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範進中舉後為什麼會有很多人送錢糧房屋等?

有句俗語叫做:“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範進中舉其實也是這個道理,當範進中舉以後,很多人知道他以後會做大官,是以很多人都來巴結他。在範進沒有中舉之前,幾乎沒人瞧得起他,家裡窮得都快開不了鍋了。當範進中舉以後,完全都變了。

範進中舉後為什麼會有很多人送錢糧房屋等?

比如範進沒有中舉之前,他的嶽父胡屠戶都瞧不起他,還曾罵他,說自己倒了黴運,把女兒嫁給一個丢臉的家夥。在他參加鄉試沒有路費想給老丈人借錢,結果被罵得狗血淋頭。等到出榜那一天,範進中了舉人,鑼鼓喧天,鄉裡鄉親都聚集到他家裡看熱鬧。在知道他家裡沒有柴米油鹽的時候,有的拿雞蛋、拿酒或者拿米給他。就連當地的鄉紳知道他中舉,也坐着嬌子來看望他,并向他磕頭。見其清貧送了五十兩銀子給他不說,還送了一所豪宅給他居住。範進中舉以後,他的身份一下就提升了,可以說從此飛黃騰達。在古代中了舉人也意味着一隻腳已經踏入仕途,即使在今後的會試當中不中也有作學官或者當知縣的機會。是以,到兩三個月,範進家的奴仆、丫鬟都有了,錢、米就不用說了。連當地的鄉紳都催着讓他搬家,等範進搬到新房子裡,唱戲、擺酒、請客,一連三日不斷。

範進中舉後為什麼會有很多人送錢糧房屋等?

範進中舉以後就會做官,在那個時候,做官就預示着有權有錢。當地的有錢人都要來巴結他,以後好做事,也許又多一條财路。其實,這也是對當時社會的一種諷刺。古代的老百姓要想富裕發财,唯有科舉這一條路。當中舉以後就可以進入仕途,從此飛黃騰達,有吃有喝,衣食無憂。在《儒林外史》當中作者吳敬梓借助範進諷刺了當時社會各層次的人物,下至老百姓,上至達官貴族。作為一個普通人,要想受人尊敬,好像隻有仕途這一條路可以走。除此之外,别無選擇。是以,很多古人即使頭破血流都會考取科舉,謀個一官半職,以此光宗耀祖。

範進中舉後為什麼會有很多人送錢糧房屋等?

其實,範進原來就是底層老百姓的縮影,也是一個無名小卒,在當地無權無勢。可以說家徒四壁,連考試的路費都沒有。但是中舉以後,命運一下改變了。當地有名望的人都來巴結他,其目的是為了拉攏他,也是為自己謀一條财路,做官以後好行個友善。是以,一些鄉紳就向他行賄。這種諷刺其實在任何時候都很管用,有權勢就預示着有錢。也許大家也明白,當你風光的時候衆人巴結,當你落魄的時候,世人都離你而去。從古至今,都是如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