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中国国宝大会》:从国宝读懂中国

作者:邹明洲 应思瑶

《中国国宝大会》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于今年下半年推出的一档文博类节目,将“国宝”与竞技元素有机融合,对助推全民的文化认知、文化认同、文化传承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中国国宝大会》:从国宝读懂中国

文化认知:打造全景式文化拼图

铺展开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领略河南开封的盛世图景;凝视清代康熙时期的郎窑红釉观音尊,品味古时的美学理念;摘下商周时期的小金面具,看透四川盆地的青铜文化。《中国国宝大会》以不同地域、时代、类型的文物作为认知对象,以“人”“物”具象式表达作为认知方式,构建出一张全景式的文化拼图。我们共同跨越时代与地域的长河,通过各种文物符号,多维度、全方位读懂中国的历史。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中国国宝大会》亦紧贴时代议题,为文化烙印上时代新印记,将革命文物搬上舞台,诉说光荣历史的同时,也催生出了强大的精神动力与信仰力量。

节目中,专家以权威话语阐释文物相关内容,提升了节目的权威性与公信力。同时,参赛选手以日常化的表达,讲述自己与文物之间的故事。这样的讲述丰富了文物的内涵与价值,令观者于潜移默化中接受文化讯息。此外,节目以人物、文物、题卡“三物一面”向观者展示题目所涉及文物之样貌,同时配合明净基调的现场灯光,表现出文物的年代感与厚重感,令观者对文物形成全方位的具象式认知。

文化认同:跨时代下的文化交互与心理共振

《中国国宝大会》尝试构建起历史文物与现代生活的关联,让当下的年轻人真正读懂历史。每年除夕之夜作为辞旧迎新的“新年钟声”,来自西安碑林博物馆的“景云钟”。一声声清晰洪亮,音质优美的钟声,不仅显示了唐代高超的冶铸技术,更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产生了奇妙的心理共振。

此外,《中国国宝大会》以文物为媒介,探寻其历史渊源与文化底蕴,并进行现实、时代意义下的再诠释,加深了民众对于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认同感。例如,节目将革命文物《赵城金藏》搬上了舞台。在抗战时期,它曾被日军抢夺,最终在八路军与僧人的保护下才得以成功转移。观众通过节目了解了《赵城金藏》的历史沿革与文化价值,很容易被革命精神所感化,继而催生“我是中国人”这一民族身份的认同,更进一步意识到我们拥有“中国人”这一群体名称,最终实现个体与个体之间即群体的心理共振。

文化传承:打造互动视角下的文化名片

《中国国宝大会》区别于早期的央视“大会系列”节目,取消了百人选手团或现场观众参与同步答题的设置,并简化了叙事空间,实现“小众”普及下的“沉浸式”审美——节目在选择讲述者时更加注重平民化和代表性。此前,《国家宝藏》通常以文物继承者、发掘者、守护者为讲述人,与普通观众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而《中国国宝大会》以调整故事讲述者身份“砝码”的方式来平衡讲述者与观众之间的距离。当二者互动的杠杆处于持平的状态时,其互动、共情的力度和方向才能实现最大程度上的优化。此外,节目中还增加了文博爱好者这一元素,以影响和感召大众,为互动杠杆的稳定性助力。

如果说“小众”普及靠节目,那么“大众”参与所依靠的就是节目与新媒体的联动。《中国国宝大会》借助新媒体手段提高大众参与度和参与感,实现了中华历史文化的故事再创。观众作为拥有话语权与表达力的个体,将节目公文、短视频、答题过程、答题所感等内容进行实时分享,实现了信息的使用与传播。在曝光度与普及度双双提升的情况之下,必将会有愈来愈多的文物故事被发掘,而这样的影响力又会推动新的故事被挖掘和生产。

(邹明洲系浙江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与传播学院本科生,应思瑶系浙江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与传播学院青年教师)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