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劉疆、李憲:兩個讓出皇位的太子,分别成全了漢、唐的兩個盛世

自古以來,作為封建時代最高權力的皇權一直是許多人夢寐以求、趨之若鹜的東西。縱觀我國曆史,針對皇權的争奪導緻了無數親友反目、骨肉相殘的悲劇,也有許多原本已經站在權力巅峰的大臣為了正式行使皇權不惜蒙受後世罵名而強行逼迫君主禅讓。

劉疆、李憲:兩個讓出皇位的太子,分别成全了漢、唐的兩個盛世

不過,在漫長而悠久的曆史當中,也曾經出現過主動将皇權拱手讓人的人物。在漢、唐這兩個我國古代的主要朝代,就分别出現過一位讓出皇位的太子,他們便是劉疆和李憲。作為太子的他們原本可以名正言順地繼承大統,但他們卻主動讓賢,進而成全了漢、唐兩朝的兩個盛世,其品行值得尊敬。

劉疆,又稱劉強,是東漢開國之君光武帝劉秀與皇後郭聖通所生的長子。當初,劉秀尚未發迹時,曾經傾慕于陰麗華,為此還留下了“仕宦當作執金吾,娶妻當得陰麗華”的名言。可惜的是,盡管劉秀在昆陽之戰後正式與陰麗華成婚,但在登基後卻迫于政治因素不得不立了真定王劉揚的外甥女郭聖通為皇後。

劉疆、李憲:兩個讓出皇位的太子,分别成全了漢、唐的兩個盛世

深愛着陰麗華的劉秀始終對出于政治聯姻目的迎娶的郭聖通并沒有什麼感情,而劉疆作為他們的兒子,盡管剛出生不久便按照嫡長子繼承制被立為了太子,但顯然并非劉秀心目中的真正人選。建武十七年(41),郭聖通在沒有犯下什麼重大過失的情況下被劉秀廢黜,而陰麗華則在當了多年貴人後成功晉升皇後。

盡管劉疆當時隻有十七、八歲,但也明白了自己所處的尴尬境況。是以,他多次主動提出辭去太子之位,并在兩年後被廢去太子之位,改封為東海王。對于劉疆的“識時務”,劉秀心知肚明,是以特别允許其一人獲封兩國二十七縣之地。

劉疆、李憲:兩個讓出皇位的太子,分别成全了漢、唐的兩個盛世

劉疆讓位後,劉秀将自己與陰麗華所生的長子劉莊封為了太子,也就是日後的漢明帝。劉莊即位後在劉秀治理的基礎上進一步勵精圖治,還曾經派出班超出使西域,加強了漢帝國與西域諸國的聯系。在漢明帝劉莊及其繼任者漢章帝劉炟的努力下,天下進入了一個繁榮穩定的時期,史稱“明章之治”。

劉疆、李憲:兩個讓出皇位的太子,分别成全了漢、唐的兩個盛世

#開元盛世#接下來,我們再看看李憲。李憲生于唐高宗調露元年(679),是唐睿宗李旦的嫡長子。李旦即位之初,将李憲封為了永平郡王,又在他六歲時正式将其立為了太子。神龍政變爆發後,武則天被迫退位,而唐中宗李顯則成功複位。然而,韋後之亂随即發生,李憲的弟弟李隆基聯合太平公主發動唐隆政變,不但除去韋後集團,還擁立了李旦複位。

李旦再度登基後,盡管是名義上的一國之君,但幾乎靠一己之力将其捧上帝位的李隆基無疑才是真正的功臣。另一方面,李隆基在唐隆政變中展現出的能力與手腕也折服了滿朝文武,為其積累了大量聲望。在此情況下,李憲主動請求立國難之際立下大功的李隆基為太子,不但“累日涕泣固讓,言甚切至”,甚至以死相求。

劉疆、李憲:兩個讓出皇位的太子,分别成全了漢、唐的兩個盛世

終于,李隆基被立為了太子,而李憲則在李隆基即位之後陸續被封為司空、太尉等職。開元四年(716),李憲被封為甯王,盡管地位極高,但他始終保持謹慎恭敬的态度,從不議論政事,是以和李隆基之間兄弟感情一直相當和睦。

另一方面,登上哥哥讓出的皇位後,李隆基選賢任能、勤勉理政,締造了著名的“開元盛世”。不過,随着李隆基晚年的怠政與放權,唐朝逐漸走向了衰落,并在遭受安史之亂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都難以恢複元氣。

劉疆、李憲:兩個讓出皇位的太子,分别成全了漢、唐的兩個盛世

永平元年(58),劉疆于劉秀去世的第二年染病身亡,劉莊為兄長之死感到悲痛萬分,随後将其薄葬,以“彰王卓爾獨行之志”。開元二十九年(742)十一月,李憲去世,享年六十三歲,李隆基聞訊後痛哭流涕,并于次日下诏,将這位無私的兄長尊為“讓皇帝”。

綜上所述,劉疆、李憲在我國曆史上可以說是非常特殊的兩個人物,他們都是各自父皇的嫡長子,都曾經坐上太子之位,也都選擇了讓出皇位。誠然,他們之是以讓位可以說是迫于形勢和壓力,但正所謂“識時務者為俊傑”,能夠認清自己所處的境況,并壓制對皇權的渴望,做出讓位之舉,可見他們至少是相當理性和識大體的。面對巨大誘惑而能夠下定決心毫不動搖,最終成全了明章之治、開元盛世,劉疆、李憲二人都值得誇贊、尊敬。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