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亞坤夜讀丨隻需側耳細聽(有聲)

亞坤夜讀丨隻需側耳細聽(有聲)

......(節選)

萬物被焚燒,人類在躲藏。

是以萬物皆與陽光融為親密的一個整體,那是一個豐富到奇異,多元成宇宙的大家庭,因為經過酷烈至無法躲避的癡纏,它們已經對彼此了如指掌。

隻有人類遊離在外。

人自建堡壘與文化,與陽光若即若離,是以有了無數的空白,等待想象、思想以及一切可能的東西去填充與補綴。

怨夏天的陽光太熱烈,驅趕、 躲避,皆由此而起。欣喜冬天的陽光像故人,喜悅、依戀,也是由此而起。

是以,當陽光不計前嫌,在冬日重新光顧窗台時,我會如此激動。我曾經用多大的力氣躲避它,如今就用多大的力氣迎接它。我把窗簾盡可能地拉至邊緣,不讓它阻擋哪怕是一絲絲的陽光。陽光還是像夏天那樣毫無芥蒂地奔進來,像個走了長路回家,見到了從小睡到大的床鋪的人,全身心地撲上去,癱在上面,微笑着不願動彈。我是那個大床鋪的一部分,被陽光兜頭兜腦地抱住,有那麼一刻幾乎喘不上氣。我知道這是喜悅的重量,久别重逢的所有故事化成一個姿勢,在我的面前演繹,我和陽光怎麼會不激動得差點眩暈?

這樣的姿勢需要時間慢慢松開,舒展。我坐在桌前繼續工作,任陽光在這間鬥室裡慢慢逡巡,審視着久别的每一個物件,每一處地方。我們言語不通,但這一點兒也不妨礙我們之間情感的傳遞,溫度是我倆溝通的工具。它在我裸露的肌膚上前行,說我的熱量太小了,都沒能夠烘暖衣物,當我用手掌摩挲我的外衣時,上面已經是暖烘烘的了,這是陽光送給我的禮物,它知道這是我冬日最需要的東西。

書把自己盡量敞開在那裡,每一個黑字和圖檔都在向陽光問好。它們習慣了陰涼,可是冬天給它們的是寒冷。這是兩個概念。書的每一個内容都需要陽光歸來,幫它們回到熟悉的溫度裡,那是能夠令它們安好的舒适區。

時光走至現代,通信已把思念之苦一個個驅逐或破解,與陽光的聚首卻不受此限制。億萬年來,不管萬物走向何處何方,我們與陽光相見的距離皆不差分毫。人心變動,世事紛湧,陽光的初心和腳步卻從不改變。

我在陽光身上看到了永恒。這俗世中極為稀缺的東西啊,成為我恨它愛它,卻依舊要與它相依相伴的意義。一代代人走了,自會有人接替而至,與陽光對話。颠撲不破的變化與這變化中颠撲不破的永恒——陽光的旅程,是人類賴以生存的思想源頭的涓滴。我将它捧在手心,在冬日無聲的腳步裡,它的來處與曆程,隻需我側耳細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