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從曾國藩三次彈劾救命恩人李元度,可以看出其道德品質上的缺陷

文/王國棟

曾國藩晚年在日記裡忏悔,說他一輩子最對不住這個人。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這個人在他人生最失意的時候,數次挽救其性命,後來由于戰事不利,兩人産生了沖突。曾國藩不顧師生情義,多次彈劾迫害這位救命恩人。連左宗棠都罵曾國藩的行為是"公報私仇"。這個幾乎被曾國藩害死的人就是清末貴州布政使李元度。

網絡上有很多贊美曾國藩的文章,甚至吹捧其為中國最完美的人。我不知道這些學者是否認真研究過曾國藩的傳記以及和曾國藩同時期的同僚及朋友的關于曾國藩此人的描述。在我的印象當中,至少有這麼幾個人是對曾國藩的人品頗有微詞的,一個是左宗棠,一個是胡林翼,還有一個是王有齡。這三個人都曾經為曾國藩彈劾李元度一事而仗義執言,不惜得罪權傾一時的曾國藩挽救李元度的性命。那麼,被很多學者稱為聖人的曾國藩,在彈劾自己昔日的學生李元度這件事情上,到底是大義滅親還是公報私仇呢?

從曾國藩三次彈劾救命恩人李元度,可以看出其道德品質上的缺陷

曾國藩一生總共三次上奏彈劾李元度。第一次是在1860年8月,李元度受命防守(今安徽),結果因為曾國藩戰略部署出現失誤,導緻多城被太平軍攻破,李元度防守的徽州也不例外。為了推卸戰敗的責任,曾國藩在沒有與李元度商議的情況下,将黑鍋甩給了這個曾經數次挽救自己性命的學生。這一次彈劾導緻李元度被撤職。

曾國藩第二次彈劾是1860年11月。李元度被撤職後,心不平,應浙江巡撫王有齡的邀請,打算到浙江另謀高就。李元度将自己的想法告訴了老朋友,湖北巡撫胡林翼。胡林翼聽了大吃一驚,提醒李元度說此舉萬萬不可,必然招緻曾國藩的報複(此時的曾國藩心胸狹窄,遠不如後期那樣心胸寬闊),如果李元度真心想離開湘軍,可以到自己麾下效力。李元度以早與王有齡有約,不能失信于人為由,拒絕了胡林翼的好意。結果曾國藩得知此消息後,将李元度視為湘軍的叛徒,必欲除之而後快。特别是李元度回湖南招募了8000新兵,命名為"安越軍",遠赴浙江為王有齡效力。

從曾國藩三次彈劾救命恩人李元度,可以看出其道德品質上的缺陷

曾國藩認為李元度是在挖自己的牆角,有意和自己過不去,将李元度連同離開湘軍另謀他就的陳由立、鄭魁士一起給彈劾了。要不是王有齡、胡林翼、左宗棠、駱秉章等人上奏為其辯護,李元度必死無疑。經過朝議,李元度被革職留任,帶罪立功。

1861年12月29日,太平軍攻克浙江首府杭州,浙江巡撫王有齡兵敗自殺。原本浙江戰場與曾國藩沒有直接關系,但是曾國藩憎恨李元度,再次以李元度謊報軍功,救援王有齡不力的罪名上奏彈劾。此時湖北巡撫胡林翼已經病逝,浙江巡撫王有齡又戰死,少了兩個為李元度說話的人。曾國藩本以為這次可以置李元度于死地。結果令其意想不到的是,湘軍大将左宗棠、李鴻章、彭玉麟、鮑超等人竟然不約而同的上奏為李元度辯護(這其中也有兔死狐悲的韻味在裡面,如果離開曾國藩的人都要受到報複打擊,那麼這種下場早晚一天輪到自己頭上),左宗棠甚至當衆責罵曾國藩公報私仇,置國家利益于不顧。在衆人的斡旋下,李元度隻被處于罰金的懲罰。

從曾國藩三次彈劾救命恩人李元度,可以看出其道德品質上的缺陷

1862年,李元度跟随浙江巡撫左宗棠擊敗了太平軍侍王李世賢,授浙江,升按察使。後又晉升貴州布政,從此一直緻力于貴州的地方建設發展,直到1887年11月病逝于任上。

太平天國滅亡後,大概是在1865年左右,功成名就的曾國藩突然良心發現,深刻的檢討了自己三次彈劾李元度這件事情上的錯誤。在這點上我還是比較佩服曾國藩的勇氣和胸懷的,曾大帥主動放下身段,向李元度賠禮道歉,希望李元度能原諒他以前的過失。當時的李元度肯定迷惘過,要與一個忘恩負義之徒重歸和好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但李元度最終還是釋懷了,原諒了曾國藩的錯誤,并與之結成了兒女親家。結合曾國藩三次彈劾李元度的事實來看,這位一直标榜自己是讀書人,是理學家的湘軍首領并不是一個翩翩君子,而是一個務實的軍閥枭雄。與之相比,李元度在道德人品上要更勝一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