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誦讀 | 清源
提起宋朝人的審美能力,其實是很讓今人汗顔的事情,一千多年前的先輩們,對于美的了解,其實已經超出了許多現代人的認知。
宋朝的許多藝術品,都蘊藏着讓我們不得不驚歎的美感。而宋朝人的審美觀,被認為趨向于“簡”,但卻不隻是“簡”那麼簡單。
提起宋朝的審美,就不得不說宋瓷,宋朝有“汝、官、哥、鈞、定”五大瓷窯,其中以汝窯最為有名。
汝窯以純澈之美著稱于世,它使用一種名為天藍釉的瓷釉,燒成後其色通體天青,且不使用任何圖案花紋,表達了宋人對極簡之美的追求。
雖然汝窯給人的觀感是極簡的,但其制作工藝卻和“簡”沒有半點關系。
其工序之複雜,用料之講究,對溫度把控之精準,都是“繁”到極緻的。而在制作工序這方面,最為苛刻的其實是宋朝的鈞窯。
有一句老話說得好:“縱有家财萬貫,不如有鈞窯一片。”鈞窯表達的,是一種對自然之美的向往。
鈞窯中的上品瓷器都是窯變而成,其色澤紋理極難控制,可一旦燒成,每一件都是舉世無雙的極品瓷器。
人的審美,都是有上限的,無論怎樣偉大的藝術家,都無法制作出讓所有人都認同的藝術品。
但有一位藝術家的審美能力卻是沒有上限的,它的名字叫做——大自然。
鈞窯的制造技術繁瑣無比,它不知用了什麼方法,居然可以控制本不可控的窯變,讓大自然為瓷器塑造紋理,使得每一件成品瓷器,都擁有着獨一無二的奇異紋理。
而如今,随着汝窯和鈞窯制造技術的失傳,可能也再不會有這兩種瓷器重新問世了。但宋朝人對于美的解讀,卻也通過它們,展現在了今人的面前。
如今的人們提到宋朝,大多都要給它加一個“弱宋”的名号,但在真正的曆史中,宋朝其實也并沒有大家認為得那麼弱。
宋朝擁有當世最發達的經濟,據現代學者們統計,鹹平年間宋朝的GDP總量,超過了當時整個地球GDP的五分之一,甚至要遠遠超過唐朝最繁盛的時期。
宋朝究竟有錢到什麼程度呢?宋真宗年間,宰相王旦曾說過一句話:“都城開封,資産百萬者至多,十萬而上比比皆是。”
宋朝的軍隊雖然弱,但也有一個有趣的資料顯示,在中國的曆史上,除了一些國運很短的王朝,對外戰争勝率最高的,也正是那年年給外族送歲币的“弱宋”。
宋朝兵事不振,主要還是因朝廷對将領們的掣肘,這也讓宋朝軍隊的綜合戰力,與這個時代的經濟、文化水準,産生了本不該存在的巨大差距。
雖然在我們通常的認知裡,大宋遠沒有漢唐時代讓國人們感到自豪,可一些外國學者對這個時代的中國,卻有着非常高的評價。
英國的一位科學院院士說:“中國的科技發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狀态,在許多方面實際上已經超過了18世紀中葉,工業革命前歐洲的水準。”
而一位日本史學家更是用了這樣一個比喻:“唐代是東方‘中世紀’的結束,宋代則是東方‘近代’的開始。”
雖然這個“近代”的大宋,終是在綿延的戰火裡,破碎得面目全非了。但我們依舊可以從曆史的縫隙中,看一看那個曾經繁榮無比的大宋之世。
宋朝除了擁有極具美感的工藝品外,宋代的書畫也是非常讓人着迷的。而說到宋代的書畫,也不得不提那位藝術家皇帝趙佶了。
趙佶作為一個帝王,幾乎沒有一點可取之處,但作為一位藝術家,卻絕對是非常頂尖,而且十分全能的。
趙佶成立了翰林書畫院,他不僅擁有頂級的畫功,而且對書法之道另出機杼,首創了瘦金體。
趙佶在書法上的成就,除了可能略遜于王羲之、顔真卿等天縱之才,幾乎不在古往今來的任何一位書法大家之下。
而也唯有在那個公德心異常發達的宋朝,才有可能出現這樣一位,在多條藝術道路上都達到如此成就的帝王吧。
而要說到宋朝的畫作,就不得不提這幅《清明上河圖》了。這幅作品,用十分寫實的手法重制了當時宋人的生活狀态。
這幅圖畫中,描繪的是一千多年前的北宋都城,圖畫裡的建築,大部分都是餐飲娛樂的店面,其中售賣飲食的店鋪就有将近一半。
宋代孟元老的《東京夢華錄》中也記載,北宋都城開封城的小吃,按種類算就要超過一百多種。
還說“夜市直至三更盡,才五更又複開張。如耍鬧去處,通曉不絕”。夜生活一般被認為是絕對現代化的詞彙,但沒想到早在一千多年前,宋朝的人就已經在這麼過了……
圖 | 焚香
圖 | 攆茶圖
圖 | 盥手觀花
不僅是生活與飲食方面的多樣化,宋人的日常也充滿了雅緻的味道。宋人吳自牧在他的筆記《夢粱錄》裡寫道:“燒香點茶,挂畫插花,四般閑事,不宜累家。”
宋人喜歡燃香品茗、觀賞書畫、整理花草,在他們看來這些雅事,絕不能讓外行去做。隻有親身體會做這些事的過程,才不算是暴殄天物。
宋朝的文人們極為崇雅,他們将談論琴棋書畫、詩詞文章、品茶飲酒等事,視為生活的根本,并将這些事情做得雅緻無比,他們對美的追求,本就是一種對于返璞歸真的追逐。
雖然真正在宋朝出現的雅物,并沒有太多。但這個時代,卻将許許多多,人們習以為常事物賦予了“雅”的品格,這或許,也就是宋人最為獨特的地方了吧。
|說明|本文已經 東方生活美學 授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僅限交流學習不做商用,侵删。
或許您會喜歡:
轉發就是最大的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