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合肥包河區安置房建設快馬加鞭 全年近2萬人喜迎新居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合肥休甯路與桐城南路交口,一棟棟嶄新的樓宇拔地而起,缤紛的戶外塑膠步道和休憩涼亭描繪着幸福的生活圖景,再過不久,這裡1478套安置房即将迎來新主人。

打破以往安置房固有的低端概念,淩美苑項目采用現行主流開發商設計建造做法,按中高檔标準,在小區戶型設計、景觀綠化、配套建設等方面進行了全面提升。項目共有12棟單體、2棟商業,有四種戶型,配套雙層地下車庫,實行人車分流,停車位超過1200個。

從包河大道與龍川路交口一路往東,從過去邁不開腿、找不着路、繞不開灰塵的合肥市最大的城中村,到現如今一個現代化的嶄新生活空間——一渠淝水見證着包河巨變。太平湖路與棠樾路交口,川海花園小區裡,裝修建材的車輛進進出出,淝河鎮席井村的回遷居民正為布置新家奔走忙碌着,臉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11月中旬,該村478戶回遷居民實作了盼望已久的“安居夢”。

合肥包河區安置房建設快馬加鞭 全年近2萬人喜迎新居

川海花園小區回遷居民喜提新房。包河區委宣傳部供圖

“把最好的地段留給安置房,将最優的生活資源往安置點傾斜。”作為合肥市大建設主陣地、主戰場,“十四五”開局之年,包河在持續鞏固拓展“難辦證”問題專項治理成效的基礎上,廣泛開展“難安置”問題專項治理工作,全面拉開“征遷安置五年攻堅行動”,計劃在2025年底前,建成傳遞63個安置房項目,總面積約1435萬平方米,安置18.07萬人,完成目前尚未回遷及未來新增征遷群衆全部回遷安置,推動包河實作從大規模征遷安置到高水準建管的曆史性轉變,打造與“三個示範區”、與現代化中心城區建設相比對的城市形象和城市品質。

聚焦群衆關心關注的安置房建設速度和品質問題,該區不斷探索市場化代建、國企代建等模式,縮短安置房建設周期,提升安置房建設品質,安置房建設迎來集中建設和傳遞期。今年以來,濱湖潤園、紫光苑C地塊、紫光苑E地塊、滬上人家、川海花園、王大郢二期等6個安置房項目已順利回遷安置,總建築面積約139萬平方米,安置人口1.45萬人。此外,工大西村、金水佳園、淩美苑等3個項目有望春節前實作回遷,預計到農曆春節前包河還将有0.4萬人喜迎新居。與此同時,葛大店幸福城A地塊、淝南家園二期B地塊、賈大郢C地塊等安置房建設已進入尾聲,相關分房籌備工作正在組織推進中,有望在明年傳遞居民手中。

合肥包河區安置房建設快馬加鞭 全年近2萬人喜迎新居

92歲高齡的陳家英奶奶高興地展示新家房号。包河區委宣傳部供圖

目前該區已高标準成立征遷安置攻堅行動指揮部,成立安置房建設工作專班,建立三級會議排程機制,由區四大班子上司包保重點片區,成立綜合協調、資金保障、土地規劃、工程建設、征遷推進五個工作組,全力推進安置房建設分房進展,切實讓回遷居民早日住上高品質的“安心屋”。(杜靜 謝文君 張平)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