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硬碟掃描

硬碟是電腦極重要的一部分,所有的資料和資料都會儲存在硬碟中,一旦硬碟出現錯誤,有時資料的損失會比整個電腦報廢的損失還要大。不過,作為電腦的硬體之一,許多人總以為硬碟輕易不容易損壞,一旦壞了就是不能啟動的情況,還有人認為壞道是很容易識别的,發現了用什麼磁盤醫生之類的軟體修理就行了,再不行就低格吧!其實硬碟壞道,幾乎可以稱為硬碟的緻命傷。筆者見識過許多因為延誤時機,自己亂用各種軟體修理,最後把偌大個硬碟整成一塊廢鐵的例子。

修理硬碟壞道

    對于邏輯壞道,我們可以修複,對于實體壞道,我們應采用隔離的辦法,以最大程度減少損失,防止壞道進一步擴散為目标。我見過有些人在報紙上吹說用某個特殊軟體能修理實體壞道,最要命的是許多人對低格硬碟的迷信,實在是誤人之語。所謂低級格式化,指的是将空白的磁盤劃分出柱面和磁道,然後再将磁道劃分為若幹個扇區,每個扇區又劃分出辨別部分ID、間隔區GAP和資料區DATA等。低級格式化隻能在DOS環境下完成,而且隻能針對—塊硬碟而不能支援單獨的某一個分區。有些壞磁道和壞扇區能夠通過低級格式化來修複,但對于真正的硬碟磁盤表面實體劃傷則無法進行修複,這隻有通過各種辦法标出壞扇區的位置,以便讓作業系統不去使用,以防止擴大壞道進而延長硬碟使用。特别想強調,低級格式化是一種損耗性操作,對硬碟的壽命有一定的負面影響,是以,如無必要,使用者們盡量不要低級格式化硬碟。

    對于邏輯壞道,一般情況下我們用作業系統自帶的工具和一些專門的硬碟檢查工具就能發現并修複。如:Windows自帶的Scandisk磁盤掃描程式就是發現硬碟邏輯壞道最常用的工具,而我們常見的Format指令不能對任何硬碟壞道起到修補作用,這點大家要明白。我們可在Windows系統環境下,在“我的電腦”中選中要處理的硬碟盤符,選擇其“屬性”,在出現的“工具”按鈕中選擇“查錯狀态”,再在“掃描類型”中選“全面檢查”,并将“自動修複錯誤”打上“勾”,然後“開始”即可。如果系統在啟動時不進行磁盤掃描或已不能進入Windows系統,我們也可用軟碟或CD光牒啟動盤啟動電腦後,在相應的盤符下,如“A:”下運作Scandisk *:(注:*為要掃描的硬碟盤符),回車後來對相應需要掃描修複的硬碟分區進行修理。

    但是,如果是硬碟實體壞道,那麼千萬千萬記住不要試圖用這些方法來修複,相反用各種工具反複掃描,就是對硬碟的實體壞區強制進行多次讀寫,必然會使壞道變多,進而擴散,正确的方法是用下面的方法果斷地把已有壞道的地方隔離開。這是一種很無奈的辦法,但是一個20G的硬碟,如果因為壞道,屏蔽了15G,總還有5G空間可用,如果不這樣做,最後的結果是整個硬碟全部報廢。

方法一:用PartitionMagic等磁盤軟體完成工作

    如 PartitionMagic分區軟體,先用PartitionMagic4中的“check”指令或Windows中的磁盤掃描程式來掃描磁盤,算出壞簇在硬碟上的位置,然後在Operation菜單下選擇“Advanced/badSectorRetest”,把壞簇所在硬碟分成多個區後,再把壞簇所在的分區隐藏,以免在Windows中誤操作,這個功能是通過HidePartition菜單項來實作的。這樣也能保證有嚴重壞道的硬碟的正常使用,并免除系統頻繁地去讀寫壞道進而擴充壞道的面積。但是這需要對這些軟體熟悉,并且有計算硬碟的經驗,許多人并不容易做到準确。

方法二:用FDISK和格式化指令FORMAT

    具體的方法是這樣的,第一要搞清硬碟的容量,對于有問題的磁盤先用Fdisk分成一個C槽,再用FORMAT進行格式化,當碰到無法修複的壞塊時面對FORMAT總是試圖修複,這時記錄下進行的百分比.然後按CTRL+BREAK強行終止任務,用磁盤總容量×百分比,得出這部分正常的磁盤容量,用FIDSK劃出一個邏輯磁盤,再将後面的磁盤估計出壞道的大概大小,大概比例為10%左右,再劃分一個邏輯盤。這個小盤不用格式化,在總工作完成後将其删除,這樣就将壞塊給全部跳過去了。這樣可能會損失一些好道,但對大容量硬碟來說無足輕重,而硬碟使用起來更加穩定。

方法三:用專門的壞盤分區工具如FBDISK

    FBDISK這是一個DOS下專門發現壞道并隔離後重新分區的軟體,隻有一個檔案,僅僅幾十K。操作很簡單,先制作一張能啟動到DOS的軟碟,把FBDISK放在軟碟上,用它引導系統,注意系統上隻能挂一個要修理的硬碟,并且将其接在主硬碟的線上。進入DOS後,隻要能發現硬碟,就運作FBDISK好了,這個小程式先會對硬碟按磁道進行掃描,發現壞道就顯示出來,同時還會估計總體掃描完要用多長時間,全部掃描完後,程式會根據掃描結果和壞道情況給你提出一個全新的分區方案來,如果你接受就按Y,否則不會對你的硬碟進行處理。這個軟體不錯,但是可能比較大手,筆者曾有一次用它把一個10G硬碟掃完後,報告說隻有300M可以使用,但是我用方法二後,卻找出了近2G的完好空間。是以大家還是按需使用。

    還有一類特别的壞道表面看起來很可怕,其實反而好修理,如系統顯示“TRACK 0 BAD,DISKUNUSABLE”,意思為“零磁道損壞,硬碟無法使用”或用磁盤掃描程式掃描其它硬碟時其0扇區出現紅色“B”。大家都知道硬碟扇區是最重要的地方,損壞後一點也不能用,一般人往往将出現這樣故障的硬碟作報廢處理。其實合理運用一些磁盤軟體,把報廢的0扇區屏蔽掉,而用1扇區取而代之就能起到起死回生的效果,這樣的軟體如Pctools9.0和NU8等。

    以Pctools9.0為例來作說明。一塊40G硬碟出現上述故障,用盤啟動電腦後,運作Pctools9.0目錄下的DE.EXE檔案。接着選主菜單Select中的Drive,進去後在Drivetype項選Physial,按空格標明,再按Tab鍵切換到Drives項,選中harddisk,然後OK回車後回到主菜單。

    打開Select菜單,這時會出現PartitionTable,選中進入後出現硬碟分區表資訊。該硬碟有兩個分區,找到C區,該分區是從硬碟的0柱面開始的,那麼,将1分區的BeginningCylinder的0改成1就可以了,儲存後退出。重新啟動電腦後按Del鍵進入COMS設定,運作“IDEAUTODETECT”,可以看到CYLS由782變成781。儲存退出後重新分區格式化該硬碟就可以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