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大決戰時李宗仁去哪了?從政擴大桂系影響,曾用8字調侃黃埔精神

在電視劇《大決戰》中,對當時國軍各個地方派系的描寫并不是很多,像晉綏軍的閻錫山、湖南的程潛、四川的各路軍閥們的出鏡率幾乎是沒有。其實這裡面的原因也很簡單,那就是在大決戰的時候,這些軍閥們的勢力都已經被收編和架空的差不多。而地方軍閥中唯一可以和中央系抗衡的唯有李白的桂系。當時白崇禧擔任的華中剿總,手下有将近40萬人馬,其中還不乏第7和48軍這樣的精銳。

大決戰時李宗仁去哪了?從政擴大桂系影響,曾用8字調侃黃埔精神

大決戰時期桂系的李宗仁(劇照)

不過在《大決戰》中,除了擔任國防部長白崇禧露臉稍微多之外。同樣是桂系領袖,李宗仁更多的時候是在打醬油,出場率不高,唯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在黃伯韬的追悼會上李宗仁在私下裡和白崇禧用調侃黃埔精神——“貪生怕死,升官發财”。而從這也能看到當時的李宗仁和蔣的關系不是很對付。

那麼大決戰中李宗仁到底在幹啥,為何出鏡率這麼低?

大決戰時李宗仁去哪了?從政擴大桂系影響,曾用8字調侃黃埔精神

李宗仁調侃黃埔精神(劇照)

文武雙全的桂系??

了解李宗仁出鏡率這麼低之前,先來看看桂系裡面他和白崇禧的關系。

一般人常說的桂系,通常指的是新桂系,而在新桂系裡面的兩位帶頭大哥,就是的李宗仁和白崇禧的“李白”組合。桂系在白崇禧和李宗仁帶領下也逐漸從廣西軍閥一下變成區域性大軍閥。和馮玉祥等老派軍閥陳舊的觀念不同,桂系軍閥在理念和思想上要更先進,而且廣西曆來就是以“團結”著稱。在李白治下的桂軍也稱為僅次于中央軍之外,最能打的地方軍,作戰也是以頑強聞名,桂軍的鋼七軍甚至還是國軍10個王牌軍之首。

大決戰時李宗仁去哪了?從政擴大桂系影響,曾用8字調侃黃埔精神

抗戰時期精銳的桂軍

而桂系之是以發展壯大,自然離不開“李白”。

在桂系裡面剛開始其實是三位話事人,他們分别是:黃紹竑、白崇禧和李宗仁。在趕跑老桂系之後,新桂系以這三人為首,當然三人中肯定要有一人當大哥,黃紹竑本人很敬佩大度和有人格魅力的李宗仁,而白崇禧本人在帶兵方面可以,但情商感人,自認為不是當大哥的才能,是以都推薦李宗仁充當魁首。不過三人關系依然很好,深谙政事的李宗仁也會經常找黃白等人詢問。

大決戰時李宗仁去哪了?從政擴大桂系影響,曾用8字調侃黃埔精神

新桂系的三巨頭“李白黃”

在抗戰時期,李宗仁率領的桂系也投入到對日作戰中去,當時李宗仁擔任第五戰區長官,在徐州會戰的台兒莊戰役成對日造成大量的殺傷,随後一直在中原、大别山和武漢周邊地區對日進行狙擊。而白崇禧這擔任的第四戰區司令長官兼任桂林行營主任,權力最大的時候可指揮第三、四、七和九戰區。

大決戰時李宗仁去哪了?從政擴大桂系影響,曾用8字調侃黃埔精神

李宗仁上司的台兒莊戰役

在抗戰期間,桂系内部開始進行權力結構調整。

李宗仁逐漸從武行中抽身,更多的涉足到國民政府要務裡面,作為桂系在中央的話事人。毫無疑問,深谙政治套路且為人寬厚的李宗仁,更像是一個領袖。而李宗仁入中央之後,桂系軍隊的上司者則成為了桀骜不馴的白崇禧,當然白崇禧并非不想當桂系領袖,但有自知之明的他知道,光靠他一個人是無法讓桂系團結在一起的,而新桂系,能做到這一點的隻有李宗仁。故而,他也是唯李宗仁馬首是瞻。

大決戰時李宗仁去哪了?從政擴大桂系影響,曾用8字調侃黃埔精神

李宗仁

是以在桂系内部也做出了一個決定,就這樣在中央和地方,政治智商高超的李宗仁和打仗勇猛的白崇禧一文一武一直擴充桂系勢力和中央系分庭抗衡。

是以早在抗戰後期李宗仁就有“棄武從政”的趨勢。

李宗仁入主國府??

在抗戰勝利後,桂系延續着之前政策,而李宗仁除了短暫的擔任北平行營主任之外,都是一直在南京充當桂系在國民政府裡面的魁首,擴充桂系在中央的勢力。白崇禧則是國防部長華中行營主任繼續在前線作戰。

大決戰時李宗仁去哪了?從政擴大桂系影響,曾用8字調侃黃埔精神

擔任北平行營主任的李宗仁和傅作義

回到正題,三大戰役的時候李宗仁在哪裡呢?

在三大戰役開始的時候,李宗仁已經于4個月前當選國民政府副總統,在競選總統期間,李宗仁積極遊說其他派系,包括山西的閻錫山、四川的劉文輝、楊森等軍閥,以及湖南的程潛。在李宗仁的遊說和金錢攻勢下,很多非中央系的老臣都紛紛支援他競選,甚至于當時國軍二号人物何應欽也是積極響應,公開支援他。

大決戰時李宗仁去哪了?從政擴大桂系影響,曾用8字調侃黃埔精神

何應欽恭喜已經已經擔任副總統的李宗仁

當然在競選上副總統之後,李宗仁可不想當一個傀儡或者“雞肋”,在三大戰役期間,李宗仁和白崇禧就開始對中央系各種搞事。

在中央李宗仁除了聯絡那些地方軍閥拉選票抱團和中央打擂台之外,他更将手段延伸到美國人那邊,1948年7月,美國總統特使魏德邁來華對南京政府進行調查,除了和蔣會面之外的,他還專程去了的北平與李宗仁“長談”。兩人之前談論雖然不得而知,但魏德邁在離開中國的時候對當時的國民政府進行抨擊說其 “貪婪無能”,“麻木不仁”的話述中,可以知道美國人已經在三大戰役期間對蔣國民政府很失望了,而當時已經是副總統的李宗仁正是他們要拉攏和扶持的第一對象。

大決戰時李宗仁去哪了?從政擴大桂系影響,曾用8字調侃黃埔精神

魏德邁和某人握手

除了魏德邁公然批評蔣的統治之外,當時美國駐華大使斯特雷登,甚至還半公開支援李宗仁競選副總統,俨然在美國人的支援下,李已經成為替代屢戰屢敗的蔣的第一備選。在1948年的金圓券危機,前線作戰屢戰屢敗,蔣家大公子在上海打虎政策一地雞毛的時候,讓寬厚同時又非四大家族之一的李宗仁上台已經成為當時民國官場的政治風向标。

大決戰時李宗仁去哪了?從政擴大桂系影響,曾用8字調侃黃埔精神

司徒雷登支援李宗仁(劇照)

李宗仁在後方用力,白崇禧自然成為明面上大決戰中桂系代表,成為國防部長的他甚至最接近于指揮淮海戰役,不過因為國軍内部派系鬥争,以及白本人的剛硬和性格問題,最終去了上海養病,坐看國軍在淮海的慘敗。

而因為國軍接連在三大戰役中的失敗,最終導緻李宗仁以代總統的身份上台,一時間桂系的發展到達了頂峰。

雨田君說??

綜上所述,因為桂系結構的調整,李宗仁在抗戰時期就已經為自己做好了準備,是以雖然李宗仁還是桂系一哥,但軍隊直接指揮已經變成了白崇禧,而在大決戰期間本身就是雙方軍人之間的一場較量,在後方當選副總統的李宗仁自然露面很少。

—The end—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