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抗戰時桂黔路上數十萬的逃難百姓,病重老人隻能含淚舍棄在路邊

戰争當中最受苦的就是老百姓,不管是勝利還是戰敗,老百姓都是流離失所,四處逃難,在古時,将軍為了打響自己的威望,往往都會選擇屠一城來立威,無辜的老百姓,就受到了牽連。

抗戰時桂黔路上數十萬的逃難百姓,病重老人隻能含淚舍棄在路邊

近代戰争當中,情況也是一樣,1944年,日軍發動了豫湘桂會戰,日本是在成太平洋戰争失敗之後,海上的交通被切斷,日本人的潰敗,也讓瘋狂的日軍,看中了中國的地理位置。

他們本就是一頭困獸,企圖占領中國為長期堅守做戰争準備,在河南會戰當中,日本集結了15萬的兵力,在會戰初期,崗村甯次指揮12集團軍總共5個師又3個旅還有一個以168架飛機組成的飛行團。

抗戰時桂黔路上數十萬的逃難百姓,病重老人隻能含淚舍棄在路邊

崗村甯次實施了第一輪的轟炸,河南深陷戰火當中,河南人被迫離開家鄉,一路向西,這是抗戰當中著名的“大逃難”,每當日軍逼近,大批的難民就加入了逃難的隊伍當中,這一路上由于逃難。

糧食也是一大問題,他們吃不飽,穿不暖,一些病重的家人根本治不好,隻能選擇丢棄在路邊,外加日本人襲擊,逃難變得更加的艱難,當時隻要聽說有向着西方開去的火車,不論客車還是貨車,成千上萬的百姓都是蜂擁而至。

抗戰時桂黔路上數十萬的逃難百姓,病重老人隻能含淚舍棄在路邊

凡是火車上有空隙,基本上都擠滿了人,行李架、火工廠中的房間隔的空隙、火車頂,一個火車看上去都爬滿了人,在行駛的途中,人摔下去,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了,當時隻要能夠活下來,才是真的幸運。

那些沒有坐上火車的人,隻能自己一步一步的走,在貴州的公路上,人擠着人,人挨着人,人流看不到盡頭,沒有人知道前方的路是不是安全的,隻知道停下來絕對不安全,他們見識過日本的暴行,隻有前往貴州才有生還的可能性。

抗戰時桂黔路上數十萬的逃難百姓,病重老人隻能含淚舍棄在路邊

1944年4月中旬到12月,豫湘桂戰役當中,被毀壞的城市高達146個,7個空軍基地,36個飛機場,約6000萬的平民百姓被卷入戰火當中,其中就有1.9萬人被日軍殺害,豫湘桂等地又是重要農業之地。

一些物資也被搶走,粗略的計算就有5萬擔米谷9500擔米花,被毀的農具價值4700萬元,而在逃難當中死去了人,更是不計其數,戰争打響有時候是迫不得已,但要是不打,就會國破家亡。

抗戰時桂黔路上數十萬的逃難百姓,病重老人隻能含淚舍棄在路邊

當時在擁進貴族的難民十分多,在貴州的街道上,難民十分擁擠,他們蹲在角落當中,偶爾會有人施舍,但大多數難民都沒能夠堅持到貴州。戰争結束之後,日本人幾百年投降,但并沒有對他們的侵略做出任何的形式上的道歉。

繼續閱讀