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15歲靠“三寸金蓮”嫁入豪門,洗腳時疼痛流淚,丈夫卻喜歡得緊
衆所周知,我國古代是封建社會,在我國兩千多年的封建曆史中,一直奉行的都是男尊女卑,古代女子社會地位低微,一生偶讀依附着男子生存,是男子的附屬品。古代實行的是一夫多妻制度,男子可以三妻四妾左擁右抱,甚至在外花天酒地,對于女子則非常苛刻,女子被各種封建習俗束縛着,從小就被教導着三從四德從一而終,嫁人之後更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在家相夫教子侍奉公婆,女子的一生不能行差踏錯半步,不然就會受到世人的指指點點。在這種男尊女卑的社會風氣之下,上到王公貴族,下到平民百姓,每個人都有着嚴重的重男輕女的思想,人們認為男子可以傳宗接代,光宗耀祖,女子則是賠錢貨,無法給家族帶來任何的榮譽。古代不僅在女子的身上有着各種條條框框,還有很多的陋習,這些陋習對女子的傷害非常大,比如纏足就是其中一個陋習。

纏足就是用布将女子的雙腳緊緊纏住,讓腳變得畸形,不會再生長,古代女子一般四五歲的時候就會開始纏足,一直到成年才會将布解開,女子腳就會呈現一種畸形的狀态,古人還認為這種更畸形的腳非常美麗。纏足之風格是從北宋時期開始的,一直到明清的時候,纏足之風到了鼎盛時期,幾乎所有的女子的雙腳都被裹成了小腳。纏足不僅嚴重影響了女性腳部的發育,還讓人們形成了畸形的審美觀點,纏足讓是男尊女卑的社會風氣更加嚴重,增加了對女性的束縛,纏足妨礙了女子的言行動作,因為腳部非常痛,是以女子是無法靠自己行走的,富貴人家的小姐纏足之後還有侍女相扶,整日不用做任何的事情。一般家庭的女子纏足之後,還需要做很多的瑣事,纏足限制了她們的動作,讓這些女子苦不堪言。直到民國時期,在孫中山等各派革命運動和激進分子的讨伐中,纏足也消失在曆史的潮流中。
纏足雖然對女子來說非常的痛苦,但是當時的社會情況下,幾乎所有名門望族的女子都纏足,在古代,纏足甚至成為了富貴的象征,很多人家在相看媳婦的時候,都是看對方有沒有纏足。古代男子的審美也因為纏足變得畸形,他們認為女子被纏足過的雙腳,有着一種病态的美。如果有人看過古代人纏足的腳,都會不忍直視,雙腳被扭曲在一起,我們這些看着的人都能感受到痛苦,但是古代男子對這雙腳卻非常喜歡。在清朝時期,有一個叫做周娘的女子,周娘長相出衆,從小就長得亭亭玉立,很多人都說周娘以後一定能嫁入富貴人家,過有錢人的生活。周娘的父母一聽更加高興,但是此時的清朝各個大戶人家的女子都纏足了,周娘還是一雙大腳,于是周娘的父母決定給周娘纏足,在纏足的時候,周娘的父母看着女兒痛苦的模樣,心中不忍,但是還是狠下心來給她纏了足。
之後,周娘的雙腳就停止生長,看起來和三寸金蓮一般,周娘也因為這雙腳和臉蛋成為了周圍有名的美人,很快就到了十五歲,周娘也到了成親的年紀,周圍很多人家都過來說親,最終周娘嫁給了當地有名的大戶,過着錦衣玉食的生活,結婚之後,周娘生活得非常好,平時還有丫鬟伺候着,但是她的心中對于這雙三寸金蓮卻非常的痛恨,纏足讓她的雙腳變得畸形,甚至根本不能自己獨自行走,走幾步雙腳就會非常的痛,每天晚上洗腳的時候,周娘都會痛的流眼淚。但是對于這雙腳,周娘的丈夫卻非常喜歡,每每看到周娘的雙腳時,周娘的丈夫都會愛不釋手,這種畸形的審美下,是周娘默默承受的痛苦,看着丈夫心生喜愛,周娘也隻好将痛苦咽下。
還好随着時代的變革,纏足這個陋習徹底消失在曆史的浪潮中,纏足的存在,讓女子的命運更加悲催,女子纏足之後,步履艱難,使得女子的社會地位越來越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