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日本處心積慮侵略中國,為什麼隻跟印度打了一仗就放棄了?

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略者制造了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開始侵略中國。在這個緊要關頭,全體中國人團結一緻,經過14年抗戰,終于把日本趕出了中國。

日本處心積慮侵略中國,為什麼隻跟印度打了一仗就放棄了?

而日本僅僅對英屬印度打了一仗,結果這場英帕爾戰役導緻日本潰敗。可在失敗後日本卻再也沒有對印度作戰,我們知道日本處心積慮侵略中國14年,為什麼隻跟印度打了一仗就放棄了?

日本曆史上的豐臣秀吉就曾經有過對外擴張的思想,曾提出“霸北韓、窺中華、圖印度”的野心。别看印度離得遠,也沒有逃過日本的眼睛。當然,豐臣秀吉并沒有猖狂多久,便被打趴下了。

日本處心積慮侵略中國,為什麼隻跟印度打了一仗就放棄了?

明治維新以後,在亞洲率先崛起的日本又一次走上了擴張的道路,并把“大陸政策”定為基本國策。

這個計劃較之前的是是有過之而無不及。侵略印度要在占領全中國和東南亞之後開展,這個時候還要和德國會師,北上攻克蘇聯,甚至稱霸世界。

日本處心積慮侵略中國,為什麼隻跟印度打了一仗就放棄了?

日本早期也是按照這個計劃進行。在吞并琉球後,日本就将目光放在了北韓和中國,并且通過甲午戰争,占領了北韓,又一步步向中國滲透,直到在東北發動九一八事變。

可以說日本入侵中國的時間很早,而且是處心積慮。

日本處心積慮侵略中國,為什麼隻跟印度打了一仗就放棄了?

而印度屬于英國殖民地,日本在沒有把握之前是不可能率先進攻印度的,要知道如果沒有中國和東南亞作為基礎,日本侵略印度隻能依靠海軍,如果貿然前去,将有去無回。

然而日本侵略中國,并沒有像他們認為的那樣三個月結束戰争,而是陷入了人民戰争中,不能自拔。

日本處心積慮侵略中國,為什麼隻跟印度打了一仗就放棄了?

這讓日本非常難受,畢竟日本是個戰略資源匮乏的國家,是以維持不了太久,隻能将目光放在東南亞,雖然日本輕而易舉的就占領了東南亞,卻把美國拉了進來。

就在占領了緬甸後,日本才提出了進攻印度的計劃“烏”号作戰,是以英帕爾戰役爆發了。可上司這場戰役的是個奇葩,牟田口廉也,結果由于上司不利,缺乏必要的後勤保障,在加上對地形和氣候的不适應,非戰鬥減員嚴重,最終失敗了。

日本處心積慮侵略中國,為什麼隻跟印度打了一仗就放棄了?

當然,這個時候的日本,已經日薄西山,雖然占領了東南亞,可是由于日本兵力有限,大部分被耗在中國,已經沒有能力進攻印度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