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被太太和女兒嫌棄“太笨”,任正非據理反駁:幹嘛非得補短闆?

如果一個男人被老婆嫌棄“笨”,會有什麼反應?

任正非,一個中國商業史上怎麼也繞不開的名字。他44歲負債兩百萬創業,帶領華為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公司,發展到如今全球通信行業的霸主。但就是這樣一個商界天才,在一次媒體采訪中卻透露,自己在家裡常常被太太和女兒罵“笨死了”。不過任正非反而很高興地說:“我是很笨啊。人都是有短闆的,不完美才是完美。”

被太太和女兒嫌棄“太笨”,任正非據理反駁:幹嘛非得補短闆?

每個人都期望自己是完美的,為何任正非唯獨認為不完美才好呢?

一、任正非:完美的人是沒用的

美國著名管理學家勞倫斯·彼得提出過一個理論叫“短闆理論”,又稱“水桶理論”。這個理論認為,木桶裝水的能力,是由組成木桶最短的木闆決定的,最長的那塊木闆再長也沒用。我們要想裝更多的水,就要想辦法把短闆變長。很多成功的企業家都很笃信“短闆理論”。

比如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曾說:“我們的一切美德都來自于克服自身缺點的奮鬥。”無數人把這段話奉為圭臯箴言,認為人跟木桶一樣,隻有想方設法補齊自己的短闆,才能讓我們的綜合能力更強,才能在這個社會上更好地生存。然而,在任正非看來,追求各方面完美是沒用的,笨一點挺好。

被太太和女兒嫌棄“太笨”,任正非據理反駁:幹嘛非得補短闆?

任正非認為,如果人們都把心思放在追求完美上,就會耗費過多的精力,一直想着還有哪裡做得不好,還有哪裡需要改進,眼光隻會放在自己的不足上面,甚至會産生對自身能力不必要的焦慮,扼殺了自己的翅膀,給自己強行戴上枷鎖。

華為想要的人才并不是這種追求完美的人,而是允許有短闆、但長闆更為突出的人。隻要你在某一方面上的能力足夠突出,華為就歡迎你加入。任正非說自己的作用就是将千軍萬馬粘合在一起,将優秀的人組織在一起,用團隊補足短闆,發揮長闆。

二、愛打遊戲的俄羅斯數學家

在企業管理中,如果一個上司隻關注下屬的短闆,則天下無可用之人,反之,則天下皆可用之人。

華為曾在俄羅斯設有一個數學算法研究所。研究所的負責人是任正非以200萬美元的高薪聘請的。不過這位俄羅斯數學家性格内向,不愛社交,不善言辭,整天一個人抱着電腦,要麼發呆、要麼打遊戲,連他的同僚也不知道他上班在幹什麼。一般這樣不合群的員工上司都會開導一番,但任正非并沒有幹涉。不過問他的工作進度,每年的經費照常劃撥,随他喜歡做什麼。就是這個隻會悶頭自己做事的俄羅斯數學家回報給華為的是,在2008年的時候,他将從2G到3G的制式算法打通了。

被太太和女兒嫌棄“太笨”,任正非據理反駁:幹嘛非得補短闆?

這個消息讓華為上下欣喜若狂,因為這個突破意味着華為能夠隻用一個基站,就能同時處理2G和3G信号,将基站的體積和重量都縮小50%,成本減少30%。華為将這種新型基站命名為Single RAN。憑借這種輕巧的新基站,華為在歐洲通訊裝置市場“大殺四方”,打敗了愛立信、西門子、諾基亞等大企業,坐上了歐洲通信裝置市場佔有率第一的寶座。

在Single RAN新基站研發的背後,俄羅斯小夥子固然功不可沒,但還有一個重磅人物不得不提。那就是彼時上司無線業務團隊的餘承東。

三、歪瓜裂棗“餘大膽”、“餘大嘴”

在華為内部很多人管餘承東叫“餘大膽”,是因為他做事有種呆萌的執拗。比如最初入職華為沒幾天,就打電話給任正非說:“老闆,我看好CDMA。”任正非挂斷電話後問秘書:“這個人是誰啊?”

就是這個餘承東,個性突出,能力突出。當年進入歐洲通信市場,餘承東堅持要先投入成本,發展自己的技術,做出與已有産品不一樣的創新。很多華為高管都覺得餘承東是在說漂亮話,沒有人看好他。隻有任正非選擇信任他,讓他大膽去做。餘承東頂着巨大的壓力,打開了Single RAN在歐洲的局面,讓那些原本不看好的人無話可說。

被太太和女兒嫌棄“太笨”,任正非據理反駁:幹嘛非得補短闆?

除了“餘大膽”,餘承東還有個綽号叫“餘大嘴”。因為他有時會說一些聽起來不可思議的話,比如,餘承東曾經放出豪言壯語,說華為手機将用3年超蘋果,再用3年超三星。這句話被任正非聽到後火冒三丈,并在華為内部下了禁言令:誰再談超越蘋果、三星,罰款100元。

要知道,那是2012年,餘承東砍掉大量貼牌手機,決心進軍高端智能手機領域。最初餘承東推出了三千價位左右的智能手機D1,但市場反應冷淡。據傳在任正非試用D1時,D1頻繁當機,氣得任正非把手機摔到了餘承東的臉上。

當時很多人都覺得餘承東決策錯誤,能力不行,華為手機終端内部甚至掀起“倒餘運動”。但關鍵時刻還是任正非站出來,再次相信餘承東,力排衆議公開表示:“不支援餘承東的工作就是不支援我。”

在任正非的力保下,餘承東大刀闊斧,對華為終端進行了大規模的人事變革,還在網上提出對于華為消費者業務的七個調整。6年後,餘承東曾經提出的目标都一一實作了,華為手機不但在5G技術上全球領先,而且在2020年1季度,華為手機銷量超過三星和蘋果,實作智能手機銷量的全球第一,這是即便到現在也沒有哪家國産手機能達到的高峰。

被太太和女兒嫌棄“太笨”,任正非據理反駁:幹嘛非得補短闆?

餘承東不僅證明了自己的能力,也驗證了任正非的用人之道:有短闆不可怕,我要用你,就是要讓你充分發揮你的長闆。

四、沒有完美的人,但是有完美的企業

任正非相信,雖然沒有完美的人,但可以有完美的企業。

“短闆理論”沒有錯,錯的是很多人将他聚焦在個人身上,沒有打開視野和格局。如果将一個企業看作木桶後,“短闆理論”才能發揮它的優勢。把人看作木桶,我們會執着于追求難以達到的完美。把企業看作木桶的話,個人的短闆就不可怕了。隻要利用好每個人的長闆,組合起來,企業中的每個人一起合作,就能得到一個都是長闆的木桶,企業便能在殘酷的競争中傲立群雄。

作為一個科技企業,華為一直都是以技術為重。是以,任正非會重用在科技方面有能力的人,比如俄羅斯的小夥子,比如餘承東,甚至包括如今我們耳熟能詳的徐直軍、郭華、孫亞芳、李一男等。

被太太和女兒嫌棄“太笨”,任正非據理反駁:幹嘛非得補短闆?

他們可能在處事方面不夠圓滑,性格不夠讨喜,但那又怎樣呢?研發崗位上的就做好技術的工作,市場崗位上的就做好與外界打交道的工作。華為并不強求一個完美的技術高超又處事圓滑的員工。隻要每個人都能完美幹好自己分内的工作,企業自然就會日趨壯大。

五、結語

任正非曾說,我們不需要力挽狂瀾的英雄,我們需要一支英雄的團隊。

很多時候,我們會陷入追求完美的誤區中。但是任正非的用人之道告訴我們,人不需要完美,隻要有一技之長即可。作為管理者要做的是發揮好員工的長處,并将不同長處、不同優點的人粘合在一起,可以造就一個完美的企業。華為如今的輝煌征程,正是任正非“不完美才是完美”理論的最好佐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