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其中墓葬文化是極為特殊的一個分支。自夏商周奴隸制度以來,一直到清朝封建統治的結束,經曆了多個朝代的更疊,墓葬文化也随之一直傳承着。在中國封建社會時期,皇帝一人獨尊,其陵墓規模自然也是無比浩大,在這些古代帝王陵墓當中,最具有傳奇色彩的當屬秦始皇陵。

秦始皇在中國古代曆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正是他一統天下開創帝制,結束了春秋戰國時期多年的諸侯割據局面。秦始皇登基之後,将大權獨攬一身,在位期間,他舉全國之力修建了很多宏偉的工程,諸如阿房宮、長城以及他的陵墓。秦始皇一直都相信着長生不老之術,是以他希望能夠将自己的陵墓修建的像生前居住的宮殿一樣富麗堂皇,即使自己駕崩後,也能夠在地下享盡榮華。
然而這世上哪有什麼可以讓人長生不老的仙藥,強大如秦始皇,也隻活了50歲,而在他的地宮内,擺放着秦兵馬俑和大量奇珍異寶,作為自己的陪葬,生前修建的阿房宮,也被攻入鹹陽的項羽,一把火燒成灰燼。
或許是因為秦始皇陵修建較為隐秘,攻破鹹陽的項羽,并沒有挖掘秦始皇陵墓的行為。到了後世,秦始皇陵也一直沒有遭到人為的破壞。
轉眼到了現代,随着秦兵馬俑的發現,也大緻确定了秦始皇陵的準确位置,但這麼多年來,始終沒有進行挖掘,最主要的一點便是我國自建國以來就有規定,不可主動挖掘古代帝王陵墓。其次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專家在秦皇陵周圍發現了一些非比尋常的事情,難道史書中記載的那條水銀江河真的存在?
民間一直流傳着秦始皇陵内部有用水銀制作而成的江河,專家們根據儀器發現秦皇陵内部的汞含量的确偏高,而且呈現東南多西北少的特征。是以有人推斷這條水銀江河正是以中國版圖上的長江黃河為原型,而且對周圍的林木進行檢測,也發現了汞超标。
秦始皇陵内部肯定有着無數價值不菲的文物和珍貴的史籍資料,但時隔上千年,墓室内的環境極為特殊,如果沒有做好萬全的準備,還不适宜對其進行主動挖掘,期待你我有朝一日,能有幸窺見秦始皇陵内部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