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給電視畫面裝上“引擎” 智能電視進入“算法為王”時代

市場規模從5000萬台的高點,下滑至4000萬台的低點,電視行業僅用了5年時間。需求側存量市場的影響固然有,但供給側的問題其實更嚴重,主要表現為:在上遊核心器件供應鍊趨同的大背景下,電視終端産品陷入同質化競争的紅海,導緻既無法刺激消費市場的提振,又無法帶動産業的轉型更新。解決硬體同質化問題,成為橫亘在電視行業面前的一道必答題。觀察來看,以創維電視為代表的頭部品牌,做出了一份出色的答卷。猶如給電視畫面裝上“引擎”,創維AI畫質引擎引領智能電視進入了“算法為王”的時代。筆者認為,從傳統的“硬體為王”到如今的“算法為王”,這既是上遊供應鍊趨于穩定成熟後的必然要求,也是電視品牌進一步分化的關鍵依據。

亟待破局的“同質化”之殇

2021年的電視行業,承壓很大。相關資料顯示,2021年電視市場零售量規模将跌破4000萬台大關,僅有3825萬台,同比下滑7.5%。

實際上,電視行業的下行已經持續了數年。2017年-2021年,電視市場零售量一直處于下滑狀态,其中2020年的降幅最大,達到了9.7%。可以看到,自2016年電視行業零售量創紀錄的超過5000萬台随之下行之後,整個行業已經無力回到這樣的高點。

5年時間,電視零售規模就下滑了超過1000萬台,這是整個行業的巨大挑戰。在這樣的挑戰面前,電視企業就真的束手無策了嗎?

要找到有效的應對政策,首先必需找到問題症結所在。一些企業拿“存量市場”做擋箭牌,給自己的萎靡找客觀理由,但這絕不是根本原因,畢竟同樣深處“存量市場”,很多科技品類和科技品牌依然能保持穩定增長。

筆者觀察認為,在行業下行壓力下,不少電視品牌找不到破局之道,一個重要原因在于,産品同質化嚴重,品牌無法建構差異化競争力。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狀況?

問題在于,上遊面闆、晶片企業的品牌集中度在逐漸提高,電視品牌核心器件供應鍊正在趨同,電視企業關鍵器件的參數名額很難拉開距離,而畫質算法和調教這樣的能力,又不是一日之功,很多企業這方面短闆明顯,于是隻能堆疊同質化硬體,造成産品缺乏差異化競争力。

無論是傳統的液晶,還是新型的Mini-LED、OLED,如果僅僅靠供應鍊提供的屏體、模組和晶片,而不能實作軟硬體的深度協同,同質化就在所難免,對于日益“挑剔”的使用者來說,吸引力自然就不夠。

“算法為王”的競争新時代

如果說過去的電視行業是“硬體為王”,比拼的關鍵是供應鍊資源的整合效率,那麼如今的電視行業,則需要在硬體基礎上更加突出軟體的能力。

放眼整個消費電子行業,甚至也包括智能汽車行業,在硬體逐漸趨同的情況下,軟體能力的重要性愈加突出。

對于電視來說,畫質能力是核心能力,而畫質算法,則成為如今衡量一台高品質電視畫質水準的關鍵名額,甚至可以說,電視行業現在已經進入到“算法為王”的新時代。

一些頭部企業正是因為算法優勢,才建構出差異化競争護城河。例如,為什麼同樣是上遊供應的液晶屏、OLED屏,創維電視的畫質水準能大幅超越行業,并由此建立起高端品牌和市場優勢?秘密就在于,這家企業擁有“創維AI畫質引擎”這樣獨有的算法,讓畫質實作越級優化。

給電視畫面裝上“引擎” 智能電視進入“算法為王”時代

“AI畫質引擎”又到底是一個怎樣的存在呢?簡單來說,有了這個黑科技的加持,猶如為電視畫面裝上了“引擎”,畫質水準極大提升。

作為創維電視自研的AI畫質優化解決方案,“創維AI畫質引擎”其實是一個體系化科技的有機內建,通過AI技術,對畫面圖像進行搜尋、識别和重構,逐幀實時優化畫質。

具體來看,它包括超級清晰度SR、運動估計與運動補償MEMC、動态目标重塑NR、精密平滑處理DPCS、酷睿炫彩ACM、AI場景畫質優化、星羅棋布AI控光功能,具備與變色龍AI畫質晶片同等級别的畫質優化能力。

以超級清晰度SR為例,這個功能的神奇在于,可以将低分辨率的畫面信号,與創維畫質工程師30多年積累的影像資料庫進行實時對比分析,通過機器學習超分算法進行紋理建立、邊緣恢複和畫質降噪處理,補充恢複失真的畫面細節,實時輸出接近4K/8K分辨率的超高清片源。

給電視畫面裝上“引擎” 智能電視進入“算法為王”時代

再例如,“創維AI畫質引擎”還具備“AI場景畫質優化”的能力。也就是說,它可以根據場景不同,自動智能識别并進行畫質優化。是以,經過AI優化過的畫面,天更藍、草更綠、建築更清晰銳利、人臉膚色更柔和自然。

給電視畫面裝上“引擎” 智能電視進入“算法為王”時代

創維“AI畫質引擎”的星羅棋布AI控光技術,則能逐幀AI識别畫面内容,實時适配最佳控光分布,可以實作2304實體背光分區獨立控光,每個控光分區可實作4096級階梯變化,控光分布實時智能适配電視畫面,讓畫面呈現更精準,可實作高達100萬:1的超高對比度和1500nits峰值亮度。

給電視畫面裝上“引擎” 智能電視進入“算法為王”時代

此外,運動估計與運動補償MEMC的清晰不卡頓,動态目标重塑NR的精準降噪,精密平滑處理DPCS的智能色深補償、酷睿炫彩ACM的精細色彩……正是這些黑科技的協同工作,才讓創維電視的畫質水準“高人一等”,也才讓這家科技巨頭不斷開發出差異化的高端爆品。

給電視畫面裝上“引擎” 智能電視進入“算法為王”時代

同樣是做OLED電視,創維玻璃發聲8K OLED電視W92,由于搭載了“創維AI畫質引擎8K版”,這款高端電視成為電視行業的“畫質天花闆”;同樣是做120Hz高刷電視,因為搭載了“創維AI畫質引擎4K版”,創維A20 Pro成為重新定義高刷大屏體驗的真120Hz無屏閃音畫旗艦。

給電視畫面裝上“引擎” 智能電視進入“算法為王”時代

得益于軟硬體深度協同的整體領先,創維電視的品牌力近年來持續提升。全球知名的資料洞察機構凱度(KANTAR)報告顯示,創維電視的品牌力表現強勁,總體知名度(77%)、品牌考慮度(55%)、品牌偏好度(20%)均在調查中位列行業第一。同時,品牌溢價力和品牌潛力表現也十分突出。

整體來看,在“算法為王”的新競争時代,創維電視已經占據了一個領先身位。

“難而正确”的成功方法論

畫質算法如此重要,為什麼很多電視品牌的畫質水準仍不敢恭維呢?原因不在于他們“不想”,更多還是“不能”。

“不能”的原因,是因為難度非常高。這既需要對産業及消費趨向的精準判斷,更需要對技術價值的長期主義的堅守。說到底,要做“難而正确”的事情。

創維電視之是以能打造出“創維AI畫質引擎”這樣的黑科技,一方面是因為它對于畫質算法高度重視,深刻了解軟體對于電視産業的重要作用,并進行針對性高強度投入;另一方面則得益于這家企業有着超過30多年的畫質調教經驗和影像大資料庫的積累,能夠在電視行業的“算法時代”實作厚積薄發。

舉例來說,“創維AI畫質引擎”的超級清晰度SR功能的實作,需要将低分辨率的輸入信号和影像資料庫行實時比對,其他電視企業要麼沒有這樣的資料庫,要麼資料庫積累的内容很少,是以很難實作這樣的功能。

對比來看,創維的影像資料庫有着30多年的積累,擁有10G圖檔與10T視訊,内容來源于工程師的日常測試、樣闆片源以及影音作品,通過從區域控光、降噪、色彩、清晰度、MEMC、HDR、對比度等各方面收集、制作素材進行分析并打上相應内容标簽及分類,并在30餘年的發展中不斷更新、替換進行疊代。

給電視畫面裝上“引擎” 智能電視進入“算法為王”時代

是以,所謂的成功從來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簡單造一個技術概念就可以實作的。創維30多年來死磕畫質技術,儲備了超越行業的畫質優化能力,打造出獨有的AI畫質引擎;長期重資源投入,研發出AI畫質晶片這樣的硬核科技,并通過軟硬體的深度協同才産生了畫質水準“高人一等”的結果。

如今的電視行業,不再有押寶式“風口暴富”的奇迹,隻會有創維式“厚積薄發”的成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