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溪山·桃花”鐘綱油畫作品展昨日開展

昨日,“溪山·桃花”鐘綱油畫作品展在歲月藝術館開展,據悉,展覽将從12月15日持續到12月28日。

“溪山·桃花”鐘綱油畫作品展昨日開展

剛剛新館落成的歲月藝術館此番以三十多件鐘綱油畫作品,呈現一幕深畫幅的溪山·桃花勝景,力圖強調鐘綱繪畫的純粹性與美的獨特感覺力。他重視繪畫的形式構成,将中國文人畫同現代繪畫的表現有機結合:“繪畫是一種思考的過程,當你不斷警惕被技術所控制,那麼你再繪畫過程中自然很少預測一種可能的視覺效果。另外,在這過程中不僅是一種情緒的傳達,也是一種自我的控制,自我的檢討。”

“溪山·桃花”鐘綱油畫作品展昨日開展

“實際上真正的好的風景畫來自東方。中國的風景畫有很多可取之處。此外,中國的風景現在已經發生審美上的某些轉換,許多美的風景其實就在我們身邊。欣賞東方風景,在經過我們的環保治理與村落改造後,實際上都非常漂亮,特别入畫。”鐘綱表示,把中國的文人畫與西方繪畫有機結合是他近年來最新的研究的方向。他的繪畫中大量地出現了一些線,這些線的轉換是他重點研究與尋找的,“我喜歡在一些很複雜的環境中理出一些線條,這種感受、創作的過程讓我很幸福。”

“溪山·桃花”鐘綱油畫作品展昨日開展

鐘綱最新的一件創作,用到了楊柳。作為非常傳統的中國繪畫符号,楊柳很難被用到油畫畫面。這種民間、傳統的物象實際傳遞出某種當代、前衛的觀念,同時,認識和了解上的錯位也讓人過目難忘。鐘綱表示自己喜歡表現性突出的東西,“繪畫主要是表現畫家潛在的主觀意識,創作是要宣洩自己的某種情感。是以我的創作,對象隻是一個簡單的依據,在這個依據之上,投射自己的内心情緒,把它表現出來。這個過程中,将東方元素融入,使東方風景、中國園林、小橋流水,有了完全不同的視覺感和表現性。”

“溪山·桃花”鐘綱油畫作品展昨日開展

對色彩極度敏感,使鐘綱的桃花作品帶着強烈的個人色彩和視覺沖撞感。他時常對學生說,畫畫用色,“最好大于它,至少等于它,絕不小于它。”說的是創作時用色要直接表達,運用手中筆的變化,追求畫面神奇的效果和強烈的表現性。這些年的桃花作品成為他創作的主要内容,桃花與花鳥結合,再與山水結合。鐘綱的桃花系列繪畫不僅得到了專業的肯定,也受到了普通觀衆乃至藏家的喜愛。這個現象既有傳統文化的審美積澱,更有現實的心理折射,反映出當下大衆的審美趣味和消費需求。之前他在國外展出,國外觀衆與藏家對他的作品并沒有認識隔閡,這讓他更堅定地穿行于溪山桃林。

“溪山·桃花”鐘綱油畫作品展昨日開展

近幾年他的創作有個主題叫“穿越桃花源”。他喜歡“穿越”二字,從家裡的裝修到畫面上的布局,從旅行帶回的物件到收藏的畫冊……相容與沖撞,沉澱與創新,曆史與現在,他的創作開始帶着更強烈的主觀色彩,畫中有畫,意象的桃形中間是山水,旁邊是桃花,或桃花穿行于雲層景觀之中,“我用一根線表現穿越,它是一種符号,令人聯想。”這樣的創作有着強烈的風格性,他堅定地在畫面上用線來表現這種精神的氣質。色塊、線條、點狀,意象中明确的表達,他謹慎而放松地将這些作品中對自然景觀充滿想像的抽象同現代風景畫家試圖對真實完整的表達區分開來。這形成了他獨特的繪畫語言。這十多年時間裡,他一直在深入,畫面上越畫越簡,這個過程痛苦且必須,“我盡量做到語言的準确性與典型性,這非常重要。”

成都日報·錦觀新聞 記者 盧星宇 供圖 歲月藝術館 編輯 宋和霄 校對 王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