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人物小傳之颍川大佬荀彧:曹魏頂級權謀家,大公無私好上司

在三國曆史中,有不少人的名字是生僻字,很多人念不對,比如說荀[xún]彧[yù],最搞笑的念法居然是苟[gǒu]或[huò]…

他們不但經常念錯荀彧的名字,也經常誤解荀彧的事迹,總說荀彧是“世界上最後一個漢臣”,因不滿曹操欺淩漢室而與其決裂,最終是以而亡。

事實上,這種說法有點美化荀彧了。今天我給大家講講荀彧,想要講清楚這個人,就必須先了解什麼是颍川系。

人物小傳之颍川大佬荀彧:曹魏頂級權謀家,大公無私好上司

在漢末三國那段曆史中,颍川是一個跳不過的詞,那裡湧現出衆多人才,在當時的天下争霸中占據了舉足輕重的地位。

荀彧、荀攸、郭嘉、陳群、鐘繇和司馬懿等人,相信對三國不太了解的人,應該也聽過這些名字。其他的諸如陳紀、杜襲、趙俨和繁欽等人就不用說了,雖然在曆史上名聲不大,但都在曹操手下任職。

提起曹操起家的班底,除了曹氏和夏侯氏之外,幾乎是清一色的颍川人,而這群颍川人的代表人物就是荀彧。

一個人或許會忠于理念,一群人或一個集團卻隻會忠于利益,荀彧能夠成為颍川系的代表人物,就說明荀彧是代表颍川系出馬,與曹操洽談合作。

這樣的利益結合,忠誠因素有幾分?大家可以自行考慮。

或許有人會說:這說明颍川系看好曹操,認為他最終能夠定鼎天下。持這種說法的人,明顯是内心戲份太足,想得太多。

初平二年(公元191年),荀彧離開袁紹,投奔曹操;

初平三年(公元192年),曹操就任兖州牧,殺兖州名士邊讓;

興平元年(公元194年),兖州實力派陳宮引呂布入主,兖州幾乎全部背叛曹操,隻有三座城池還挂着他的旗幟;

興平二年(公元195年),曹操中呂布詐降計,差點被活捉。

在随後的幾年裡,曹操讨伐張繡,最終遭到反戈一擊,長子被殺;然後和袁紹對壘于官渡,被打得顧頭不顧腚,最後勉強險勝。

客觀地說:以荀彧為首的颍川系投奔曹操之後,曹操還混得這麼慘,就憑他初期的種種表現,哪有半分能定鼎天下的氣質?難道荀彧是能掐會算的神棍?

人物小傳之颍川大佬荀彧:曹魏頂級權謀家,大公無私好上司

荀彧之是以選擇曹操,是因為颍川系選擇曹操;颍川系之是以選擇曹操,是因為他們被迫離開袁紹;颍川系之是以要離開袁紹,是因為在河北受到冀州系(也叫河北系)的排擠。

荀彧當時的做法不是什麼眼光出衆,而是“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

冀州系以田豐、沮授和審配為代表,還有麴義、張郃、高覽、顔良和文醜等人。面對這種有文有武、有錢有糧的地頭蛇,颍川系當然不是對手,是以才有了荀彧和郭嘉的離開。

當然了,也有部分颍川人選擇堅守在袁紹身邊,這是豪門士族分散投資的把戲,并不罕見。

以荀彧為代表的颍川系之是以敢堂而皇之地背叛袁紹轉投曹操,卻不擔心袁紹的事後報複,主要原因還在于袁紹此人優柔寡斷,為人又較寬仁,絕不敢亂殺豪門士族,頂多閑置不用。

是以,對于投靠曹操的颍川系而言,就算曹操最終失敗了,那又怎麼樣呢?個人前途或許不太明朗,但家族命運絕不會是以受到牽連。

既然如此,我們又何必跟在那群河北土鼈(冀州系)的身後喝湯呢?不如跟着曹操搏一把,将來或許能吃肉!

在這種背景下,重新標明話事人的颍川系開始為曹操出謀劃策,而且極為上心。

想當初,曹操身邊有一位颍川系大才子,名叫戲志才,卻不幸英年早逝。曹操找到荀彧,希望他重新推薦一位人才頂替戲志才。

按說,頂尖人才都是一個蘿蔔一個坑,不那麼容易找,但荀彧沒有絲毫猶豫,立刻推薦郭嘉繼任。由此可見,颍川系的大多數人才都裝在荀彧口袋裡:隻要有需要,就能像機器貓那樣不斷地往外掏。

得知荀彧來投的時候,曹操說了一句話:“吾之子房也!”荀彧是颍川系的代表人物,說荀彧像張良,實在是有點貶低他了。荀彧可是能為曹操源源不斷帶來人才的金手指!張良哪有這個能力呢?

人物小傳之颍川大佬荀彧:曹魏頂級權謀家,大公無私好上司

在曹操手下,以荀彧為代表的颍川系大多受到重用,曹操雖然走得不順,但一步一個坎地也算慢慢熬出了頭。

但随着曹操的勢力越來越大,荀彧與曹操的分歧也開始顯現,轉折點就是在公元208年爆發的赤壁之戰。

在赤壁之戰前,我們還能從史書上看到荀彧為曹操出謀劃策的身影;在赤壁之戰後,荀彧似乎從史書中消失了,一直到四年後的公元212年,荀彧才再度露面,與曹操正式決裂。

有鑒于此,我認為赤壁之戰是荀彧和曹操決裂的開始。

在赤壁之戰前,曹操的優勢無比巨大:北方大敵袁氏已亡,漢獻帝親信郗慮反水、孔融被殺,西北還在馬韓手中,但鐘繇坐鎮關中,基本不會出事。在這種背景下,曹操大舉南征,在最短時間内收降荊州,與東吳共享長江天險。

從這個角度來看,曹操南征收拾孫權和劉備,應該比夾菜還簡單。至少我是這麼看的,曹操和荀彧應該也是這麼認為的。

在曹操南征之前,他與荀彧必然早就做好了一系列劃分:待我收拾完孫權和劉備之後,再回頭把西北和西南平定,然後咱們共分天下。

他們的小算盤打得很響,結果卻出乎意料:曹操在赤壁遭到迎頭痛擊,隻得黯然北歸。回到北方之後,曹操發現内部出問題了。

北方出問題的根本原因在于:颍川系對于當時的天下形勢有了不同看法,有人認為曹操已經老了,無法再掃平天下,我們似乎應該另做打算。但也有人認為,曹操雖老,控制力還是很足的,我們不能輕舉妄動。

在這種時刻,被夾在當中的荀彧非常難受。

在荀彧看來,曹操絕對是一位值得跟随的好上司,自己當初選他沒選錯。但荀彧同樣明白,曹操是一個異常敏感的人,赤壁這一敗,很可能把曹操從一個明主逼成暴君。

這一點很好了解:曹操起家的班底是曹氏和夏侯氏的親随,但颍川系為曹操做出的貢獻,是任何人都無法否認的。

我們甚至可以說:在很多時候,曹操看起來更像是颍川系扶起來的代言人,而不是他們的領袖。

對于這種既定事實,曹操無力否認。如果他能打赢赤壁之戰,或許他就會有足夠的底氣,站在颍川系面前讨價還價,可赤壁之戰他偏偏輸了。

急眼的曹操開始想方設法地翻本,那就是不停地征戰,但曹操的每次征戰幾乎都半途而廢。為什麼?因為曹操已經變得敏感,不太信任颍川系,或者說不太敢信任颍川系了。

人物小傳之颍川大佬荀彧:曹魏頂級權謀家,大公無私好上司

經常看我文章的讀者都該明白,我最喜歡用“囚徒困境”一詞來描述權力的兩端。

此時的曹操和颍川系,已經陷入了“囚徒困境”:曹操懷疑颍川系要搞事情,颍川系懷疑曹操要過河拆橋。雙方同時把目光對準荀彧:你來說說!該怎麼辦?

很多人都說:荀彧之死是為漢室殉葬,這話大錯特錯。荀彧之死,隻是為曹操和颍川系雙方解套,也可以說是給雙方一個台階。

《三國演義》裡記載了一個很有意思的小故事:在曹操讨伐袁術的時候軍糧不足,于是命倉官王垕以小斛分糧,士兵們怨聲載道。曹操立刻殺了王垕,宣稱他盜竊官糧,士兵們這才停止抱怨。為了保命,大家在戰鬥中拼盡全力,最終轉危為安。

這個小故事在正史中并無記載,但荀彧之死和王垕之死其實有異曲同工之妙。

如果王垕能按照曹操的劇本來說話,他應該會這樣說:兄弟們快要沒飯吃了,都是我的過錯,現在我以命賠罪,希望大家團結在主公(曹操)身邊,盡快走出困境。

荀彧用自己的死向曹操說明:我是颍川系的代表人物,是我挑動大家對你的不滿,現在我以命賠罪,希望你能與颍川系和解。

荀彧用自己的死向颍川系說明:我是颍川系的代表人物,但我沒能與曹操進行良好溝通,害得大家擔驚受怕,現在我以命賠罪,曹操不會再懷疑你們了。

現在我先走一步,希望你們雙方能攜手并進,再創輝煌。

這裡面還有一個小問題,那就是荀彧為什麼要阻撓曹操改九州制稱公。按照主流說法是:荀彧忠于漢室。可實際上,這跟漢室關系不大。

由于颍川系和曹操已經陷入“囚徒困境”,荀彧知道自己的命運早已注定,是以他才會在生命的最後關頭拼命阻撓曹操,這裡面主要有兩個原因。

一、給自己留點好名聲,畢竟荀彧不是曹操幕府的人,而是正兒八經的漢室官員;

除了這個原因以外,或許也飽含着荀彧對曹操的怨恨:要不是這個老家夥突然發瘋,自己何必通過獻祭生命的方式解決問題呢?

二、稱公是一件大事,等自己去世之後,由颍川系支援曹操稱公,才能最大限度地緩解雙方沖突。

第二點大家或許沒看懂,我舉個例子說明一下。

老皇帝感覺自己時日無多,于是會把某些人才雪藏起來不用,同時對自己的接班人說:“某某某是我留給你的人才,現在我把他晾在一邊,你登基之後可以重用他,這個提拔之恩就落到你的頭上了。”

荀彧要幫雙方解套,他自然是必死無疑,那又何必湊趣,去搶那個支援曹操稱公的功勞呢?還不如把功勞留給颍川系,這樣他們才能和曹操達成真正和解,曹操也會對颍川系報以感謝。

走一步看三步,這才是頂級政客,荀彧當之無愧。

人物小傳之颍川大佬荀彧:曹魏頂級權謀家,大公無私好上司

很多人或許會納悶:你為何要把荀彧寫得如此不堪,難道他從未忠于漢室嗎?

我始終認為:當一個人成為某集團的代表人物之後,他的一言一行就不再是他一個人的事,而是一個集團的事。

荀彧自己内心是怎麼想的,我們無法得知。就如上文我說,他阻止曹操稱公有兩個原因,其中第一個原因是沽名釣譽還是真情實意?誰也說不準。

但有一點我敢肯定:颍川系作為一個士族集團,他們絕不會忠于漢室。

就連大名鼎鼎的諸葛亮都在《出師表》中說:“未嘗不歎息痛恨于桓、靈也。”可見賢明如諸葛亮,也認為桓靈二帝不是什麼好東西。

桓靈二帝是昏君嗎?從百姓的角度來看肯定不是,因為桓靈二帝的主要鬥争目标從來就不是他們。但從士族的角度來看,不斷提拔外戚宦官,甚至兩次釋出黨锢的皇帝,不是昏君又是什麼呢?

從士族的角度來看,這不讓我們當官,整天弄一幫宦官和外戚跟我們争權奪利的大漢朝有什麼好的?我憑什麼要忠于他?

荀彧作為颍川系的代表人物,不管他本人對于漢朝的真實感官如何,他都必須放下一切,安心地為颍川系謀利益。

如果我們從颍川系的角度來看待荀彧,你會發現他絕對是一位合格的代表人物:先是帶領大家離開袁紹,後又在與曹操即将撕破臉的時候,用自己的生命把局勢扭轉過來。

颍川三個大族:荀、鐘、陳,在曹魏帝國一直受到重用。單憑這一點,就足以說明荀彧對颍川系居功至偉,他把自己的本職工作做到了最好。

人物小傳之颍川大佬荀彧:曹魏頂級權謀家,大公無私好上司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