺桫椤、大貫衆、龍骨風、七葉樹、蛇木,是桫椤科、桫椤屬蕨類植物,有“蕨類植物之王”贊譽。
桫椤具有實用價值:桫椤是一棵驕傲的桫椤樹,古老而高大,它具有研究價值。由于桫椤科植物的古老性和孑遺性,它與恐龍化石并存,在重視恐龍生活時期的古生态環境,
似樹非樹的“活化石”桫椤,它具有觀賞價值。桫椤樹形獨特美觀,樹冠猶如巨傘,花紋美觀,雖曆經滄桑卻萬劫餘生,依然莖蒼葉秀,高大挺撥,具有極高的園藝觀賞價值。
時間太快,白駒過隙。
桫椤具有藥用價值,桫椤樹幹外皮堅硬,據有關資料顯示,
客家古邑、萬綠河源、恐龍之鄉,山水環繞,森林密布,環境清幽,山林層疊……廣東河源擁有這似樹非樹的“活化石”桫椤樹等植物。
河源九連山山脈桫椤
廣東河源市等地擁有不少桫椤樹等植物,讓人大飽眼福。
河源新豐江公園桫椤
相傳南宋末年,文天祥抗元兵敗,退入廣東。
一日經過長潭雞公山,天黑在山中過夜。臨晨,文天祥夢見南宋幼主慘被元兵追殺,雞公顯靈,驚醒後痛哭不已,淚水灑落,化為孢子,滲入土中。
作家筆下的文天祥 資料圖
行數裡至梅畲,文天祥因思念幼主心切,咬破指頭,嚼血噴幹竹葉作卦,蔔幼主所在。少頃,此處生長的葉皆有朱點,即被稱之為“相國卦竹”。而文丞相落淚的地方,後來就生出了桫椤。
文天祥抗元兵敗,退入廣東
當時人們不知是桫椤,因其枝葉似蕨,于是有文人給它取名“高蕨詩碑”。。
清末愛國詩人丘逢甲
清末愛國詩人丘逢甲曾作詩詠歎。詩曰:“鄉鄉都建相公祠,猶見遺民故國思。欲向梅畲尋卦竹,滿山紅處立詩碑”。
這個美麗的傳說表達了人們對民族英雄文天祥的崇敬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