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文具店裡的玩具之憂

“這些彈力球都是孩子抽獎得來的,他抽了個小的,還想要個大的,這跟變相賭博有什麼差別呢?”家住市區天成郡府小區的李麗捧着一些彈力球郁悶地說。

記者采訪發現,像“龍珠”、膠帶球、奧特曼卡片等玩具在孩子們之間非常盛行。有的孩子甚至癡迷到了吃飯、睡覺、上課“不放手”的程度。

文具店裡的玩具之憂

花錢抽獎得“龍珠”

11月20日,李麗發現,上國小3年級的兒子浩軒經常在放學後帶回五顔六色的彈力球。這種彈力球被浩軒稱做“龍珠”。

李麗詢問得知,這些“龍珠”是浩軒抽獎得到的。

在随後的幾天中,李麗發現,兒子浩軒對于抽獎得“龍珠”這件事兒有點兒上瘾,經常向她要零花錢去抽獎。

特别是最近兩天,浩軒已經有點“癡迷”到茶飯不思的程度,天天想着去抽獎。有一次,他還偷偷向他爸爸要了10元錢去抽獎。

為了搞清楚抽獎得“龍珠”到底是個什麼遊戲,李麗跟着浩軒來到了學校附近的小賣部。

李麗看到,小賣部一進門處就擺放着一個大紙盒子。盒子上面有一個個帶有标号的彩色彈力球。同時,在這些彩色彈力球下面還有相應的數字标号。從1号到60号,彈力球的個頭也按照從大到小排列着。

不少背着書包的學生正圍在小賣部老闆周圍抽卡片,5角錢抽一次。

這些卡片上寫着不同的數字,對應着大小不同的彈力球。其中,1号彈力球個頭最大,之後的個頭越來越小。

李麗看到,學生們紛紛掏錢來抽獎,更有甚者直接拿出了10元錢來抽獎。

有的孩子抽到4号,周圍的小夥伴就一陣歡呼,他就得到了一個個頭比較大的彈力球;抽到42号的學生有點兒沮喪,他得到了一個個頭小的彈力球。

有的孩子一連抽了5次,得到了5個大小不一的彈力球。但是他還不罷休,還要繼續抽獎,不一會他就花了5元錢。

李麗向周圍的朋友打聽,不少孩子也沉迷于抽獎得“龍珠”的遊戲。有一個孩子為了得到更大的“龍珠”,一個星期花了50多元錢。

李麗不禁擔憂,這些抽獎性質的遊戲對孩子們的吸引力相當大,是不是帶有一種變相賭博的性質。“孩子們的自控力不好,利用孩子們想要得到更大球的心理來盈利,實在不應該。”李麗說。

文具店裡的玩具之憂

玩膠帶球玩到手腫

“一撕、一粘、一卷”,隻需三步,便可以收獲一個膠帶球。

連日來,國小3年級的劉雅培對這種膠帶球上了瘾。每天除了吃飯、睡覺,都在不停地卷卷卷。

劉雅培最初是在舞蹈興趣班裡看到其他同學玩這個膠帶球的,那時,她就纏着媽媽張穎給她買。孩子們說膠帶球是減壓神器,學校附近的文具店就有售。

于是,張穎就在文具店花7元錢給女兒買了兩卷膠帶球。這家文具店店主說,最近,膠帶球賣得很火,店裡隻剩了些存貨。膠帶球根據品質和粘球的難易程度分為不同的價格,大多在3元到7元不等。

在這家文具店,張穎還碰到了兩個國小生來購買膠帶球。

這兩位國小生告訴張穎,用小球把膠帶上的膠黏劑撕拉下來,并不斷用膠黏劑包裹小球,小球越來越大,玩膠帶球的過程讓他們感覺很有意思。

膠帶球拿回家後,劉雅培立刻就玩了起來。直到張穎叫她吃飯,她才戀戀不舍地放下。

劉雅培還告訴媽媽,同桌上課也偷偷玩膠帶球,讓老師看見沒收了。

兩卷膠帶球玩完後,劉雅培又纏着媽媽從網上買了一包寬的馬卡龍色系膠帶球,她說要和同學比賽,看誰卷的球大。

看到女兒一刻不停地在手裡忙活着,媽媽覺得不可了解:一個小小的膠帶球,究竟有多大魅力,可以讓孩子這麼着迷呢?

一天,劉雅培覺得手指比平時大了一圈,還有點疼,于是向媽媽求助。

張穎一看孩子的手指,有些紅腫,聯想到這幾天孩子一直在玩膠帶球,張穎覺得那就是罪魁禍首。

她急忙帶着孩子來到樓下的社群門診。醫生檢查了孩子的手指和膠帶球後說,膠帶球的膠黏劑部分是由合成橡膠制作成的。孩子手指紅腫可能就是過度接觸這種物質造成的。

文具店裡的玩具之憂

奧特曼卡片玩得上瘾

“媽媽,你就給我買兩包奧特曼卡片吧……”7歲的佳緣哀求着媽媽羅丹。

看着佳緣渴求的目光,羅丹想發脾氣又忍住了,這已經不知道是第多少次給孩子買奧特曼卡片了。

這次,佳緣買了兩包5元的卡片。剛付完錢,還沒等走出超市,他就迫不及待地打開了一包,仔細地翻看着。把幾張卡片看完後,佳緣臉上露出了失望的表情,喃喃地說:“怎麼又沒有我想要的稀有卡片呀。”随後,他又打開了另一包。

自去年開始,佳緣看到有小朋友們在一起玩奧特曼卡片也想玩,便讓媽媽去買。超市内,奧特曼卡片有1元、2元、5元、10元甚至上百元的。卡片的售賣形式就跟抽盲盒似的,每一包卡片,在拆開之前,誰也不知道裡面是否有稀有卡片。

一位超市的店主告訴羅丹,那些1元、2元的卡包裡基本上都是普通卡片,想要提高抽到稀有卡片的機率,就得買5元、10元甚至上百元的卡盒。

羅丹說,這種小卡片對孩子有很大的誘惑力,一是設計稀有卡片讓孩子們去搜集,二是拆每一包都跟“中獎”一樣。越不能中獎,孩子們越要去買。這種設定稀有卡片的行為,也造成了孩子們之間的攀比。

剛開始,羅丹為孩子買了幾包1元的,得到的都是普通卡片,可是當佳緣拿出去和别的小朋友玩時,卻受到了奚落,說他的等級不高。為了買到級别高的卡片,每次佳緣都會讓媽媽給他買5元或者價錢更高的。

佳緣拿着那些進階卡片像寶貝一樣,隻要有時間就會翻看,對于各種奧特曼的名字,他記得比課文還清楚。

羅丹本以為佳緣玩一段時間卡片就會失去興趣,誰知快一年過去了,他仍樂此不疲地收集。按佳緣的說法就是,小朋友們都在玩,他們一有時間就比誰集的稀有卡片多。

到現在,羅丹已經為孩子花了大幾百元錢購買卡片。 羅丹說:“不讓孩子玩卡片吧,很多孩子都在玩,卡片成了他們共同的話題。讓他繼續玩下去,我又擔心他越來越上瘾,真讓人頭疼。”

文具店莫變玩具店

記者走訪了市區幾所國小附近的文具店,發現除了各種各樣的文具,像膠帶球、水晶泥、抽獎得“龍珠”、奧特曼卡片等玩具被擺放在了文具店的顯眼位置,吸引國小生前來購買。

在一家文具店内,有兩位國小生正在挑選膠帶球。這些膠帶有黃的紅的藍的粉的,顔色非常鮮豔。他們一邊挑選還一邊讨論,“這種膠帶不好用,不容易起膠。那種的噴點酒精,起膠效果更好。”

一位商家告訴記者,現在孩子們玩的東西花樣變化多。有時候學生們要買一些他沒有見過的東西,描述半天他都不知道那是什麼。每次從小朋友口中聽到新玩具,他就趕緊去打聽、進貨,生怕比别的商家晚一步。

采訪中,這位商家告訴記者,他在學校附近開店已經4年時間了。這幾年間,他發現孩子們喜歡玩什麼都是跟風的,有的是一些卡通片衍生出來的玩具,比如手指陀螺、奧特曼卡片、星鑽積木等;有的是短視訊部落客推薦的玩具,比如膠帶球和水晶泥……當一件新穎的玩具出現在商店時,立刻就能吸引小顧客們的眼球。有的玩具也就一股熱潮,風靡幾個月就會銷聲匿迹;有的玩具卻會經久不衰,一直受到孩子們的喜愛。

這位商家坦言,學校附近的文具店裡賣的玩具價位都不會太高,多是幾元、十幾元的小玩具,相比起商場裡動辄數百元的玩具,家長們更樂意掏錢買個孩子樂意。是以,很容易刮起一股股的玩具熱潮。

家長李麗說,校園周邊的文具店變成了玩具店,不能不讓人憂慮。孩子本身沒有什麼鑒别能力,無法識别假貨和危險玩具,對于帶有“抽獎”等性質的玩具更是缺少抵制能力。商家應守法經營,強化安全意識,不要銷售危害未成年人的危險玩具。家長除對孩子進行教育外,在為孩子購買玩具時,要把安全性放在首要位置。同時希望相關部門加強監管,規範兒童玩具的銷售,為孩子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

(記者 吳豔 祁曉娟 李小賢 攝影報道)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