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這個團不尋常,團長是陳赓,營、團長當戰士,裝備精良,戰力驚人

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紅軍就是一支物資匮乏、裝備低劣的“窮人”武裝。

鮮為人知的是,這支“窮人”的隊伍中有一個特殊的團,其裝備、軍容以及兵員品質為全軍之最,他們的戰鬥力更讓對手聞風喪膽。

說這個團“特殊”是有原因的。

這個團不尋常,團長是陳赓,營、團長當戰士,裝備精良,戰力驚人

首先,這個團的成員都是紅軍幹部出身,紅軍排長、連長一旦進入這個團,隻能從普通戰士幹起,這個團還有一個大隊,它的普通戰士都是紅軍營長、團長。

這個團就是由陳赓擔任團長、宋任窮任政委的紅軍幹部團。

大家可能會有疑惑,“黃埔三傑”之一的陳赓怎麼隻是個團長,同時期,很多資曆、能力都比不上他的同志都身居要職,職務都在他之上,紅軍這麼安排陳赓是不是太屈才了?

答案是否定的,紅軍尊重人才,重用人才,絕對不會埋沒了陳赓這樣出色的軍事人才,紅軍這麼安排絕對是“神來之筆”,究竟是怎麼回事,看看幹部團的構成和定位就明白了。

長征前夕,中革軍委決定将蘇區的三所紅軍學校合并組成幹部團,下設兩個步兵營、一個政治營、一個特科營,還有一個由紅軍進階幹部組成的“上幹隊”,全團共有近千人。

這個團不尋常,團長是陳赓,營、團長當戰士,裝備精良,戰力驚人

幹部團的職責不單是教育訓練和儲存幹部,也是中央縱隊一支重要的戰鬥部隊,事實上還是紅軍首腦機關的“警衛團”。

因為其本身的特殊性,再加上所擔任的角色非同尋常,是以,他們配備了一流的武器裝備。

當然,紅軍裝備的來源主要靠“繳獲”,在紅軍中有這麼個慣例,凡事從國民黨軍隊手裡繳獲的先進武器,都會優先配給幹部團。

是以,幹部團擁有了全軍最先進的武器裝備,包括沖鋒槍、毛瑟槍、機關槍,還有少量的迫擊炮,這麼說吧,與紅軍交過手的國民黨軍隊有什麼,幹部團就有什麼。

一般的紅軍官兵從來沒有佩戴過鋼盔,沒穿過皮靴,但這些東西在幹部團絕對不是稀罕物,行軍途中,沖鋒陷陣時,幹部團官兵頭戴鋼盔,手持沖鋒槍,一個個威風凜凜,銳不可當。

這裡要特别說一下幹部團的“上幹隊”,它雖然隻是幹部團下屬的一個大隊,可這個大隊的普通戰士起碼在營、團級以上。

“上幹隊”隊長是蕭勁光,他曾經兩赴蘇聯學習政治、軍事,當過國民革命軍第二軍第六師的中将黨代表兼政治部主任,參加過北伐,後來擔任過紅五軍團政委。

這個團不尋常,團長是陳赓,營、團長當戰士,裝備精良,戰力驚人

全國解放後,蕭勁光被授予大将軍銜,他還是我軍第一任海軍司令。

“上幹隊”下設了三個科,指揮科科長是周士第,這是位1924年就入了黨的老黨員,畢業于黃埔軍校第一期,北伐時是葉挺獨立團參謀長,南昌起義後任師長,1955年被授予上将軍銜。

政治科科長叫蘇進,他畢業于日本士官學校,參加過甯都起義,擔任過紅四十四師師長,1955年被授予少将軍銜。

地方工作科科長叫馮達飛,黃埔一期生,百色起義時就是紅七軍的縱隊長,後來擔任過紅八軍代軍長,可惜在皖南事變中受了傷,因叛徒告密而被捕,1942年犧牲于上饒集中營。

幹部團本質上是紅軍流動的軍校,即使在艱難困苦的長征途中,也沒放松對新戰術、新理論的學習和實踐,一有機會,陳赓就會安排進行遭遇戰、伏擊戰、襲擊戰,以及強渡江河、穿插迂回等課題的研究訓練。

幹部團又是紅軍攻堅克難的“急先鋒”,在長征初期,幹部團參戰的機會不多,湘江血戰後,紅軍幹部團這支1000餘人的部隊才在戰鬥中嶄露頭角。

這個團不尋常,團長是陳赓,營、團長當戰士,裝備精良,戰力驚人

幹部團參加的每一次戰鬥都異常艱險,換句話說,如果是一般強度、平常難度的戰鬥,紅軍是不會考慮動用幹部團的。

幹部團打的最大的一仗便是土城生死之戰。

因情報失誤,紅軍在土城之戰中陷入困境,紅軍向國民黨軍連續發起十三次沖鋒均未奏效,反而有被國民黨軍“咬”住的危險。

紅軍危在旦夕,情況還在不斷惡化,當時,連紅軍總司令朱老總都端着槍上了陣地。

在萬分危急的關頭,紅軍不得不急令陳赓幹部團加入戰鬥,陳赓幹部團發起了紅軍的第14次、也是最後一次沖鋒。

陳赓幹部團的出現讓國民黨軍吓了一跳,他們從沒見過戴鋼盔的紅軍,也沒有見過手持清一色沖鋒槍的紅軍,還有狂風暴雨般撲面打過來的子彈。

這個團不尋常,團長是陳赓,營、團長當戰士,裝備精良,戰力驚人

更讓他們膽怯的是,這支戴鋼盔的紅軍隊伍前赴後繼,一刻不停地發起沖鋒,直打得天昏地暗,國民黨軍根本不可能再支撐下去。

紅軍統帥從望遠鏡中親眼看到這一幕,興奮地說:“這個陳赓,以後可以當軍長!”

時間過去不到一個月,紅軍在二打遵義時又遇險情,又是陳赓的幹部團緊急出動,加入戰鬥,迅速扭轉了戰場形勢,逼得國民黨軍吳奇偉部全線潰退。

吳奇偉一直被陳赓所部追到烏江邊,驚慌失措中,吳奇偉指令手下砍斷了浮橋,沒有來得及過河的3000餘名國民黨士兵當了幹部團的俘虜。

幾次交戰後,西南地區圍堵紅軍的國民黨軍官兵對這支紅軍部隊心有餘悸,他們稱陳赓幹部團為“鐵帽子兵”。

在交戰中,一旦發現這些頭戴德式鋼盔的紅軍出現,那些國民黨兵就會發出“鐵帽子兵來了”的驚呼,拔腿就跑,丢盔棄甲,狼狽不堪。

這個團不尋常,團長是陳赓,營、團長當戰士,裝備精良,戰力驚人

長征到達陝北後,陳赓幹部團與紅四方面軍的軍事學校合并成立了紅軍大學,幹部團的一部分學員被補充到了紅軍主力部隊,大都擔任了更進階别的紅軍指揮員。

陳赓幹部團完成了其曆史使命,也為我軍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軍事幹部,這些堪稱精華的力量一直活躍在中國革命的舞台上,建功立業,大放異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