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封神演義》女娲為何不直接殺纣王?作為神仙的她試過,但做不到

《封神演義》女娲為何不直接殺纣王?作為神仙的她試過,但做不到

《封神演義》是以商朝的著名曆史故事,武王伐纣為背景的,纣王本來是一個愛國愛民的好國君,但是在即位之後脾氣大變,愛好美色,殺虐百姓隻為自己享樂,姜子牙發自肺腑的勸誡纣王天席位中,但是纣王都不以為然,隻對妲己的話深信不疑,說什麼是什麼。

但是在演義故事《封神演義》裡記載的纣王卻是從調戲女娲開始的。纣王在女娲的誕辰這天來到女娲宮祭拜,由于工匠的技能傳神,将女娲雕刻成了驚世美顔,絕非凡間可能見到的美貌,于是就露出自己愛好美色的嘴臉,寫下了一首淫詩,為自己走向覆滅埋下了伏筆。

《封神演義》女娲為何不直接殺纣王?作為神仙的她試過,但做不到

女娲作為正神,為什麼能夠被王如此調戲?實際上這和《封神演義》成書的背景有關,雖然故事背景在商代,但能夠出版成書已經是在明代了。這時候的王權已經發展了幾千年,男權社會男尊女卑的思想已經經曆了程朱理學的洗禮,開始固化,女娲早期在先民時代的地位自然就降低了。

《封神演義》女娲為何不直接殺纣王?作為神仙的她試過,但做不到

也就是因為纣王如此輕薄女娲,《封神演義》裡的女娲憤怒的将妲己派到纣王身邊,目的就是為了利用纣王愛好美色的弱點,讓江山易主。可是女娲明明作為天上的神仙,受到人們祭拜,為什麼不能輕易的讓纣王的江山瓦解,還要費這麼大的功夫呢?

一、天意如此,氣運未決的商朝還剩下二十八年的壽命

女娲在《封神演義》這個故事裡已經沒有上古神話裡的神力,也不再是創造人類和世界萬能之神,隻是在天降大難之時幫助百姓補天,是以對于百姓她是有恩的。這樣一來其實神力有所下降,不能自作主張殺死君王也可見一斑。憤怒之氣确實是難以消散,但是根據伏羲、炎帝和軒轅三聖的說法,現在的商朝已經有了六百年的曆史,其實是已經快到了盡頭的時候。

《封神演義》女娲為何不直接殺纣王?作為神仙的她試過,但做不到

是以女娲氣勢洶洶地來到朝歌,想要給纣王嚴厲的懲罰。當她剛要拿下纣王的性命時,纣王的兩個兒子及時趕到,殷郊和殷洪打下的兩道金光給擋住了。這兩個孩子被姜子牙封了神職,而他們的職位就是用來保護還沒有到位的君主的。殷郊是"值年歲君太歲之神",殷洪是"鬥部五谷星君",說白了這兩個職位就是保護神。女娲也是以知道,這時的商朝還有28年的壽命,也是以沒能殺了纣王。

二、位于三聖之下,女娲地位被削弱,不能輕易殺了君主

在小說中,纣王是應了天命出生的,是以注定是君王,這個意思并不是纣王的地位要高于女娲,而是纣王是在軒轅所說的人間最後一個商朝的皇帝,天選之人不就是軒轅所選的麼,是以看在軒轅的面子上女娲也不能直接殺了人間的皇帝。當然,這是小說所建構的世界觀,在商朝的時候,君權神授的思想并沒有占據主流,部落的首領是先民推舉的,天子是世襲的,是以在小說的邏輯上,女娲不能殺纣王是可以說得通的。

《封神演義》女娲為何不直接殺纣王?作為神仙的她試過,但做不到

小說裡的女娲和三生回到宮殿之後,看到牆上的題詩,當即大罵纣王昏庸無道,既不能修身立德,也不能恭敬上天,伏羲、軒轅和炎帝自然也是對這種以下犯上的行為嗤之以鼻的,是以幫助女娲召集千年狐狸精、九頭雛雞精和玉石琵琶精,到纣王的皇宮中削弱纣王的能力。

《封神演義》女娲為何不直接殺纣王?作為神仙的她試過,但做不到

三、《封神演義》成書年代,不允許随意就讓君主滅亡的思想

《封神演義》是根據神話故事整理形成的一部小說,在明朝發行的時候已經是這本書陸陸續續寫作很多年以後的事情了,當時的儒家思想已經非常完善,對于儒學經典的學習才是正統士人成名的道路,是以民間小說隻要不違反正統的儒家思想和君權統治就能流傳。

《封神演義》女娲為何不直接殺纣王?作為神仙的她試過,但做不到

這部小說也是這樣,女性在當時的社會地位很低,女德和婦德的思想禁锢讓女性不能想象推翻君主的統治,是以女娲直接殺死纣王的場面也不可能在當時的政治和思想環境裡出現。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