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常見題材也可以畫出新鮮感,張石園繪《攜琴訪友》

古琴又稱為七弦琴,已經有3000餘年的曆史了。古琴在流傳過程中,出現了幾次高峰。目前可以看見的最久遠的古琴是唐琴,甚至可以演奏出動人音律。宋朝是古琴發展的高峰期,宋徽宗畫過一幅《聽琴圖》。他運用了一個很進階的審美觀點“琴趣”,通過一架沒有琴弦的古琴,促使人聯想到琴音袅袅。

明代是古琴發展的另一個高峰期,由于明代畫家喜歡在山水畫中添加故事線索,他們創造出一個很經典的繪畫主題“攜琴訪友”。後人意識到山水畫的時代性主題可以幫助形成個人風格,就越發重視相關創作了。此後,這個主題一直有人創作,延續至今。這幅畫是近代名家張石園創作的《攜琴訪友》,看上去美輪美奂。

常見題材也可以畫出新鮮感,張石園繪《攜琴訪友》

張石園 攜琴訪友

看上去很美,意味着張石園在創作中不排斥裝飾性技法,也不排斥形式主義。乍一看,裝飾性技法、形式主義,似乎不是什麼誇贊的好詞。事實上,山水畫的美學本質就是多種形式主義的表現手法并用。比如皴法、染法、運筆方法、審美情趣等,都受表現手法的影響。

山水畫可以展現文化傳承和藝術精神,用“攜琴訪友”這個主題,可以盡情展現。表達文人雅士之間因喜好而交往,表達禮樂對古人生活的深刻影響。畫家畫這個主題,不僅僅展示技術上的成就,更多是為了表現精神世界的豐富。

常見題材也可以畫出新鮮感,張石園繪《攜琴訪友》

張石園 攜琴訪友 局部

張石園在創作中不排斥華麗的色彩,紅紅的樹葉,孔雀藍的琉璃瓦,朱砂紅的梁柱,赭石色的山石,土黃色的坡石,暗綠色的松針。如此多的色彩用在一幅畫中,要考慮它們與墨色的搭配。張石園用了巧妙的辦法,利用白色,也就是浮雲流水當成色彩的過渡,緩和色差之間的沖突。重視色彩,妙用色彩,成為張石園在創作中絕活。

張石園是江蘇人,成年後在上海生活,風格帶有鮮明的海派繪畫特征。與其他海派畫家不同,張石園喜歡畫壯美偉岸的高山,畫中蘊藏一種頂天立地的霸氣。剛柔并濟,巍峨大山搭配文人情懷,張石園找到了屬于自己的方向。

常見題材也可以畫出新鮮感,張石園繪《攜琴訪友》

《攜琴訪友》中有明代中期吳門畫派學習南宋李唐的影子,有明末藍瑛的浙派風采,還有清初王翚畫中的廟堂氣。從這個角度看,張石園屬于畫壇“集大成者”。他從技法、韻味、境界等三方面,融合了傳統文化精粹,畫出來既古雅又明麗的新式山水。

傳統是張石園創作的根基,融合是他探索的創新方向。對于意境的探索,源于他深厚的技法功底。如此精妙細膩的畫作,竟然沒有敗筆,的确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意境可以捕捉,意境建立在技法之上。

常見題材也可以畫出新鮮感,張石園繪《攜琴訪友》

看了張石園的作品,有一種感覺,先會走,再學跑。技法始終是創作的基礎,無論何時,不能忽視技法的力量。技法到位了,想要表達情感的時候會更加精準。意境,也就随之而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