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戍邊警察黃華:從警十四載 青春獻怒江

作者:光明網

“既然選擇了這份職業,沒什麼好抱怨的,包括我和身邊的戰友,都想着用心去對待這份工作,努力把本職工作幹好。”他叫黃華,四川廣安人,在怒江從警14年來,從一位基層民警到怒江邊境管理支隊洛本卓邊境派出所副所長,他用一句話诠釋了移民管理警察的入警初心。

戍邊警察黃華:從警十四載 青春獻怒江

從警十四載 青春獻怒江 供圖

在“極邊之地”待了四年

“在野外上廁所,多待一會屁股上都會爬上吸血的螞蟥。”2008年6月,警校畢業後,黃華毅然參軍來到怒江,剛來就被分到了獨龍江邊境派出所(2019年轉制前稱獨龍江邊防派出所),報到前2天,戰友告訴黃華,在獨龍江鄉毒蛇、“熊瞎子”(黑熊)橫行,人吃的東西少,吃人的東西多,上廁所都要注意周圍的一舉一動。

當時,黃華隻當這是一句玩笑話,事實上後面的事情遠比他想象中的要艱苦。順道坐着農用車進山,一路上道路崎岖、山勢險要,古老而不知名的大樹遮天蔽日,簡直就是穿越原始森林。97公裡的距離,車子在荒無人煙的山裡搖晃了12個小時,黃華講到當時車窗外高黎貢山的積雪還未融化,半道上泥石流更是險象環生。

派出所工作三年的時間,他在轄區巴坡警務室待了三年。警務室離所部20公裡,那個時候沒有車經過,每次回去彙報工作都隻得走路。行走在原始森林裡,一手拿着鐮刀開路,一路上自言自語給自己壯膽,周圍的群山中空落落地回蕩着自己的聲音。

“所裡面會提供一些大米、豬肉和幹菜,想吃點蔬菜隻能自己種。”獨龍江鄉多雨天氣,很少會有太陽,加上土質不好,有時候一年也種不出來2株幼苗,想補充點維生素都很奢侈,還好警民關系融洽,群衆隔三差五會送來一些。

戍邊警察黃華:從警十四載 青春獻怒江

四年沒回家過節,和家裡人通電話必須得靠信号。快過年的時候,通信公司的員工回鄉去了,獨龍江鄉要熬過長達大半年的大雪封山。黃華早早學會了這門技術,沒信号的時候,帶着兩名同志,冒着呼呼寒風,爬到山上4公裡處,對通訊裝置進行檢修。黃華心想一定要修好,這是整個警務室兄弟們的期盼。

工作的那幾年,黃華學會了和群衆打交道,工作之餘江邊的每一塊石頭都取上了好記的名字。同時能夠在貧瘠的土地上種出綠色的蔬菜,知道哪種野蜂紮人最疼,學會了被螞蟥咬在身上如何處理。工作調動從獨龍江鄉出來好幾年後,哪怕手臂上的每一塊疤他都能講出當初形成的原因。

選擇這份職業唯有“偏愛”

幹過社群民警、當過檢查員,辦案子可是頭遭,不會怎麼行?2017年8月,黃華擔任洛本卓邊境派出所副所長(轉制前洛本卓邊防派出所),專門負責所裡面案件辦理工作,于是他自學法律知識,研究卷宗檔案,有時間就向所長和老民警請教,每次有學習案件辦理的機會,他總是第一個報名參加。日積月累,他經手的第一個100分案件受到了省裡面通報表揚。

2021年上半年,支隊組建了第一支騎警隊,為了學習新的執法執勤工作理念,他作為支隊唯一的副所長報名參加,用他的話講:“好的經驗我要帶回所裡去,對于提升執法規範化很有幫助。”

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每天開展大量的工作,警力保障十分有限,轄區小垭口防控點開展執勤任務以來,副所長黃華主動向所上司申請上去執勤,上去了7天就下了5天雨,盡管如此,他和戰友們始終覺得這項任務神聖而有價值。

“執着的人不喊累,愛上你,不撤退……要努力愛。”一首偏愛唱出了歌者的心聲,更道出了怒江移民管理警察黃華戍邊人的情懷,愛上這份職業不訴苦與累,唯獨偏愛不負大好青春年華。

戍邊警察黃華:從警十四載 青春獻怒江

家人的了解就是對自己最大的支援

自古忠孝兩難全。黃華說他無愧于身上的責任和頭頂的警徽,最讓他放心不下的是家中雙親和妻女。“爸爸,你什麼時候回家?”“爸爸要工作,工作做完啦當然就回來看你啦!”女兒今年快三歲了,長期的聚少離多,每晚隻能通過手機視訊表達對家人的關心和問候,每當女兒想爸爸時,妻子就會在旁邊給女兒做工作。

此時此刻黃華的内心是辛酸的,妻子的鼓勵和支援無疑對于他來說是最大的安慰。“結婚四年,和妻子蜜月都沒有度過。”戍邊人不易,作為護士又何嘗不是呢。黃華的夫妻是家鄉醫院ICU護士,每天的工作就是和醫生一起搶救患者,有時候手術室一待就是一整天,回到家還要照顧年幼的女兒和年邁的父母,工作的苦與淚可想而知。

“前不久父母都生病了。”黃華的父母親今年68歲,平時妻子上班不在家,老兩口幫着帶娃。有天妻子上完晚班回到家,看着女兒在家一直哭,當她去看老人時才發現都病倒了,善良的妻子為了不讓丈夫擔心硬是瞞了下來,隻得一邊照顧老人,一邊哄着女兒入睡。幾天後母親病好了才将這件告訴黃華,此刻的他很是無奈,真希望能夠馬上回家給妻子一個堅實的臂膀哭一哭、靠一靠。

“小兩口要互相扶持和鼓勵。”幾年下來,妻子甚至沒有過一句怨言,除了對黃華深沉的愛,更多是受父親的影響。嶽父是一名轉業軍人,他明白女兒的不易,更加了解戍邊人的苦,他時常教育女兒要守好家庭的大後方,這樣黃華才能在邊境線上無後顧之憂。

“女兒昨晚又在夢裡喊‘爸爸’”最讓黃華難以忘記的就是每次休假結束準備回機關,女兒總會哭着喊着抱着父親的腿不讓走,他隻得等妻子把女兒哄睡後悄悄離開,女兒一覺醒來看不到父親,又是大哭一場,每晚睡着了嘴巴裡還在喊着“爸爸”,此刻的妻子眼角泛起淚花,雙手緊緊捂着臉,生怕抽泣聲會吵着還未熟睡的女兒。

黃華時常說自己是幸運的,家中有愛,心中有責,讓原本漸入寒冷的怒江大峽谷成為了“暖冬”。戍邊人選擇了這份職業,也将青春和熱血灑在了有夢的地方。

雲南網通訊員 代超

來源: 雲南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