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東莞市市場和冷鍊專班下發《關于進一步加強元旦春節期間農貿市場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下稱《通知》),嚴格部署六項防控措施,督促各農貿市場開辦者落實主體責任,進一步加強元旦春節期間東莞農貿市場防控工作。
截至目前,東莞共有農貿市場從業人員80750名,均已100%完成2針疫苗接種,正在積極推進第三針加強針接種工作;全市已累計檢查市場數22.39萬家次,累計清潔消毒市場數22.61萬家次。

落實農貿市場圍蔽管理。《通知》明确,各鎮街(園區)市場和冷鍊防控專班要逐一督促轄區各農貿市場按照分類落實圍蔽措施。對閉圍式的農貿市場,在滿足消防應急管理的前提下,保留2至3個進出通道,落實進出通道分離;其他出入口封閉,確定人員進出可管可控。對敞開式的農貿市場,應在市場周邊安裝60-80厘米固定護欄進行圍蔽,間斷隔開居民區、生活區;護欄可采用鐵馬式或水馬式,保留2到3個出入口,且進出通道分離。在出入口安裝監控裝置,對進出場情況進行實時監控。
落實農貿市場入場管理。東莞共有農貿市場428個,數量位居全省第2,目前均已設定健康安全員。《通知》進一步要求各農貿市場配備若幹健康碼管理人員、體溫檢測員,確定在農貿市場營業期間全程開展測溫驗碼工作;鼓勵有條件的農貿市場在各個入口處安裝自動測溫裝置,提升測溫效率。各農貿市場出入口須張貼(或擺放)與本市場關聯的二維碼圖檔,要求所有進入人員戴口罩并有序落實測體溫和健康碼查驗工作,對于健康碼為紅、黃碼的人員,拒絕其進入,并引導其到指定醫療機構就醫檢查;同時通過大喇叭、海報、液晶顯示屏滾動播放等方式,提醒入場人員戴口罩、保持安全距離及做好健康防護。
落實農貿市場入場人員健康管理。目前,東莞共有農貿市場從業人員80750名,均已100%完成2針疫苗接種,正在積極推進第三針加強針接種工作。《通知》對于市場管理人員、從業人員工作期間及所有入場顧客的健康管理提出了明确要求。入場人員均須全程佩戴口罩,從業人員處理或包裝熟食、可生食食品時,應按規定穿着工作服和佩戴手套;市場管理人員定期開展巡查,及時提醒相關管理人員、從業人員及顧客按要求規範佩戴好口罩;對從業人員開展健康管理,登記健康狀況,一旦出現有發熱、幹咳、乏力、嗅(味)覺減退、鼻塞、流涕、咽痛、結膜炎、肌痛和腹瀉等症狀人員,引導其盡快到就近醫療機構發熱門診排查治療。
落實農貿市場清潔衛生管理。《通知》再次強調,要嚴格執行活禽市場“一日一清潔消毒、一周一大掃除、一月一休市、活禽零存欄”的制度(“1110”制度)和農貿市場每天集中消毒制度;督促市場開辦者每天對檔口進行集中統一清潔消毒,維護好門前公共設施的完好整潔;市場内經營者每天營業後進行全面清潔消毒,并做好記錄;市場内應當配備果殼箱、垃圾桶等衛生設施,保持清潔,定期消毒。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計檢查市場數22.39萬家次,累計清潔消毒市場數22.61萬家次。
落實農貿市場“專人駐場”制度。前期各鎮街(園區)已由市場監管部門牽頭,會同衛健、商務、城管等部門委派駐場人員,對農貿市場實施專人駐場監管。全市共有駐場人員638名,負責每日巡查監管,記錄開辦者執行圍蔽管理、進場掃碼、體溫檢測、佩戴口罩、每日清潔消毒等防控措施的落實情況。對于發現的問題要及時督促市場開辦者限期整改,對屢教不改或嚴重違反防控政策的,上報相關部門堅決予以關停整頓。目前,全市已累計關停整頓農貿市場16家次。
落實農貿市場疫情防控應急處置措施。《通知》要求,各農貿市場要健全完善疫情防控應急預案,加強防疫物資配備,包括防疫口罩、手套、防護服、消毒用品等應急物資,保障随時可用;對于入場查驗發現的疑似感染新冠病毒人員,要按照第一時間報告、第一時間處置的原則,及時向所在社群(村)報告,并配合做好應急處置。
【記者】唐卓 吳擒虎
【作者】 唐卓 吳擒虎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用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