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閱讀史源曆史專欄第2635期。解放戰争時期,劉昌毅将軍出任過中原野戰軍第三縱隊副司令員(後來的15軍軍長),是劉鄧首長的老部下。在我軍将領當中,劉昌毅是出了名的能打仗、脾氣大、受傷多的虎将,1955年被評為開國中将軍銜。劉昌毅将軍的下巴和嘴唇看起來不太自然,這是因為在1946年受過嚴重的槍傷,腮部和下巴被敵人的子彈打穿,雖經手術治療,但仍然留下了明顯的傷痕,這其實也是英雄的圖騰。

劉昌毅在戰争年代負傷次數極多,頭部、胸部、腿部、腹部都有彈孔,晚年醫生為他檢查身體,對這種景象驚得合不上嘴:戰将負傷雖然是常有的事,但是像劉昌毅這樣的進階将領,身上有這麼多傷口,有的甚至是緻命傷,如此情況确實是不多見的。長征時期,劉昌毅受傷暈厥,下屬以為他犧牲了,一度要把他安葬,但他躺在棺材裡半天之後,突然自己醒了過來。養了一個多月的傷,又重新投入作戰,從此被稱為“猛張飛”。不僅僅打仗勇猛,他的脾氣也很像張飛,是後來二野将領裡面最火爆的。到七十多歲時有人要攙扶着老将軍走路,結果卻被一把推開,怒喝道:當兵連路都走不了的話,還打什麼仗?給我走開!
1948年末的淮海戰役,中原野戰軍承擔雙堆集圍殲戰之重任,第三縱隊也是攻堅的主力部隊之一,因為武器簡陋,中野整體傷亡非常大,最終在華東野戰軍的強力支援之下,奮力吃掉了實力強勁的對手黃維兵團。但劉昌毅所在的第三縱隊傷亡數千人,雖然達成了戰役目标,将軍仍然為此心痛不已。
這場戰役勝利之後,總前委專門擺了慶功宴,團級以上幹部到場參加。中原野戰軍的老政委在席間從主桌走下來,給各下級縱隊指揮員敬酒,到了劉昌毅這裡,政委說:三縱打得特别英勇,消滅的敵人很多,吃掉的肉也多!這本來是野戰軍政委的一句玩笑話,意思是三縱的官兵能吃能幹,打得很好。但是劉昌毅因為當天喝了不少酒,一時間沒聽明白上司的意思,聯想起縱隊死傷的大量官兵,感到非常惱怒,竟然直接把眼前的桌子給掀了個底朝天。
不考慮特殊情境的話,這明顯屬于以下犯上,在我軍曆史上是極為罕見的現象。尤其是在場的不止劉、鄧首長,還有陳老總、粟司令等華野的進階幹部,劉昌毅這麼做的影響無疑是非常不好的。但是老政委知道劉昌毅喝了酒,肯定是沒聽明白自己的話,于是便沒有多說什麼,一笑置之。後來衆人把劉昌毅拉走并解釋了一番,他才猛地醒了酒,恍然大悟,知道自己犯了很嚴重的錯誤。劉昌毅趕忙走過去,向首長連連道歉。政委心胸十分寬廣:道什麼歉,我知道你是聽岔了嘛。
雖然是一次誤會,但是放在一般人心裡難免會有一個疙瘩,此後劉昌毅也一直記挂着這件事。不過這種擔心是沒有必要的,劉昌毅是一員善戰的虎将,一直都得到首長的重視。30多年後的對越反擊戰,老政委已經是軍委主席,戰前首先想到的幾個将領,就包括自己的老部下劉昌毅。1979年劉昌毅擔任廣州軍區副司令員,來自老三野的許世友上将在東線挂帥出擊,劉昌毅正是許世友的副手,是老政委親自點的将。由此可見,劉昌毅在首長心中的位置。
在幾位虎将的指揮下,對越反擊戰我軍大獲全勝。衆所周知許世友的酒量非常大,在三野諸将中隻有宋時輪可以和他相比,但是他卻喝不過二野出身的副司令劉昌毅。對越反擊戰之後的慶功宴上,劉昌毅和許世友一醉方休,許世友喝到第三瓶茅台時喝不動了,而劉昌毅卻仍然有戰鬥力。1999年,85歲的劉老将軍因病辭世。
“史源曆史專欄”由中國近現代史作家營運,專注于黨史、軍史、戰史研究,以專業視角為您還原曆史全貌,帶來精彩曆史細節。歡迎關注以獲得更多精彩文史内容。作者期待您寶貴的意見建議。本文全網同步,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