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包拯家訓》:三十七字,字字珠玑

《包拯家訓》:三十七字,字字珠玑

包 拯 及 其 家 訓

包拯(999年-1062年),字希仁,廬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東)人,北宋時期的名臣。

天聖五年(1027年),包拯登進士第。曾曆任三司戶部判官、禦史中丞、三司使、樞密副使等官職,因曾任天章閣待制、龍圖閣直學士,故世稱“包待制”“包龍圖”。嘉祐七年(1062年),包拯逝世,享年64歲,追贈禮部尚書,谥号“孝肅”,後世稱其為“包孝肅”,有《包孝肅公奏議》傳世。

包拯乃中國曆史上清官廉吏之典範。他廉潔公正、立朝剛毅、不附權貴、鐵面無私,且英明決斷,敢于替百姓申不平,故有“包青天”及“包公”之名,京師有“關節不到,有閻羅包老”之語。後世将他奉為神明崇拜,認為他是奎星轉世,由于民間傳其黑面形象,亦被稱為“包青天”,深受百姓的愛戴。

從南到北,全國許多地方都建有紀念包公的祠廟,到處都有人在祭祀他。民間流傳着大量關于他的傳說,關于包拯的事迹很多都被改編成了小說、影視劇。民間傳說包拯可審判上至天上的神,下至地獄的小鬼,日審陽,夜審陰,死後還被派往陰間做了閻羅王,可見民間對包拯評價之高。

那麼,被譽為“三十七字,字字珠玑”的《包拯家訓》的具體内容是什麼?

包孝肅公家訓雲:“後世子孫仕宦,有犯髒濫者,不得放歸本家;亡殁之後,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從吾志,非吾子孫。”

共三十七字。其下押字又雲:“仰珙刊石,豎于堂屋東壁,以诏後世。”又十四字。珙者,孝肅之子也。

這段文字用現在的話來解釋就是:

包拯在家訓說道:“後代子孫做官的人中,如有犯了A錢财物罪而撤職的人,都不允許放回老家,不許走進包家大門;他們死了以後,也不允許把他們埋葬在包家的墳茔上。凡不遵從我的志願的,就不是我的子孫後代。”

原文共有37個字。在家訓的後面,包拯又寫道:“希望包珙把上面這段文字刻在石塊上,并把刻石豎立在堂屋東面的牆壁旁,用來告誡後代子孫。”原文又增加了這14個字。包珙是包拯的兒子。

《包拯家訓》:三十七字,字字珠玑

家 訓 的 啟 示

此家訓并非包拯的遺囑,而是正當他身居高位之時所寫,讓包氏後裔以此來規範自己的言行,做到廉潔奉公。

《包拯家訓》的核心思想是做人不能貪圖功名利祿,為人要誠實正直。這一嚴厲的家訓,展現了包公的高尚情操,既是他規範子孫後代的戒條,也是他自己一生的行動準則,給我們刻畫出一個疾惡如仇、懲惡揚善的清官形象。

早年他調任廬州知州時,家鄉親人都很高興,以為可以從包公身上沾點光,可以光宗耀祖。他的娘舅覺得外甥來當官,自己犯點事也無大礙,會得到照顧。誰知包公毫不留情,照樣開庭審訊,并依律法責打數十大闆,從此,親朋們再也不敢為非作歹、仗勢胡來。

這則家訓傳承了900多年,成為世人矚目的金科玉律,也意味着其後裔承領着祖先的風光榮耀,同時也要經得住公衆的監督和審判。包氏宗族的這種清涼遺風至今猶存,世代子孫一直恪守着家訓:包公的次子包绶48歲那年,赴任譚州通判,在路途上病故。打開他的箱子,“除诰軸、著述外,曾無毫發所積為日後計者”。隻好把他攜帶的墨硯、印鑒、碗罐等,置于棺木中埋葬。

1973年,清理包绶墓,誠如史籍所載,僅從墓中取出這些極簡單的遺物。他的夫人文氏,是當朝副相文彥博的小女兒,身世顯赫,卻也是“賦性寡欲,常不茹葷,以清靜自将”,嚴格遵循包拯的家訓。包公的孫子包永年曆任縣主簿、縣尉、縣令等職,“凡厥莅官臨事,廉清不擾”。死後,清理他的财物,“了無遺蓄”,喪葬費用還是兩位堂弟資助的。做官做到如此廉潔,包氏門風這麼清白,怎能不為後人感歎。

包绶、包永年兩代子孫,以及崔氏、文氏等子媳,弘揚祖德,身體力行,使包拯的遺志得以實作,形成了包氏家族的“孝肅家風”。包绶墓、包永年墓,以及夫人和子媳之墓,都葬于包拯墓之側,得到後世同樣的敬仰。若有犯髒濫者,生不得還家,死不得歸葬,這話說得多麼絕情。其實,在某種場合,絕情何嘗不是一種至愛。這使得他們對自己的所作所為絲毫不敢懈怠,終不愧為包拯子孫。是以,包拯是清官的典範,“孝肅家風”亦是清官家風的典範。

“清心為治本,直道是身謀。秀幹終成棟,精鋼不作鈎。倉充鼠雀喜,草盡狐兔愁。史冊有遺訓,毋贻來者羞。”這是包拯在端州出仕時寫的一首戒廉詩,突出反映了包拯的為官之道和做人原則,展現了包公的“為民者願”“為政者師”。令人歎服的是,包拯祖孫三代都沒有做下讓後來人感到羞愧的事。如此清正的家風離不開包拯三十七字的家訓,更離不開包拯将這三十七字家訓的精神融入其為人、為子、為父、為官的生活中。

家訓是指對子孫立身處世、持家治業的教誨,端蒙養、重家教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包拯家訓》對于今天的我們來說同樣适用,具有重要的教育意義。

《包拯家訓》的内容,雖然隻有寥寥三十七字,但是字字珠玑,萬古流芳!它凝聚着包公的一身正氣、兩袖清風,足為世人風範,令人肅然起敬。“龍圖包公,生平若何?肺肝冰雪,胸次山河。報國盡忠,臨政無阿。杲杲清名,萬古不磨。”這世代流傳的詩句,充分表達了人民對包拯的贊美、景仰和無限的愛戴。

◎本文原載于《人民政協報》,圖源網絡,圖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