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一台車賣到國外需要幾步?
如果按照把大象塞進冰箱的步驟來做,隻需要經過三步:造車、運輸和傳遞。這無疑是最理想的狀态,畢竟三步就能拓展全球市場,這難道不是所有車企的夢想嗎?

不過這個夢想在當下還是很不切實際的,就像讓大象進冰箱一樣,上面三步隻是讓車完成了位移的過程。想要一台車能合法的在其他國家進行銷售肯定是需要十分繁雜的步驟,當然這其中也包括了對車輛本身的考驗。
首先最基礎的需求肯定是這台車在國内是合法生産,甚至是銷售的,不然在國内都屬于不合格産品,怎麼能代表中國出口到其他國家呢?随後既然要把車賣到國外,你需要相應的營銷網絡吧,而且對于車來說,你還要建構完善的售後服務管道。
你不僅得找到買方,還得對他們負責才行。
可合法生産和銷售依然不是出口一台車所要遇到的最大難題,真正的考驗其實是對車本身。因為各個國家和地區的認證标準是不同,是以車企在研發時就要考慮到諸如排放标準、安全标準或者特殊配置等因素。
打個比方,中國有3C認證(China Compulsory Certification),而在歐盟國家則叫做WVTA(Whole Vehicle Type Approval)。你可能光看名字就能感受到了,這兩者的标準和内容肯定是有所差別的。
雖然感覺也是通過三步之後就能把一台車出口到海外,但是想要實作這三步的難度我想隻有那些真正嘗試過的車企才能體會吧,當然你也可以直接去問問幾何汽車。
走出國門的幾何C
就在前不久,幾何旗下的純電動SUV幾何C就走出了國門,來到了以色列。
在位于特拉維夫的旗艦店内,幾何C不但迎來了上市,也受到了當地消費者的追捧。開業首日,展廳内擠滿了來問詢的客戶,甚至直到夜幕降臨,店内依然人頭攢動。
如此火爆的盛景也讓幾何C在上市首周就收獲了上千份的訂單,成功打開了以色列的大門。
正巧,最近我也借到了一台幾何C的試駕車。那麼如果以一台出口到海外市場的車型來重新審視這台幾何C,它能帶來什麼樣的新體驗呢?
續航很真實
對于大多數國人來說,以色列算是一個比較神秘的國度。作為一個國土面積不大,但60%都是沙漠的中東國家來說,以色列極為推崇新能源車型。是以在這個競争激烈的市場,代表着純電動車型最基本素質的真續航就顯得尤為重要。
是以在上市釋出會上,幾何就設定了長測直播環節,全程直播記錄了幾何C從以色列北部山地開到最南端城市埃拉特,全程435公裡。最終抵達埃拉特時,車輛顯示的續航裡程還剩50公裡,超出了WLTP所标定的460km,證明了幾何C的續航實力。
雖然我沒有嘗試着把電量跑到極限,但我的使用場景會更貼近于日常。試駕的幾天基本都是在城市中代步使用,行駛的路段以城市快速路和市區道路為主,這其中必然也包含了早晚高峰的考驗。
好在初冬的上海氣溫比較舒适,白天溫度都是10℃以上,在這個溫度條件下,幾何C的表顯平均電耗就達到了13.4kWh/100km。
以幾何C甄選續航版C550所搭載的70kWh電池包來算,滿電續航幾乎可以達到522km,十分接近于NEDC的表現,續航表現很真實。
當然想要達到真實的續航,肯定離不開幾何C對于能量和電池的出衆管理能力。
首先針對純電動車型在低溫情況下續航縮短的問題,幾何C搭載了包括雙向智能熱泵空調系統、電驅餘熱回收系統以及電池智能溫控管理系統在内的三大系統。
熱泵空調通過回收空氣中的熱能,可以節約一半以上的采暖能耗。是以在冬季使用時,幾何C的空調不單單會使用電進行制熱,同時也會采集空氣中的熱能,進而節省電耗。從資料上來說,在環境溫度0℃時預計可以提升5%的續航,在-7℃的環境下更是可以提升10%的續航。
而電驅餘熱回收顧名思義就是将電驅系統産生的熱能進行回收利用,為電池包加熱。因為車輛在行駛時,電機本身也會發熱,幾何就通過使用這部分的熱能為電池包加熱,進而達到降低電池本身消耗的目的,資料上又可以提升4%的續航裡程。
至于智能溫控管理系統,這套系統可以說正是為極端天氣(-30℃~55℃),特别是低溫環境所設計。通過對電池問題的監測和調控,讓電池包可以工作在最适宜的溫度下。對于全年氣溫較為炎熱的以色列來說,恒溫的作用也是至關重要的,可以時刻保障電池包的安全。
當然以上三大系統在運作時,我們應該是感覺不到的。你能感受到的效果就是車輛的續航似乎并不會像其他純電動車一樣,受到氣溫的強烈影響。就算在冬季,幾何C也依然能保障充足的續航裡程,不會出現過于明顯的續航縮水情況。
是以在冬季的上海,幾何C的續航表現就顯得更加遊刃有餘了。
其次,幾何C還配備了博世iBooster能量回收系統,配合ESP HEV,制動能量回收率可以接近100%,并且在行駛中能量回收系統最高可增加30%的續航能力。就算面對走走停停的擁堵路況時,也不必擔心電耗的快速升高了。
再加上幾何C的能量回收力度以及駕駛模式調節十分便利,通過中控螢幕上的車控頁卡,你就能在三種駕駛模式以及三種能量回收力度之間快速調節。是以在面對不同路況時,我也能及時對駕駛模式或能量回收進行調節。
例如在面對擁堵路況時,我更傾向于使用ECO+和高回收的組合。在這種模式下,幾何C幾乎就能以單踏闆的邏輯行駛,不僅能減少右腳的移動,同時也能帶來更長的續航能力。
并且幾何C的轉向力度也是可以調節的,你可以根據自己的駕車習慣或者場景進行設定。比如說我開慣了運動車型,是以更習慣手感沉穩的轉向手感。而對于一些嬌小的女車主來說,可能就更喜歡輕盈的轉向力度,這會更易于她們操作車型。
是以對于幾何C來說,你完全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對它的駕駛感受進行私人定制,讓車能适應你。
另外,幾何C還采用了融合VCU整車控制器與BMS電池管理系統,這兩名字看着雖然很複雜,但是帶來的功能很好了解。
幾何C的表顯續航不僅會根據目前的剩餘電量來計算,還能參照諸如行車資料和駕駛風格來進行綜合計算,進而帶來更加接近實際使用的真實表顯裡程。
給我的感受就是,會更加安心一點。因為通過表顯你大概也能知道剩餘電量還能跑多少公裡,而不是需要經過自己的預估和經驗進行判斷,讓你對車輛的續航資訊有了更精準的掌握。
作為吉利汽車集團的品牌,幾何汽車另一個優勢就是智能化的體驗了,特别是GKUI智能生态系統以及L2+智能駕駛輔助系統。
GKUI我覺得就不用多介紹了吧,它就是同價位中最實用的智能車機系統之一。無論是導航還是聽歌,甚至是對于車輛基本功能的控制,坐在幾何C的車内,你都能通過語音互動來達到想要實作的功能。
當然幾何C所搭載的L2+智能駕駛輔助系統無疑也會讓以色列的消費者體驗到智能時代的便利和安全性。特别是在穿越廣袤的沙漠高速時,一成不變的景色或許會引發困意,此時隻要打開輔助駕駛,安全的旅程就會陪伴你左右。
幾何C隻是幾何的第一步
對于幾何品牌來說,進軍以色列市場是品牌邁向全球市場的第一步,同時這也是吉利新能源車型的第一次嘗試。
雖然對于出口汽車這事來說,吉利并不陌生,全球超4000家銷售網點,21年1至7月出口6萬台車型,這都是吉利在海外市場獲得的成就。
但是幾何C的出口,确實是吉利在新能源領域的首次。
面對全球電氣化的浪潮下,幾何C的成功嘗試為吉利繼續拓展海外市場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在規劃中,未來五年内,吉利将出口25款智能化的新能源産品,為更多海外市場帶來符合這個時代的出行體驗。
或許在不久的未來,當我們能重新出國旅行時,乘坐的将會是我們自主品牌的産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