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國家曆史上都有英雄式的人物,盡管他們的事迹可能并沒有電影中那麼精彩,但是對那些被他們拯救的人來說,他們的魅力不比那些虛構的英雄差。對俄羅斯而言,朱可夫就是一位這樣的英雄。

相信他的名字不僅在他的國家無人不知,在其他國家也會有不少人知道。他是前蘇聯的大元帥,曾在二戰中屢建戰功。他在莫斯科戰役中的合理調配和正确決策,保證了戰役的勝利,避免了蘇聯被亡國的命運,拯救了無數人的生命。
這樣的一位英雄,在戰後應該受到和他功勞相稱的待遇,這是他應得的。可實際上他并沒有受到這樣的對待。
相反,他得到的待遇不像個元帥,反而像一個犯人。不僅被撤去了所有的職務,甚至還被趕去放羊。究竟是什麼原因導緻這種情況發生呢?
朱可夫在戰後為何會被冤枉?
那是在1941年7月,剛剛結束其他地區戰事的他來不及休息,就被斯大林火速叫到了莫斯科。對方見到他以後,直截了當的告訴了他這次叫他來的原因:德軍計劃進攻莫斯科,并且已經開始,但是因為失去聯系,斯大林不知道前線是什麼情況。
而朱可夫的任務就是去前線了解清楚情況,并阻擊敵軍。他到目的地後發現情況很不好,敵軍此時已經将離莫斯科不遠的兩個地區包圍住了,并且蘇軍人員傷亡很多。
朱可夫在仔細觀察局勢後,決定重新組建西方面軍正面對抗敵人。在正式開戰前,蘇軍舉行了閱兵式鼓舞士氣。之後的戰場上,盡管蘇軍一開始處于劣勢,但他們堅持到了冬天。
由于敵人不适應嚴寒環境,于是他們就趁這個時候反攻,最終打得德軍隻能轉入防禦,莫斯科危機解除。
這次勝利使朱可夫成為救世英雄,無論軍中還是民間都對他很崇拜,尤其是在閱兵式時,下面士兵對他回應十分熱烈。
這些,都成為了一根刺,紮在了斯大林心中,也為日後朱可夫被冤枉埋下了隐患。
這位英雄是如何獲罪的?獲罪後他又遭遇了什麼?
莫斯科之戰的勝利使他成為了一個傳奇人物,但在備受關注的同時他也被斯大林盯上了。這個上司人不會允許一個比自己更有影響力的人存在。于是就開始找朱可夫的把柄,最終以“過于自大,将戰功全部歸于自己”為由,撤去了他現在的職務。
然後他先是被調到别的地區,之後又被發配到烏拉爾區放羊。不過好在情況并沒有一直這樣下去,赫魯曉夫接任後,因為二人曾經是老戰友,再加上這樣确實不公正,于是他就又被提拔了上來,并在1953年出任國防部副部長,後又在1955年成為部長。
按說已經經曆過一次了,這次他應該記住一些教訓了吧?可是,朱可夫這一輩子犯的最大的罪就是不會猜測上司者的心意,是以又出事了。
在1957年,馬林科夫聯合中央其他官員要求赫魯曉夫離職,赫魯曉夫不願意,于是就讓所有中央官員一起裁決這件事。朱可夫得到消息後不僅支援自己的老戰友,還動用自己強大的關系網擺平了馬林科夫,最終解除了此人和他同黨的職位。
但赫魯曉夫見到這個結果不但不放心,相反還擔心,他看到了朱可夫的強大能力。為了坐穩位子,他也走了斯大林的老路。
在1957年10月随便用一個罪名免除了朱可夫的一切職務。最終這位元帥一直到死都沒能洗清冤屈。
葉利欽為什麼要為這位元帥平反?
這個問題可以分為三個原因。
首先1995年是二戰勝利50周年,俄羅斯人民需要一個英雄。這個英雄總不能去其他國家找,而本國的英雄,誰都沒有朱可夫合适。但想要贊頌他的話,就必須先為他正名。
其次就是國際影響,朱可夫不僅僅是拯救了莫斯科,可以說他指揮的戰争改變了二戰後期的戰況走向,在德軍勢頭最盛之時給了他們有力打擊。這樣一位國際上都承認的英雄,卻在本國遭受冤屈,不管怎麼說都說不過去。
第三個原因,就是針對當時的總統葉利欽而言。對他來說就算承認朱可夫的功績,也不會再對俄羅斯政壇有什麼影響了。畢竟此時朱可夫已經逝去二十一年了。
是以,在事情過去這麼多年以後,這位英雄終于得到了公正對待,唯一可惜的是,英雄已經不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