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勢Auto-First|張馳
車市存量競争有進就有退。今年以來,中國品牌汽車市場占有率一路走高,而此前的中國車市雙雄——德系和日系品牌出現不同程度下降。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釋出的11月份乘用車資料顯示:11月份銷售252.2萬輛汽車,同比下滑9.1%。1-11月份銷售乘用車1906萬輛,同比增長7.1%。其中1-11月份自主品牌市場占有率達44.1%,同比增長6.4個百分點,此為史上最高的市場佔有率。
宏觀資料來自每一家車企每個車型的具體表現,在疫情、晶片短缺等多重壓力下,中國品牌汽車集體逆勢而上,吉利、長城、長安、奇瑞、比亞迪均有上乘表現。
11月份吉利汽車13.6萬輛位列乘用車第三名的銷量非常亮眼。今年前11個月,吉利累計傳遞117.3萬輛,成為最早突破年度百萬輛的自主品牌車企。其中,極氪首個完整單月傳遞量達到2012輛,可謂開門紅。今年以來吉利新能源産品表現逐漸擡頭,11月份,幾何A、幾何C、帝豪EV等新能源及電氣化車型總計銷售16161輛,同比增長約137%。其中,幾何品牌11月份終端傳遞6278輛,提升明顯。1-11月新能源及電氣化車型累計銷售81313輛,同比增長33%。
長城汽車也是今年前11個月就進入百萬輛規模的汽車廠商。1-11月份,長城汽車銷售111.8萬輛汽車,同比增長16.3%。其中,哈弗品牌1-11月銷售67.5萬兩,同比增長4.8%;歐拉品牌1-11月銷售4萬輛;坦克1-11月累計傳遞7.2萬輛,随着後續産品的補充,坦克将為長城汽車貢獻更多的銷量;魏牌1-11月累計銷售4.8萬輛,其中摩卡11月份銷售4776輛,創曆史新高,瑪奇朵DHT銷售持續爬坡,11月份銷售1510輛;此外長城汽車皮卡1-11月份為其貢獻了超20萬輛的銷量,同比增長128%。在11月廣州車展上,長城汽車高端電動車品牌沙龍也已亮相,明年将成為長城汽車高端電動車元年。
1-11月,長安汽車自主品牌闆塊繼續飄紅,前11個月累計銷量突破160萬輛大關,同比增長19.8%。長安汽車自主品牌亮點頗多,其UNI系列産品1-11月份累計銷售11.2萬輛,月均銷售穩定過萬,明年一季度上市的掀背轎車UNI-V将會繼續拉高UNI車型的整體競争力,也将為品牌獨立争取到更多的籌碼。此外,1-11月份,長安系中國品牌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達9.3萬輛,同比增長249.2%。長安、甯德時代和華為聯合打造的高端電動車産品阿維塔也已亮相,明年也将在這一領域集中發力。
今年也是自主品牌汽車老大哥奇瑞的奮起之年,1-11月份,奇瑞集團累計銷售84.9萬輛,同比增長38.3%。其旗下奇瑞汽車、星途、捷途均取得曆時性突破,此外,新能源産品1-11月份累計銷售7.6萬輛,同比增長120.6%,特别是小螞蟻在純電小車領域表現出衆。截至目前,奇瑞高端電動車産品還沒浮出水面,奇瑞未來的電動化轉型将如何突圍,還沒有清晰的路線圖,已經挂帥奇瑞新能源的尹同躍預計很快會給出答案。
比亞迪是中國汽車品牌的“另類”,1-11月份其新能源汽車銷售51萬輛,已占總銷量的80%,對于比亞迪來講,燃油車的份額已“無足輕重”,在國内乘用車企業中有望最早和燃油車說“再也不見”。近日,比亞迪方面透露,明年上半年将釋出高端電動車品牌,首款車型将是一款硬派越野,價格在50萬元-100萬元,此外,比亞迪和戴姆勒合作的騰勢品牌,明年也将有新車型釋出,雙方将會對該品牌加大投入。
近兩年,在前有疫情,後有缺芯等多重不利因素的影響下,中國品牌汽車市場占有率節節攀升,看似中國品牌汽車應對晶片短缺的靈活性占了便宜,但中國品牌汽車在這個節點爆發并非偶然,它們多年的厚積薄發、産品競争力的今非昔比,特别是在電動車領域的“電力十足”,誰說中國品牌汽車的崛起不是必然呢。(部分圖檔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