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家博館長”傳家風!

2021年,由宜昌市委文明辦整理編輯、組織創作的《漫畫“宜昌好人”》由三峽日報社電子音像出版社結集出版,這些宜昌“中國好人”的故事,帶着油墨的清香,以漫畫的藝術形式,精彩呈現在讀者眼前,深深印刻在人們心上!這是全國文明城市宜昌向建黨百年華誕獻上的厚禮,這是宜昌奮力争創全國文明典範城市的一個個縮影……

中共宜昌市委宣傳部

中共宜昌市委文明辦

三峽日報社

聯合推出系列報道《漫畫“宜昌好人”》

今天推出第14期

袁裕校:“家博館長”傳家風

“家博館長”傳家風!

【緻敬詞】

他,二十載初心如一,秉持家訓苦工能恒,扶危濟困幫助鄉鄰。他,被稱“中國家志第一人”,用百年家庭文化遺存建成全國首家綜合性平民家庭博物館,填補了國家方志類地方文化的空白,為弘揚新時代家風文化樹立了一面旗!

“家博館長”傳家風!

袁裕校,宜昌市袁裕校家庭博物館館長。先後榮獲第七屆“薪火相傳——中國文化遺産保護年度人物”、湖北省勞動模範、荊楚楷模、中國好人等榮譽稱号。秉持家訓“苦工能恒、苦成正果”,編撰家族志,建設一座家庭博物館,三度榮獲大獎。

“家博館長”傳家風!

他熱衷于文化收藏,決心成立一家反映鄉村普通人家生活變遷的博物館。于是,他白天尋找場地晚上整資料,通過一 番考察,在點軍區紅光社群附近尋租到一所舊學校,作為博物館的場地。他經過30多年的收藏搜集整理,建成了中國首家平民家庭(袁裕校)博物館。

“家博館長”傳家風!

博物館先後被授予“省情市情教育基地”“湖北省家庭檔案示範點”“宜昌市愛 國主義教育基地”“宜昌市青少年校外活動示範基地”,前來參觀考察學習的人絡繹不絕。他始終堅持博物館公益為先,每年公益性免票金額達100萬元,占到票務總收入的85%。

“家博館長”傳家風!

他擔任義務輔導員,免費為中國小生授課,傳遞愛國、感恩的正能量。在近千篇中國小生的觀後感中,寫滿了對他學雷鋒做善舉的敬佩之情。人民日報、中央電視台以《“苦”字家訓的百年變遷》《一座穿越家庭曆史的博物館》為标題進行了報道。

“家博館長”傳家風!

他的家鄉興山縣有一所黃家山國小, 建于七十年代初,被定為一級危房。這個村是一個三百多人的高山小村,農民溫飽都沒有解決,哪有錢建房。他得知情況後,步行三十餘裡來到學校了解實情,當場就地幫助規劃、選址、設計,捐資興建了 一所預制結構的校舍。

“家博館長”傳家風!

從 1995 年開始,他每年都要捐助一定數量的錢款和物資扶貧幫困個人及災區,連續多年被評為宜昌市學雷鋒先進個人,他積極參與汶川地震、西南旱災、玉樹地震募捐以及“慈善一日捐”等活動,曆年捐贈累計總額達35.7萬元。

來源 | 三峽日報

視訊 | 徐甜甜、彭詩捷

編輯 | 廖夢琪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