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孫立人:為愛娶新妻,為傳宗接代又娶2房女人;最終含淚懷念原配

愛情,很多人都希望是轟轟烈烈的,卻不知道,它最終會回歸于平靜的。就像一直免費的陽光與空氣,突然讓人們明白了它的可貴,卻沒法兒為它貼上昂貴的标簽,隻能再次默默又和以前大不同地享受。

孫立人(1900年12月8日-1990年11月19日),字撫民,号仲能,漢族,安徽廬江人。先後畢業于清華大學、美國弗吉尼亞軍事學院。中華民國陸軍二級上将軍銜,第一次緬戰時任38師師長,在孟關傑布山隘間戰役斃敵2000餘,孟拱河谷戰役擊斃日軍12000餘 ,第二次入緬作戰時任新一軍軍長,攻克八莫、南坎、老龍山、南巴卡、新維、臘戍、喬美等地,共擊斃日軍3萬3千餘,是抗戰中軍級機關将領中殲滅日軍最多的将領。

孫立人:為愛娶新妻,為傳宗接代又娶2房女人;最終含淚懷念原配

因為擁有出衆的軍事才能和驕人的戰績,善于指揮機械化部隊,是以,孫立人被西方軍事學家譽為“東方隆美爾”,而台灣學者和時事批評家、作家李敖給他的評價是:“孫将軍是國民黨集團中最傑出的将領,學曆之深,無人可及;練兵之精,無人可及;戰功之高,無人可及;身上彈孔之多,無人可及;國際性聲譽之隆,也無人可及。”

仗打得不錯,孫立人經曆的愛情也很豐富,一生共經曆了4個女人,個個都是精彩的内容,讓他分不清更愛的是誰。就像四種不同名稱的花,都靜悄悄地讓他漫步花叢中。

在孫立人的愛情裡,曾經響起過霍霍的磨刀聲,被磨的刀是菜刀,磨刀的人是張晶英,孫立人的第二位妻子。

張晶英,湖南人,家境富裕,就讀南京彙文女子中學時,經同學介紹與孫立人相識。1930年高中畢業後,與孫立人在上海結婚。比孫立人小13歲,與孫立人相識于一次舞會,二人一見傾心。當時,孫立人老家有原配龔夕濤,想要離婚,但遭到家人強烈反對,而張晶英的母親也看不上孫立人這個下級軍官。

愛情的力量沖破重重阻撓,讓孫立人在未與龔夕濤離婚的情況下,和張晶英匆匆地結合了。

1937年8月13日,抗戰時期規模最大、戰鬥最慘烈戰役之一的淞滬會戰爆發,身為上校團長的孫立人在期間打了一個漂亮的反擊戰。《淞滬抗戰圖志》一書中說,10月27日晨時,孫立人的部隊發現了日軍50人乘迷霧之機,想要用橡皮舟作浮橋,偷渡黃浦江的陰謀。孫立人指揮兩名班長,在岸邊豎起四塊厚鋼闆當護牆,連續投出百顆手榴彈,将敵軍皮舟炸翻,日軍非死即傷,所剩無已。

仗打勝了,但其後孫立人卻莫名地與家人失去聯系,而随着戰事的進展,從小失去父親的張晶英,也不得不與在金陵城内相依為命的母親一起退往長沙。

孫立人:為愛娶新妻,為傳宗接代又娶2房女人;最終含淚懷念原配

一路殘兵敗将,滿目傷痕累累。自小在富裕人家長大的張晶英雖已24歲,卻分明沒有見過此種血腥和殘酷。一路上,她總會抓住那些受傷士兵們的衣袖,打聽着丈夫的消息:“你們知道不知道孫立人呀?他去了哪裡……”不停地追問,得到的都是一個個下落不明的答案。

最終,張晶英和母親一起流落到了長沙一座被廢棄的破廟中。這時的她仍然不忘立在破廟的門口,心裡一次次地呼喚着丈夫的名字,怅然與憂傷以及戰争的刺激,已經讓她多少已經有些神智不清了。

終于,在一個夜色降臨的傍晚,孫立人出現了。他看到,張晶英依門而立,喃喃自語,除了眼睛在閃閃發亮之外,全身上下都是無法掩飾的疲憊與惘然。他有些心酸地輕聲呼喚:“晶英,晶英……”張晶英卻像沒看見他一樣,讓他空空洞洞地站在那裡,更别說還記得他的聲音了。他沖上前去,抱住張晶英:“晶英,是我啊,你看清楚了嗎!”張晶英先是遇到流氓了一樣地從他的懷抱裡掙脫了出來,随後又轉過身來,撲向他,捧起他的臉,哇哇大哭了起來。

孫立人:為愛娶新妻,為傳宗接代又娶2房女人;最終含淚懷念原配

就這樣,孫立人找到了自己的妻子和嶽母,當晚,他們一起住在破廟裡。

原來,孫立人在那一場“漂亮的反擊戰”中受了重傷,身負13彈,一位叫李鴻的班長舍命将他救出後,宋子文馬上命人将他送往香港救治。因為心裡總惦着張晶英,總想與張晶英取得聯系,孫立人在香港剛能下地走路時,就想着要去尋找張晶英、嶽母和手下士兵。随後,他把身上一部分的錢分給了身邊的軍士,剩下的一小部分作為自己的路費,一路尋到了長沙。

傷還沒有痊愈,孫立人很快便熟睡了過去,張晶英開始磨刀,母親問她:“你這是要幹什麼呀?”張晶英說:“我要砍掉他的胳膊,讓他不能再去打仗!”母親不知怎麼阻止自己的女兒,張晶英又說:“我說到做到,要砍就真砍……砍了,他就會老老實實待在我身邊!”刀光閃閃,母親勸女兒說:“你怎麼能這樣呢,他這個人,痛恨日本人,能與日本人決殺戰場,他心甘情願,就是你砍了他的胳膊,他也不會待在你身邊!”如此一來,雖然事情告一段落,但孫立人沒有想到,忍無可忍戰争刺激的張晶英從此以後,會一心想着出家。

孫立人:為愛娶新妻,為傳宗接代又娶2房女人;最終含淚懷念原配

後來的事實也是從張晶英這邊發展的,她在《我為什麼信佛》的一篇文章中,有這樣一段描述:“有天晚上,我莫名其妙地走出了大門外,想去眺望夜景。原先我以為這裡也像上海一樣,晚上是燈火耀煌,誰知外面是一片漆黑,一條靜靜流著的小河,越發顯得陰森可怖,我害怕看這樣的黑暗,我趕快跑進來,但是一會兒,我又像醉了酒的人一般,瘋狂的跑到大門外去,一陣習習的涼風,像薄紗一般的從我頭上罩下來,我并不感到怎樣,但是當我回到房中以後,從鏡中發現我的嘴歪了,跟着口中又吐出一塊一塊的鮮血來,朋友們都說是邪風吹了。

“我用盡了方法治療,經過中西名醫,用金圈子去鈎嘴,又用鳝魚血去敷臉,又到醫院去用電療,都不能治好這怪病,甚至名醫們連病原都找不出來,朋友們和我都束手無策,眼看臉歪得更為厲害了,我感到萬念俱灰,是以萌生了自殺的念頭,收購了足夠緻死的安眠藥片,我不想再繼續醫治,而隻想最後見到我母親一面,即刻服毒。

“過了幾天,我的母親也由南京趕來了,她是信佛的人,她見我百藥無效,隻好命全家齋戒一天,在院子裡擺香案,燒香祈禱,用二十一遍大悲咒,求了一杯淨水要我喝,此時我是感到一切皆空了,沒有執著的成見,就遵從母親的慈命,虔誠的跪下,腦中貫注夢中的菩薩像,将咒水吞了,這是上午喝的咒水,到傍晚時分,嘴就正了過來。一杯咒水的功力,不藥而愈,可知佛法的不可思議……”

孫立人:為愛娶新妻,為傳宗接代又娶2房女人;最終含淚懷念原配

在亂世中找到了精神皈依的張晶英,和孫立人一起到台灣後,因為不能生育,主動為孫立人“納妾”,為的就是幫助孫立人傳宗接代。而自己晚年笃信佛教的她,尤其是在孫立人“納妾”以後更是如此,人稱清揚女居士。

張晶英為孫立人“納妾”先後有兩位,第一位叫黃正,又名黃美之。1930生于長沙,肄業于金陵女子大學,1949年随家人來到台灣省。

黃正天生麗質、秀外慧中,且能講一口長沙話,張晶英第一次見她時,就非常“中意”,随後安排她做了孫立人的英文秘書。

孫立人要比黃正大30歲,黃正做他的英文秘書時,他已經50歲了,而黃正才20歲。和孫立人有了那種關系後,黃正有很深的罪惡感。據說,她曾舉起手槍朝自己的胸膛扣扳機,因槍裡沒子彈才活了下來,而她并不知道,這段戀情張晶英一手策劃的結果。

孫立人也很疼愛黃正,還幫她取了一個英文名叫“Little”,但他們在一起并沒有實作張晶英的願望。做孫立人的英文秘書不久,黃正便因政治案件受到牽連,身陷牢獄。孫立人雖然為她四處求情,但終無濟于事。出獄後,黃正改名黃美之,于1963年和一位美籍人士結婚,長居海外。直到2010年,才出版回憶錄《烽火麗人》,向外界披露了與孫立人的那段“婚外情”。[i]

孫立人:為愛娶新妻,為傳宗接代又娶2房女人;最終含淚懷念原配
孫立人:為愛娶新妻,為傳宗接代又娶2房女人;最終含淚懷念原配

一次未能成功,張晶英再來一次。很快,她又為孫立人物色了另一位女子張梅英(一說張美英)。

張梅英的名字與張晶英有些相近,但她們之間沒有任何血緣關系。她是台灣省本地人,1928年出生,護士。與孫立人結合她雖沒任何名分,卻先後為孫立人生育了4個兒女,使得孫立人在年過半百後過上了兒女繞膝的生活。

此時,張晶英則可以安心念佛了——張梅英與孫立人結合後,從不出頭出面,需要夫人出席的正式場合也都是張晶英出面。張梅英不僅讓自己的孩子叫張晶英媽媽,也能照顧好孫立人,在他的身後默默付出,與他相濡以沫。

孫立人:為愛娶新妻,為傳宗接代又娶2房女人;最終含淚懷念原配
孫立人:為愛娶新妻,為傳宗接代又娶2房女人;最終含淚懷念原配

這就是孫立人的愛情經曆,在原配之後娶了第二任妻子,又為傳宗接代,再娶兩房女人。很豐富,對吧?應該滿足了,是嗎?但誰會想到呢——到了上世紀80年代後,孫立人卻開始懷念留在大陸的原配——龔夕濤。

龔夕濤出生于合肥名門望族,是濟南女子師範學校學生,和孫立人婚姻是孫立人的父親孫熙澤和自己的異母長兄龔積柄包辦的。孫熙澤和龔積柄系光緒同科舉人,兩人是拜把兄弟,後來,孫熙澤懇請龔積柄将妹妹許配其子孫立人,兩人才不再以兄弟相稱。

1919年,20歲的孫立人與龔夕濤結婚,雖說是包辦婚姻,但婚後兩人的感情還算和美。

1923年,孫立人清華畢業,随即考取官費留美。丈夫出國,龔夕濤随孫立人的父親一起來到廬江金牛鄉下,開始了将自己融入這個大家庭的生活。孫家是大戶,全家上上下下幾十口人,龔夕濤知書達理、溫順賢淑,深受他們的喜愛。

1928年,孫立人回國,回鄉探親,本想将龔夕濤帶走與自己一起生活,但年邁的父親卻舍不得這個兒媳婦,以至于為龔夕濤留下一生情恨。

孫立人:為愛娶新妻,為傳宗接代又娶2房女人;最終含淚懷念原配

1930年,在南京孤身一人的孫立人與張晶英快宣布結婚後,孫立人的父親聽說兒子變了心,長途奔波,親赴上海力阻,但無奈已是生米熟飯、木已成舟。回到家裡,這位老人對龔夕濤說:“立人對不起你,但我孫家隻認你這個媳婦!”

當然,在外面有了夫人的孫立人,也沒把家裡的龔夕濤完全忘掉。1935年,父母過世,兄弟們分家,孫立人将自己名下的家業,交給龔夕濤掌管,還要龔夕濤為自己“頂門立戶”, [i i]乃至解放後,孫家留在大陸的很多人均受到過龔夕濤的關照,龔夕濤多次救孫家于危難之中。

1990年,孫立人托舊部潘德輝帶兒子孫安平回鄉祭掃祖墓。這時,龔夕濤已經去世9年,鄉親們把孫安平帶到龔夕濤的墳前,孫安平跪下來,呯呯磕着響頭,不停地呼喚“大媽”。回台灣省後,孫安平把自己的所見所聞如實告訴了孫立人,孫立人拿着孫安平拍來的龔夕濤墓地的照片,禁不住落淚了。人生最需要的是留些最實惠、最溫暖的東西在身邊,一定不是黃金寶石的閃耀,而是直抵内心的溫存和樸素。被感動了的孫立人,嗚咽着說:“請将她之生死年月日時詳寫列入家譜立人名下元配欄!”

孫立人:為愛娶新妻,為傳宗接代又娶2房女人;最終含淚懷念原配

内容豐富的愛情,在此時突然經曆了走向平實的歸來,有些回到了原點的意味。幾年後,孫立人病逝于台中寓所,享壽89歲。據說,他彌留之際,大部時間在昏迷狀态中,偶爾清醒時,說的都是一生中最深刻的感觸,反反複複,說得最多的是自己的原配龔夕濤,說龔夕濤是一位很有教養的大家閨秀,對孫家隻是犧牲奉獻,他一生最對不起她。

大風大浪走過去了,該經曆的也都經曆了,但最終敵不過故鄉與原本的“誘惑”,這可能就是良心吧?孫立人。後來的豐富也隻能是豐富,原點上的那些東西,誰能改變得了呢?

[i] 《正室為孫立人找伴侶》,鳳凰衛視,2013年06月13日;

[i i] 金其恒 陸瑢 《“我的姑姑是孫立人元配夫人”》,合肥晚報,2016-05-11。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來關注西部人文地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