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Via Satellite網站彙總了2021年對衛星行業影響最大的十大事件。

1.商業航天SPAC上市潮
在過去幾年中,隻有風險資本才能投資航天初創企業。但在近兩年,一些新的航天公司在經曆了一系列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AC)的合并後,快速進入二級公開市場。
SPAC,也被稱為空白支票公司,與典型的IPO流程相比,它花費的時間更少,審查也更少。在2020年之前,SPAC是一種很少使用的融資方法。但如今,無論是在商業航天領域還是在其他行業,SPAC的流行程度都有所提高。SPAC浪潮始于2020年末,當時有幾家初創公司(如Momentus和AST SpaceMobile)宣布了它們的交易,但随着火箭實驗室(Rocket Lab)、行星(Planet)和斯皮爾(Spire)等更成熟的玩家加入這場競争,SPAC浪潮在2021年達到了高潮。
這些交易帶來了引人注目的估值,目前火箭實驗室估值41億美元、行星估值28億美元。一些分析家質疑尤其是當投資者披露了實際收入,或者說缺乏收入的時候。多數行業觀察人士認為,SPAC是一個機會,但也注意到,這些公司面臨着很高的期望,它們将執行大膽的增長預測,以證明估值是合理的,盡管它們都受到上市公司的審查。
2.SpaceX,價值1000億美元的“百角獸”
10 月,CNBC 報道稱SpaceX 的估值已達到1000億美元,使該公司成為“百角獸”,意思是相當于100家獨角獸企業的估值(獨角獸企業一般指估值超過10億美元的初創企業)。這條消息顯然是故意洩密,因為SpaceX 是一家私人公司,不需要釋出财務資訊。但它代表了 SpaceX 在航天工業和私人市場中已經變得如此強大。這一估值比SpaceX在2020年 2 月的 740 億美元估值高出了33%。
SpaceX 擁有一個為大約 100,000 名使用者提供服務的星鍊星座,SpaceX 最核心的運載火箭,正負責着運送宇航員往返國際空間站 (ISS)的工作,并且正在開發旨在将宇航員送回月球的火箭。
SpaceX的估值漲潮能否擡高所有商業航天企業,這尚無定論。但是,社會對航天領域的興趣和投資從未如此多,但該公司的主導地位對競争意味着什麼還有待觀察。在發射、低地球軌道 (LEO) 星座和太空探索之間,每個企業都必須回答的問題是——你能打敗 SpaceX 嗎?
3.業界呼籲地面網絡開放标準
雖然衛星地面技術部門長期以來一直依賴于專有技術,但現在正在經曆重大變革,對标準化的呼聲日益高漲。今年9月,數字接口标準工作組通信和電力工業(消費物價指數)基準系統, 包括Gilat、SES、ST Engineering iDirect、Wavestream與Data Path聯合發表了一封公開信,表示呼籲開放衛星數據機和戶外裝置之間的接口标準。
另外,今年數字IF互操作性(Difi)财團在聯合國的主持下宣布成立IEEE工業标準和技術組織(ISTO),成員包含Hawkeye 360、Intelsat、KSAT、Kymet、微軟以及美國海軍。
這兩個集團都希望建立一個可互操作的數字接口/射頻(IF/RF)标準,以數字無線電标準VITA 49.2為基礎,該标準被業界廣泛采用。将為衛星通信量身定做一個以VIA 49.2為基礎的标準,以便實作真正的互操作性。
此前有業内人士指出,開放标準将刺激相關公司創造新技術并在新功能而不是專有系統上互相競争。并且,它将鼓勵客戶采用虛拟化數據機。這一特定的互操作性标準是更大範圍的标準化呼籲的一部分。随着行業的變化,地面部分将不得不改變其方式,這是朝這個方向邁出的一步。
4.OneWeb星座初具雛形
OneWeb 一直是衛星行業最值得關注的公司之一。從其早期連接配接世界的雄心到 2020 年戲劇性的破産和重組。随着破産後的反轉,重新起航的OneWeb 在 2021 年繼續成型,其投資财團由全球電信、政府和衛星巨頭組成。
在過去的一年裡,Eutelsat 投資了 5 億美元,使傳統的地球靜止軌道 (GEO) 營運商成為與英國政府和日本軟銀相當的投資者。然後,Bharti Global 再投資 5 億美元,将其投資翻倍,為該星座的第一個版本提供全部資金。南韓科技公司 Hanwha Phasor 也加入了。
在今年早些時候接受 Via Satellite 采訪時,首席執行官 Neil Masterson 強調了他認為這種跨行業合作的重要性:“共同創新,以盡可能低的成本為客戶開發最佳解決方案是前進的方向,”馬斯特森說。
同時,OneWeb星座目前已發射358顆衛星,與AT&T等達成多項分銷協定,并推出使用者終端服務于不同類型的使用者。通過由電信、政府和衛星公司組成的投資财團,OneWeb鞏固了其地位,以履行其提供LEO連接配接的使命。
5.Telesat投資50億美元建設LightSpeer星座
Telesat正計劃建立一個衛星網絡LightSpeed,以與OneWeb和SpaceX的Starlink競争,并将完成與Loral Space Communications的合并。合并意味着Telesat的股票将在納斯達克和多倫多證券交易所交易。
Telesat表示:“我們已經開始開發我們認為将成為世界上最先進的低地球軌道(LEO)衛星和內建地面基礎設施,稱為Telesat Lightspeed,一個旨在徹底改變全球寬帶連接配接提供的平台。”該項目耗資50億美元。此舉意味着LEO市場競争越來越激烈,SpaceX的Starlink已經投入營運,OneWeb即将投入使用,亞馬遜的ProjectKuiper現在預計将在2022年與兩顆測試衛星一起投入使用。
6.Eutelsat、Intelsat兩家衛星營運商CEO接連辭職
10月份,兩家頂級衛星營運商的CEO宣布他們将離開他們的組織。首先是Eutelsat 首席執行官 Rodolphe Belmer 宣布他将離開公司前往法國科技公司 Atos,然後Intelsat首席執行官Steven Spengler決定在公司完成财務重組并任命繼任者後退休。
到 2022 年,所有人的目光都将集中在 Intelsat 走出破産困境,以及兩家公司在新上司層上發生的新變化,無論是在行業内還是行業外。
7.Viasat 收購 Inmarsat(海事衛星)
在 Intelsat 和 Eutelsat 重組後不久,Viasat 釋出了一項重大公告,标志着該行業發生了更多變化。Viasat 将以 73 億美元的價格收購 Inmarsat,該交易将兩家主要的衛星營運商與寬帶、移動和國防業務整合在一起。
Viasat 和 Inmarsat 已經将這一組合作為一種組合,将 Ka 、L 和 S 波段的頻譜許可、19 顆服務中的衛星以及混合空間和地面網絡的潛力結合在一起。
此舉是因為 Viasat 正準備首次發射 ViaSat-3 星座,該星座此前通過收購歐洲寬帶倡議和 RigNet 加強了其市場地位。與此同時,在新任首席執行官拉吉夫·蘇裡 (Rajeev Suri) 的上司下,國際海事衛星組織似乎已為收購做好了準備,并在新任首席執行官拉吉夫·蘇裡 (Rajeev Suri) 的上司下,招聘了大量新的高管人員和資本支出計劃。
兩家公司都在機上連接配接 (IFC) 領域發揮着重要作用,它可以建立一家在美國和歐洲都有業務的占主導地位的合并公司。投資者對該交易提出質疑,自宣布以來 Viasat 股價下跌約 5%,但這可能是衛星行業向前發展的重大轉變。
8.鮑裡斯·約翰遜的“銀河英國”願景
英國今年釋出了其首個國家太空戰略,宣布其有意成為世界頂級太空經濟體之一。該戰略制定了“銀河英國”的雄心,目标是在康沃爾和薩瑟蘭建立發射能力,投資軍事衛星通信,并支援面向太空的風險投資基金。
此舉受到 Orbex 和 NanoAvionics 等當地航天公司的稱贊,組成國蘇格蘭随後釋出了自己的航天戰略。雖然英國擁有數十年的太空遺産,以其制造能力而聞名,并在 2020 年對 OneWeb 進行了意外投資,但這一新戰略進一步證明了其嚴肅性。
現在,政府正處于支出計算過程中,為未來幾年的政府太空活動制定預算。2022 年,英國希望看到本土太空發射的建立,并且必須展示它将如何兌現其在全球太空領域成為更大參與者的承諾。
9.技術示範推動創新向前發展
過去一年見證了許多技術裡程碑,這些裡程碑有可能使衛星成為全球通信生态系統中更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光通信或太空雷射器,被廣泛視為衛星通信中的“下一件大事”,以實作更快的圖像和傳感資料傳輸以及安全通信。例如,SpaceX 今年開始發射配備了光學星間鍊路 (OISL) 的 Starlink 衛星。在過去的一年裡,Mynaric 通過與 Cloud Constellation、SpaceLink、Northrop Grumman 和 Capella Space 達成交易,積極采取行動将該技術商業化。雖然它的終端尚未在軌道上進行驗證,但 Mynaric 正在努力在不久的将來使光學成為一個有效的選擇。
然後在 11 月,Isotropic Systems 展示了其光學波束成形天線,将其同時連接配接到地球靜止軌道 (GEO) 衛星和中地球軌道 (MEO) 衛星。這對互操作性有着巨大的影響——如果衛星網絡不能直接互相通信,這種天線可以讓最終使用者同時利用多個網絡。計劃在 2022 年進行更大規模的部署。
空間可持續性在這一年也取得了重大進展,包括 Astroscale 在 8 月份對其壽命終止服務 ELSA-d 衛星的在軌驗證。ELSA-d 成功展示了捕獲航天器的能力——首席執行官 Nobu Okada 稱其為“驗證所有關鍵技術的絕妙第一步”,用于報廢服務。
10.億萬富翁跨越門檻進入太空
今年夏天,理查德布蘭森爵士和傑夫貝索斯在幾周内搭上了各自的火箭到達太空邊緣。
布蘭森在這場有點兒競争的比賽中取得了第一名,每個人都改變了他們的飛行日期,并就太空開始的特定點發表了決鬥聲明。這些裡程碑事件引起了不同的反應。他們提出了一些重要問題,即誰可以去太空,以及太空旅遊是否是世界上一些最有權勢的人應該利用時間的最佳方式。
雖然布蘭森/貝索斯的太空飛行與衛星沒有特别的關系,但整個太空價值鍊都受到贊揚和反對的影響。這些億萬富翁的航天飛行正值航天業對它的關注度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多,并且有更多機會講述其故事的時候。“為什麼是商業航天?”是2022年每個人都應該準備回答的問題。
本文編譯自Via Satellite網站釋出的《The Satellite Industry’s 10 Most Impactful Events of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