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國寶大會》:從國寶讀懂中國

作者:鄒明洲 應思瑤

《中國國寶大會》是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于今年下半年推出的一檔文博類節目,将“國寶”與競技元素有機融合,對助推全民的文化認知、文化認同、文化傳承起到不可忽視的作用。

《中國國寶大會》:從國寶讀懂中國

文化認知:打造全景式文化拼圖

鋪展開宋代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領略河南開封的盛世圖景;凝視清代康熙時期的郎窯紅釉觀音尊,品味古時的美學理念;摘下商周時期的小金面具,看透四川盆地的青銅文化。《中國國寶大會》以不同地域、時代、類型的文物作為認知對象,以“人”“物”具象式表達作為認知方式,建構出一張全景式的文化拼圖。我們共同跨越時代與地域的長河,通過各種文物符号,多元度、全方位讀懂中國的曆史。2021年是中國共産黨建黨100周年。《中國國寶大會》亦緊貼時代議題,為文化烙印上時代新印記,将革命文物搬上舞台,訴說光榮曆史的同時,也催生出了強大的精神動力與信仰力量。

節目中,專家以權威話語闡釋文物相關内容,提升了節目的權威性與公信力。同時,參賽選手以日常化的表達,講述自己與文物之間的故事。這樣的講述豐富了文物的内涵與價值,令觀者于潛移默化中接受文化訊息。此外,節目以人物、文物、題卡“三物一面”向觀者展示題目所涉及文物之樣貌,同時配合明淨基調的現場燈光,表現出文物的年代感與厚重感,令觀者對文物形成全方位的具象式認知。

文化認同:跨時代下的文化互動與心理共振

《中國國寶大會》嘗試建構起曆史文物與現代生活的關聯,讓當下的年輕人真正讀懂曆史。每年除夕之夜作為辭舊迎新的“新年鐘聲”,來自西安碑林博物館的“景雲鐘”。一聲聲清晰洪亮,音質優美的鐘聲,不僅顯示了唐代高超的冶鑄技術,更拉近了曆史與現實的距離,産生了奇妙的心理共振。

此外,《中國國寶大會》以文物為媒介,探尋其曆史淵源與文化底蘊,并進行現實、時代意義下的再诠釋,加深了群眾對于中華民族曆史文化的認同感。例如,節目将革命文物《趙城金藏》搬上了舞台。在抗戰時期,它曾被日軍搶奪,最終在八路軍與僧人的保護下才得以成功轉移。觀衆通過節目了解了《趙城金藏》的曆史沿革與文化價值,很容易被革命精神所感化,繼而催生“我是中國人”這一民族身份的認同,更進一步意識到我們擁有“中國人”這一群體名稱,最終實作個體與個體之間即群體的心理共振。

文化傳承:打造互動視角下的文化名片

《中國國寶大會》差別于早期的央視“大會系列”節目,取消了百人選手團或現場觀衆參與同步答題的設定,并簡化了叙事空間,實作“小衆”普及下的“沉浸式”審美——節目在選擇講述者時更加注重平民化和代表性。此前,《國家寶藏》通常以文物繼承者、發掘者、守護者為講述人,與普通觀衆之間存在一定的距離,而《中國國寶大會》以調整故事講述者身份“砝碼”的方式來平衡講述者與觀衆之間的距離。當二者互動的杠杆處于持平的狀态時,其互動、共情的力度和方向才能實作最大程度上的優化。此外,節目中還增加了文博愛好者這一進制素,以影響和感召大衆,為互動杠杆的穩定性助力。

如果說“小衆”普及靠節目,那麼“大衆”參與所依靠的就是節目與新媒體的關聯。《中國國寶大會》借助新媒體手段提高大衆參與度和參與感,實作了中華曆史文化的故事再創。觀衆作為擁有話語權與表達力的個體,将節目公文、短視訊、答題過程、答題所感等内容進行實時分享,實作了資訊的使用與傳播。在曝光度與普及度雙雙提升的情況之下,必将會有愈來愈多的文物故事被發掘,而這樣的影響力又會推動新的故事被挖掘和生産。

(鄒明洲系浙江師範大學文化創意與傳播學院大學生,應思瑤系浙江師範大學文化創意與傳播學院青年教師)

來源:光明網-文藝評論頻道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